這週本來想看《造山者》,票都訂了到場才知是包場被退票(賺了一張招待卷),當天就遇到兩場包場,蠻有趣的。
(2025-6-29)
F1
剛看完的速記。非常厲害的電影,我認同所有讚許,這部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之一。布萊德彼特飾演過氣的狂野車手桑尼海耶斯,有點像《決戰終點線》的詹姆士亨特,被昔日戰友魯本(哈維巴登)找上,成為F1賽事APXGP車隊的關鍵車手,與趾高氣昂的新秀約書亞皮爾斯(JP)共同讓吊車尾團隊力挽狂瀾。把這麼複雜的賽車科學與好萊塢故事融合成雅俗共賞的電影真的是很厲害,每個技術人員包括老闆都要掌握那0.1分的競爭優勢才能取得勝利,劇組把整個主軸呈現的很棒。
故事其實嚴格來說不是非常新穎,但這在我如今的世界中已非重點,而是卡司將故事承接的恰到好處,諸如兩虎在餐廳的「13歲」和解,還有似乎只有布萊德彼特才能演出韻味的2張K牌承讓,最後年輕的JP反讓老人王者上位,這真的有導演前作《獨行俠》給我的犧牲小我之感,看得非常暢快,確實是值得再看的電影。部份實地的拍攝方式則讓影片完完全全刺激了F1紀錄片與賽事本身,不得不佩服他們在相關產業的駕輕就熟。
白衣蒼狗
新加坡導演曾威量的電影,泰國演員萬洛飾演移工,腦麻演員郭書瑋飾演被看護者。這部片用《鬼才之道》編劇蔡坤霖映後的註解來說,就是「苦難就是存在」,我看了其實並不好過,但它值得,因為如果不去關心,你就不會意識到,那麼就不會有改變,尤其是老齡化、生老病死的無可避免在即,所以這部是普世皆有的故事。
後面有些地方,例如肢體已不成人形的人如何解決性慾、看到親人受苦想要幫忙「解脫」的企圖與掙扎…都是不容易在其它電影看到的體會,對照導演在座談提到的他受到臺灣幫助之言不虛,幾乎只有他和臺灣能拍出這些新電影,我覺得也很值得看。
坂本龍一:東京旋律
4k 修復版的,才不到70分鐘而已,幾乎就是一小時。首先是敘述他的創作心路,然後作品剪輯,有過去表演以及創作組合,我覺得蠻有趣的,看到應該是賺到。
坂本講以前的音符都是照順序的,有些都是線性的創作,但現在的時代已經變成是可以用片段來儲存,今天創作這小段,明天再創下個段子,再組合起來,一開始影片還有引用音樂家德布希提出的概念:「他創作的東西,是要給20世紀的人看的」,也就是說20世紀的人才會比較了解他的思想,坂本龍一正是想追隨德布西的精神。
第二點就是本片在1984年左右發行,那個時候他剛好成立樂團(1978年),黃色魔術電子樂團,那個時候日本的經濟算是起飛的,跟半導體和科技有些關係,他對此思索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就是大家隨波逐流還 ok嗎?上班的上班、加班的加班…,接著說,對政治的需求好像已經不在了,此外以前音樂是非常時期才會有的,過去這種東西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情境才會聽到,但現在隨處都可以聽到,路上都是3c產品錄影帶店電子產品店,當時的坂本就有這樣的觀察。我想他渴望用創作去維繫那些將被遺忘的精神。
最後有提到伴侶矢野顯子,有一段是他們四手聯彈,你會感嘆他們之間的配合之難得。創作時,坂本會先發展旋律,再將旋律跟角色動機做結合,最後組合成配樂,很有意思。
最後最後的題外話,前陣子國家團結十講總統不是有提到要去蕪存菁嗎?這個引起反對派的不滿,我對此感觸剛好呼應坂本龍一提到的:當下與現在都是著眼在修辭、在表象,沒理解本質,而明明演說不是在罵人,就我而言,我可以接受思考上的、制度上的去蕪存菁,大家一起集思廣益互相切搓,立意好就好,不過就是有人,可以故意、刻意的去讓自己坐落在那被害的位置,再之前若有人對我說我是1450我是側翼,我是什麼什麼的…一樣也要認份過生活。而今天反對派覺得被講,就執著在這一點上面,這是不好的,這邊意思是,你看霸團跟支持罷團的人之前不是被酸嗎?比如林沛祥表態酸霸團當下是基隆的立委,他說那些人是邊緣人,這就顯見他完全無意梳理前後文,脈絡本質都被忽略,直接指責。其實我或是我身邊的人,我相信認真的還是認真,大家還是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我和他們並沒有因此放不下,不會因為反對派一講就沒有人生,反過來看,這些反對派卻是明明人家也不是在說你雜質,你自己硬要去做那個雜質,這個我覺得有點有趣。
(2025-11-3:今天重看這篇當時的文章覺得有點亂,跟之前一樣,傷眼抱歉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