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大角星號(Hōkūle`a)與角宿一號(Hikianalia)停泊處的那天上午,剛好遇見庫克群島(The Cook Islands)的雙體船 - Marumaru Atua 號 - 抵達同一停泊處。十六名船員,在航海大師 佩亞·帕太(Peia Patai) 的引導下,從庫克群島航行了五千多公里,歷時二十二天,在太平洋藝術節開幕式之前,順利抵達夏威夷。

庫克群島 Marumaru Atua 號船員於 6/1 抵達夏威夷。 Photo Credit : Jonathan Salvador, PVS/24060306/24060307
我們遇見了與奈諾亞·湯普森(Nainoa Thompson)一同領導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的另一位航海大師 - 布魯斯・布蘭肯菲爾德(Bruce Blankenfeld),他非常慷慨地邀請我們,一起參加為庫克群島船員舉辦的午餐慶祝會。布魯斯於 1977 年首次在大角星號航行,並在船塢做志願者,學習如何照顧大角星號,並在奈諾亞和 毛·皮埃魯格(Mau Piailug)的指導下學習了尋路航海技術,於 2007 年被授予航海大師 Pwo 的榮譽。已在玻里尼西亞、太平洋和世界累積上萬英里的航行。 他主管大角星號與角宿一號的維修和保養。

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其中一位領導人:布魯斯・布蘭肯菲爾德(Bruce Blankenfeld)(中後)
午餐非常豐盛,航行了二十二天的庫克群島船員們,看到炸雞和冰淇淋,都像小孩子一樣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很可愛。坐在我們旁邊的,有幾位是長期在船塢服務的志願者,他們很期待幾天後的迎船儀式排練日,有機會可以在大角星號上航行。志願者們有十分溫暖和煦的笑容,鬆弛了我們的緊張。
午餐後,大角星號的其中一位船長 - Kaiwi(Kaiwi Hamakua-Makue)帶我們到大角星號與角宿一號上參觀。2009 年,當他在卡美哈美哈學校(Kamehameha Kapālama)當學生時,第一次在大角星號上航行,讓他體驗到傳統船航行的美麗與謙卑。

與 Kaiwi(左一) 合影

大角星號(Hōkūle’a)
大角星號(Hōkūle’a)是一艘按照古代夏威夷雙體船(wa'a kaulua)傳統設計所建造的深海航行船,由藝術家和歷史學家赫伯·卡瓦努伊·凱恩(Herb Kawainui Kāne)設計,他是波利尼西亞航海協會的創始人之一。
有一天在睡夢中,凱恩夢見了大角星(Arcturus),這顆星星越來越亮,他感覺大角星(夏威夷語:Hōkūle'a,意指「快樂之星」(The star of gladness))或許應該成為這艘船的名字,這顆星星剛好會通過夏威夷的天頂,對夏威夷有特別的意義。大角星號乘載著夏威夷近代五十年來語言、舞蹈、吟唱和航海文化的復振,陪伴夏威夷人找回對自身文化的自豪,讓世界看見夏威夷文化的美與力量。
大角星號長度約 64 英尺(約 19.7 公尺);寬度約 20 英尺(約 6 公尺);主桅桿高度約 31 英尺(9.5 公尺),總共有十個床位供船員輪流休息。船上有廚房爐具,供烹煮食物。

甲板下的廚房
就像古老的船一樣,大角星號是一個相對自給自足的環境。航行前必須準備好船員在海上生存數天所需的物資,航行中捕獲的魚和雨水可以補充食物和水。
大角星號可以額外載重 5.5 噸,這包括船員的重量、補給品、生活用品和個人裝備的重量。在長途航行中,大約 1.5 噸的水儲存在五加侖的塑膠罐中,會攜帶大約 1 噸的食物,船長會監控食物與水的消耗量。如果航行時間因故需耗時更長,食物和水就會定量配給。
除了水和食物之外,也會攜帶煮食用具、基本與惡劣天氣的安全裝備、通訊裝備(由船尾的三塊太陽能電板供電)、將大角星號位置傳送給後援單位的 GPS 系統裝置、文件影像紀錄設備、醫療用品、各種尺寸的帆和額外的繩索、其他各種工具。

大角星號上的太陽能板、馬桶
角宿一號(Hikianalia)
1978 年,大角星號在一次探索航行中遭遇風暴,導致試圖游泳到岸上求援的夏威夷船員埃迪·艾考(Eddie Aikau)死亡。這場悲劇使夏威夷人更重視教育和海上安全,包括於航行中使用護航船。
角宿一號建於紐西蘭,由鹽屋造船者(Salthouse Boatbuilders)製造,長度約 22 公尺(72 英尺);寬度約 7 公尺(23 英尺),專門為戒護大角星號進行環球航行而設計,故被稱為大角星號的姊妹船。在夏威夷的緯度,大角星和角宿一(Spica)幾乎會一同從地平線升起,兩星被稱為姐妹星 ,此船於是被命名為角宿一號。

角宿一號船上的毛利雕刻

角宿一號於 2012 年在紐西蘭試航,隨後抵達夏威夷,除了與大角星號進行環球航行之外,也是一個浮動的科學教育平台,與下一代分享如何保護海洋資源,以及在島嶼或世界任何地方進行永續的生活方式。角宿一號響應零碳足跡與守護海洋,以風能與太陽能作為動力。
角宿一號在 2012 年建造完成後,與大角星號進行夏威夷群島各地的教學與社區近岸巡航,致力於:推動夏威夷中小學航海與環境教育,作為學生與志工的訓練平台,舉辦「浮動教室」、推廣海洋保育與永續農漁教育。
姐妹號共同航行
大角星號(Hōkūleʻa)與姊妹船角宿一號(Hikianalia)自 2012 年起開始協同航行,兩艘船共同完成了多次具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遠征航行。以 Hōkūleʻa 領航,使用傳統導航技術(無現代儀器),Hikianalia 作為科技支援船,擔任護航、記錄與科學教學平台,使用太陽能與風能。兩船完成了 Malama Honua (照顧地球)全球航行(2013–2017),橫跨 23 個國家,傳遞原住民智慧與永續理念,鼓勵全球守護地球。
兩船並於 2023 年起航,展開為期數年的 Moananuiākea 太平洋航行,目標是串連整個太平洋地區文化社群,守護海洋、復振原住民航海智慧。同樣由 Hōkūleʻa:領航船,代表文化復振的核心象徵;Hikianalia:提供通訊、紀錄、環境數據蒐集與教育活動,支援永續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