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家長,我一直很重視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我的小朋友快六歲了,最近在學習數學時,接觸到時鐘辨識和錢幣的認識與找零等概念,這讓我開始思考,對於即將上小學的他,這個年紀階段適合哪些理財知識或工具有助於他的財商啟蒙呢?
簡單的上網做了一點功課,其實發現,讓孩子從小學習理財知識、探索和實踐管理金錢,對他們日後的成長有著莫大的裨益。
猶太人的財商教育:一歲生日禮物送「股票」
說到理財教育,不得不提猶太民族。他們是全世界公認最會賺錢的民族,從《富比士》富豪榜上,不難發現許多猶太裔企業家,例如Google的創辦人Larry Page及Sergey Brin、甲骨文董事長Lawrence Ellison,以及曾任微軟執行長的Steve Ballmer等。為什麼這個民族能「誕生」這麼多富豪?從他們自幼的理財教育中,或許能找到答案。根據猶太人的傳統習俗,男孩13歲、女孩12歲就被視為成年,成年後就得開始經濟獨立。因此,許多猶太家庭為了讓孩子從小認識金錢,會在孩子滿1歲的時候,把股票當作禮物送給孩子。當孩子初步建立認知能力的3歲幼兒時期,他們就會開始循序漸進地灌輸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從猶太人的兒童財商教育分齡表來看,他們的超前部署確實令人驚訝!
台灣爸媽必收藏:5-18歲財商教育年齡對照表
考量到台灣人普遍認為孩子18歲或20歲以後才算成年,因此在財商教育的分齡階段規劃上,我們可以從5歲開始。我特別整理了一份5-18歲兒童財商發展年齡對照表,提供給各位家長作為各年齡階段的財商發展進程參考依據。
- 5-6歲:認識金錢基本概念。 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看得懂數字,可以透過實際操作來認識錢幣的形狀、大小、面值,並學習簡單的數數與加減。
- 7-8歲:區分「想要」與「需要」。 引導孩子思考購物慾望,了解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想要但非必要的。
- 9-10歲:學習儲蓄與延遲享樂。 建立儲蓄習慣,鼓勵孩子為自己的「心頭好」設定目標,並透過儲蓄慢慢達成。
- 11-12歲:初步接觸消費決策與預算。 讓孩子參與家庭購物決策,學習比較價格、選擇商品,並了解簡單的預算概念。
- 13-15歲:了解收入來源與消費責任。 討論如何透過勞動獲得收入,並為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 16-18歲:認識投資與理財工具。 可以開始介紹股票、基金等基本投資概念,讓孩子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玩樂學習效果好:三招將財商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你可能覺得理財很重要,卻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其實最好的財商教育是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只要父母願意敞開心胸,放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並把握玩樂中學習的機會,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吸收知識的能力絕對超乎你的想像。以下我將分享三招,讓父母輕鬆教、孩子暴風成長:
第一招、讓孩子幫忙買單,趁機教導金錢價值
對於我六歲的小朋友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5歲以上的孩子已經看得懂數字,所以外出用餐買單或是商店購物結帳時,都是讓孩子親身體驗金錢價值的絕佳時機。我們可以請孩子協助查看商品標價,確認要付出的錢幣與紙鈔數量是否正確,最後鼓勵孩子站到櫃檯前結帳。相信經歷幾次的體驗過後,孩子對於錢幣與紙鈔會有更深刻的印象,還能強化他們數數的能力。這就像家舍家長訓練孩子認識港幣一樣,從實際接觸中學習幣值,避免混淆。
第二招、一起玩現金流桌遊,體驗投資與置產
孩子們都愛玩遊戲,桌上遊戲也不例外。大家所熟悉的一款桌遊「大富翁」又被稱為「地產大亨」,就很適合做為孩子們玩樂中學習的教材。遊戲過程會貫穿現金流的重要性、房地產與租金收入的關係、運用投資錢滾錢的概念。父母可以視孩子的年齡灌輸不同程度的教育內容,例如:5歲的孩子可以先著重在加總骰子數字、計算紙鈔數量等能力;13歲的孩子可以慢慢了解置產的意義、現金流該如何規劃與運用。這不僅是遊戲,更是實用的數學課,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格價和優化決策。
第三招、帶孩子一起開戶,種下財商啟蒙的種子
用心營造生活的儀式感,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也是生命中深刻的回憶。我會考慮帶著我的孩子一起去申辦銀行帳戶或是基金投資理財帳戶。藉由臨櫃或線上開戶的流程體驗,讓孩子深刻體會種下財富種子的儀式感,為他們開啟一扇財商啟蒙大門。當未來收到的壓歲錢或是有剩餘的零用錢時,還可以與孩子一同討論儲蓄與投資如何選擇,讓孩子成為金錢的主人。這就像星仔為了母親節請媽媽吃飯而儲蓄,或雄仔精明格價購買心愛籃球明星傳記一樣,他們都學會了「先儲錢、後消費」,掌握收支平衡。
小朋友學理財的工具介紹
除了上述的方法,還有一些具體的工具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理財:
1. 透明的存錢筒
給孩子一個透明的存錢筒,讓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錢不斷增加,這能給予他們很大的成就感和視覺上的刺激,鼓勵他們繼續儲蓄。
2. 記帳本
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簡單的記帳本,記錄每周的收入與支出。對於我的六歲小朋友,可以從最簡單的加減數開始,記錄收到的零用錢(收入)和花掉的錢(支出),甚至可以加入像紅包這類的可儲蓄部分,減去取出的部分,讓他們清楚自己實際擁有的金額,並學習如何好好規劃,避免空想。這能幫助他們建立收支平衡的概念。
3. 家務勞動與獎勵制度
制定一個家務勞動清單,讓孩子透過完成家務賺取零用錢。這不僅能讓他們體會到勞動換取報酬的過程,也能讓他們更珍惜金錢。可以設定不同家務有不同的「工資」,讓孩子有選擇和規劃的機會。
4. 兒童理財讀物與繪本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兒童設計的理財讀物和繪本,這些書籍通常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將複雜的理財概念簡單化,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市面小朋友理財書籍
5. 模擬貨幣與商店遊戲
利用模擬貨幣和玩具商店,和孩子玩「買賣」遊戲。讓孩子扮演老闆和顧客,學習標價、找零、計算等實際的交易過程。這能讓他們在遊戲中熟悉金錢的運作。
6. 投資模擬遊戲
對於年紀稍大的孩子,可以嘗試一些簡單的投資模擬遊戲,例如紙上股票遊戲,讓他們了解股票市場的基本運作和風險。

5-6歲理財遊戲
總之,兒童理財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實際的體驗,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延遲享樂,耐心等待,這對他們在學業、社交和應對能力上都有更好的發展,啟迪未來。你準備好和孩子一起踏上這趟有趣的財商學習之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