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要存錢?」女兒問。

「現在有需要買東西、跟朋友出去玩,『即時行樂』有什麼不好嗎?」兒子說。

《經濟學人》6月下旬有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從2020年開始,各州政府規定高中生的畢業門檻多了一項 financial-literacy(理財知識)課程,53%的美國學生要修完這門課才能取得畢業證書。

《經濟學人》的報導說OECD較富裕的國家中,15歲的高一學生只有10%的學生具備足夠的理財常識。因此,理財課程不是只有學習怎麼操作股票,還需要學習怎麼存錢,例如先記錄收支,才能在未來有能力進行投資。

與其用說的,不如直接讓小孩體會「用錢賺錢」的「快樂帳戶」,以及股票市值跌落時,應該要建設的心理素質。

去年11月開始,我們一家四口在餐桌話題間,無形中進行一場投資競賽。每半年的期間,就來看看誰拿的股利多,未實現損益、已實現損益又是什麼狀況。用什麼態度面對指數1萬7千點到2萬4千點,當股市狂瀉破2萬點以下時,又要怎麼強化心理素質。

強化心理素質的前提有幾個外在的條件。

首先,要有穩定的工作或是一定的存款,不會因為股市失利,而影響正常的日常生活。

而有了穩定「金流」這個條件,就延伸了第二個條件,千萬不要借錢投資股票。

很多人會覺得操作資金槓桿才是聰明人。但我覺得還是要看操作什麼投資商品。從五專時期就從「投資學」課程中學到台灣的股市是淺盤市場,資金流進流出時,就是會一路漲、一路跌,若是靠借錢投資台灣股市,來不及逃命的時候,真的會血本無歸。

第三個強化心理素質的條件,就是要看狀況「見好就收」。股市超過2萬點時,我就一直跟家人討論是不是該見好就收。有人全部出清,有人死守不放。我則是又進出了一次上回分享的電腦公司股票,賺到滿意的數值,就放手讓其他個股漲漲跌跌。 

人類的心理狀態是一個奇妙的運作邏輯。少賺,還是賺,但心理就是有一個缺口,很難填滿。

所以最後一個強化心理素質的條件,就是設定自己滿意或可以承受的損益數值。 

這些條件看似簡單,但真正執行時,真的很不容易。

終極的原則:滿足,就會快樂。

《經濟學人》報導的最後一段訪談了加州學區主管,他說很多學生跟他說,真希望小時候就有人教導理財的觀念。

家庭教育沒辦法養成的學識,要靠學校教育植入青少年大腦的成效仍然有限,社會教育的普及化,便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管道。

Netflix的紀錄片就有一種教化社會的過程。

2021年推出《金錢解碼》,如同該串流平台其他「解碼」系列,在不同面向的社會互動中,以歷史脈絡、文化形成、社會體系的不同角度,分析「快速致富」、「信用卡」、「學貸」、「賭博」、「退休」等五個面向金錢流動的方式與關係。

2022年推出的《聰明生活經濟學》即是以「案例」的方式描述不同背景的年輕人,遇到經濟財務上的困擾與難題,專家給予什麼建議。2023年上檔的《致富攻略》也是以案例的方式提供專家建議,只不過紀錄片中的案例是夫妻,因此除了講述理財觀念和做法之外,也能看到許多婚姻關係因為金錢觀而生變的過程。

觀看《致富攻略》這部紀錄片的好處是可以從他們在螢幕上打出來的字卡學到許多理材相關的英文單字。

從看別人的故事中,又可以學到實用的英文詞彙,實在是一舉二得!

avatar-img
16會員
101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家長選擇自學英文來補足學校英語教育的不足,並探討了學校管理理念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啟發青少年的學習感官,提供了對不同年齡段學習英語的建議以及實用的英文文本來提升語彙。作者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吸收和記憶單字的方法。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本文探討青少年的歌曲聆聽習慣,以及透過歌曲學習英文的可能方式。通過針對學生的採訪,瞭解他們對歌曲的喜好以及對不同語言歌曲的接觸。探討老師及家長是否應該鼓勵孩子用歌曲學習英文,以及心理學家對此的相關觀察和分析。文中提到的例子和專家見解,對於青少年英文學習方式提供了一些參考。
觀察到青少年在尋找西方文化學習資源時,中文的資源偏少。這導致他們必須從英文資源中獲取資訊,這種情況突顯了學習英文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三個例子並討論了線上和線下資源的分類。此外,提供了對於孩子學習的建議與經驗分享。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家長選擇自學英文來補足學校英語教育的不足,並探討了學校管理理念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啟發青少年的學習感官,提供了對不同年齡段學習英語的建議以及實用的英文文本來提升語彙。作者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吸收和記憶單字的方法。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本文探討青少年的歌曲聆聽習慣,以及透過歌曲學習英文的可能方式。通過針對學生的採訪,瞭解他們對歌曲的喜好以及對不同語言歌曲的接觸。探討老師及家長是否應該鼓勵孩子用歌曲學習英文,以及心理學家對此的相關觀察和分析。文中提到的例子和專家見解,對於青少年英文學習方式提供了一些參考。
觀察到青少年在尋找西方文化學習資源時,中文的資源偏少。這導致他們必須從英文資源中獲取資訊,這種情況突顯了學習英文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三個例子並討論了線上和線下資源的分類。此外,提供了對於孩子學習的建議與經驗分享。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國中版理財教案 聚焦金錢觀 2024.07.22    03:00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透過教案設計的「我的一日開銷」學生學習單,供老師於課堂上引導學生回顧一天日常生活的消費支出金額,分辨消費原因為「想要」、「需要」或「必要」。圖/
我怎麼做子女教育規劃 前篇說道,以大學時提供一桶金的方式準備,而在實務做法上,我的作法是幫小孩開證券戶、銀行戶,透過這方式投入資金操作。這個好處是,日後直接給子女帳號就可以,不用有什麼贈與的問題,畢竟就算真的查,也在每年贈與的額度內。而在給子女帳號前,其實也無法動用,所以也避開亂花的問題。 小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如何培養儲蓄習慣。作者分享了自己成長儲蓄的經驗,強調儲蓄工具對孩童意義的重要性。同時提到給自己一個儲蓄動機的重要性和財務分配上的戒急用忍。這是一篇很有趣並且有用的文章,對家長或者想培養兒童理財觀唸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完成兒童理財師資培訓課程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了零用錢制度,透過面對需求和儲蓄目標的設定,教導理財和延遲滿足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球球如何透過存存及花花撲滿來分開儲蓄目標和日常消費的經驗,並介紹了儲蓄練習的三個原則。同時,提到重要的金錢決策及選擇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財務管理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財商教育是一個長期投資的專案,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分階段的計畫和有效的執行策略。 從幼兒開始的財商教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提升孩子的理財知識和技能,打好基礎。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我必須先說每個人的條件、背景不一樣,理財需要經過個人的考量,以下是我分享自己從0開始學到並且實作之後統整出來的方法,分享給需要的人們。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Thumbnail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孩童從小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的重要性,提到了分散分散收入來源的重要性以及E.S.B.I.(僱用,自僱,企業,投資者)的概念,並討論了金錢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幫助我們追求和實現夢想。同時提到了財務獨立對於達成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財商教育不再只是一門課程, 更是一項「生活技能」的必需品。 以往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並未重視「財商教育」, 身為父母的我們, 當我們真正面對金錢或者人生逆境時, 才體會到財商教育是何等重要, 既然都已經知道了, 那要如何改變? 這支影片我將敘述這5大點: 1. 培養主動閱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國中版理財教案 聚焦金錢觀 2024.07.22    03:00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透過教案設計的「我的一日開銷」學生學習單,供老師於課堂上引導學生回顧一天日常生活的消費支出金額,分辨消費原因為「想要」、「需要」或「必要」。圖/
我怎麼做子女教育規劃 前篇說道,以大學時提供一桶金的方式準備,而在實務做法上,我的作法是幫小孩開證券戶、銀行戶,透過這方式投入資金操作。這個好處是,日後直接給子女帳號就可以,不用有什麼贈與的問題,畢竟就算真的查,也在每年贈與的額度內。而在給子女帳號前,其實也無法動用,所以也避開亂花的問題。 小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如何培養儲蓄習慣。作者分享了自己成長儲蓄的經驗,強調儲蓄工具對孩童意義的重要性。同時提到給自己一個儲蓄動機的重要性和財務分配上的戒急用忍。這是一篇很有趣並且有用的文章,對家長或者想培養兒童理財觀唸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完成兒童理財師資培訓課程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了零用錢制度,透過面對需求和儲蓄目標的設定,教導理財和延遲滿足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球球如何透過存存及花花撲滿來分開儲蓄目標和日常消費的經驗,並介紹了儲蓄練習的三個原則。同時,提到重要的金錢決策及選擇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財務管理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財商教育是一個長期投資的專案,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分階段的計畫和有效的執行策略。 從幼兒開始的財商教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提升孩子的理財知識和技能,打好基礎。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我必須先說每個人的條件、背景不一樣,理財需要經過個人的考量,以下是我分享自己從0開始學到並且實作之後統整出來的方法,分享給需要的人們。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Thumbnail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孩童從小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的重要性,提到了分散分散收入來源的重要性以及E.S.B.I.(僱用,自僱,企業,投資者)的概念,並討論了金錢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幫助我們追求和實現夢想。同時提到了財務獨立對於達成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財商教育不再只是一門課程, 更是一項「生活技能」的必需品。 以往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並未重視「財商教育」, 身為父母的我們, 當我們真正面對金錢或者人生逆境時, 才體會到財商教育是何等重要, 既然都已經知道了, 那要如何改變? 這支影片我將敘述這5大點: 1. 培養主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