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存錢?」女兒問。
「現在有需要買東西、跟朋友出去玩,『即時行樂』有什麼不好嗎?」兒子說。
《經濟學人》6月下旬有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從2020年開始,各州政府規定高中生的畢業門檻多了一項 financial-literacy(理財知識)課程,53%的美國學生要修完這門課才能取得畢業證書。
《經濟學人》的報導說OECD較富裕的國家中,15歲的高一學生只有10%的學生具備足夠的理財常識。因此,理財課程不是只有學習怎麼操作股票,還需要學習怎麼存錢,例如先記錄收支,才能在未來有能力進行投資。
與其用說的,不如直接讓小孩體會「用錢賺錢」的「快樂帳戶」,以及股票市值跌落時,應該要建設的心理素質。
去年11月開始,我們一家四口在餐桌話題間,無形中進行一場投資競賽。每半年的期間,就來看看誰拿的股利多,未實現損益、已實現損益又是什麼狀況。用什麼態度面對指數1萬7千點到2萬4千點,當股市狂瀉破2萬點以下時,又要怎麼強化心理素質。
強化心理素質的前提有幾個外在的條件。
首先,要有穩定的工作或是一定的存款,不會因為股市失利,而影響正常的日常生活。
而有了穩定「金流」這個條件,就延伸了第二個條件,千萬不要借錢投資股票。
很多人會覺得操作資金槓桿才是聰明人。但我覺得還是要看操作什麼投資商品。從五專時期就從「投資學」課程中學到台灣的股市是淺盤市場,資金流進流出時,就是會一路漲、一路跌,若是靠借錢投資台灣股市,來不及逃命的時候,真的會血本無歸。
第三個強化心理素質的條件,就是要看狀況「見好就收」。股市超過2萬點時,我就一直跟家人討論是不是該見好就收。有人全部出清,有人死守不放。我則是又進出了一次上回分享的電腦公司股票,賺到滿意的數值,就放手讓其他個股漲漲跌跌。
人類的心理狀態是一個奇妙的運作邏輯。少賺,還是賺,但心理就是有一個缺口,很難填滿。
所以最後一個強化心理素質的條件,就是設定自己滿意或可以承受的損益數值。
這些條件看似簡單,但真正執行時,真的很不容易。
終極的原則:滿足,就會快樂。
《經濟學人》報導的最後一段訪談了加州學區主管,他說很多學生跟他說,真希望小時候就有人教導理財的觀念。
家庭教育沒辦法養成的學識,要靠學校教育植入青少年大腦的成效仍然有限,社會教育的普及化,便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管道。
Netflix的紀錄片就有一種教化社會的過程。
2021年推出《金錢解碼》,如同該串流平台其他「解碼」系列,在不同面向的社會互動中,以歷史脈絡、文化形成、社會體系的不同角度,分析「快速致富」、「信用卡」、「學貸」、「賭博」、「退休」等五個面向金錢流動的方式與關係。
2022年推出的《聰明生活經濟學》即是以「案例」的方式描述不同背景的年輕人,遇到經濟財務上的困擾與難題,專家給予什麼建議。2023年上檔的《致富攻略》也是以案例的方式提供專家建議,只不過紀錄片中的案例是夫妻,因此除了講述理財觀念和做法之外,也能看到許多婚姻關係因為金錢觀而生變的過程。
觀看《致富攻略》這部紀錄片的好處是可以從他們在螢幕上打出來的字卡學到許多理材相關的英文單字。
從看別人的故事中,又可以學到實用的英文詞彙,實在是一舉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