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家對於AI的討論,相信絕對不是這3.4年才開始,如果大家有在使用電信服務、金融服務以及一些服務通訊平台,很多服務商在以往都會推出一個智能助手,提供非人力客服選項外的諮詢管道(當然這個助手智不智能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我想可能就是透過有限問題集對應到需求方的描述,機械式、規則式地給出下一步的動作,然後高機率最後都是會轉接人力客服。
AI人工智慧,應該是指具有能像人類一樣能夠認知、思考、學習、判斷的機器,範圍廣泛。其實在我們生活的近幾年,科技發展的現今,如果生活有遇上什麼不便,不管是自己或是長輩,應該就會提到:現在科技不是很發達,這個東西怎麼這麼落後?許多AI融入生活的例子,已經變成我們的習慣,比如還不會車牌辨識的停車場、或是沒有語音輸入的手機(你能想像語音輸入消失的時候打字會有多痛苦)。

而現今我們現在提到的AI,都應該是連結到所謂的大型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也就是指生成式AI,就像ChatGPT、Gemini、Claude等各家推出的模型。這些模型被餵養了許多資料庫的資源,經過科學家的調教建構,使他們能夠就既有的資料庫,進行檢索判斷,生成全新的回覆,無論是文字、圖像或是影片等,創造出新的內容。由資料檢索驗變成內容生成,讓AI的進展有了新的突破,不再是機械生冷的回憶、能夠互動的資料庫廣泛、日常對話或是研究探討都能處理甚至能夠生成各種多媒體內容。突破了以往大家的想像,從以往規則導向的智能走向機率預測,是AI本質的突破,讓AI開始變成大家心理認知的AI。
但是AI真的無所不能嗎?這個也是許多人正在質疑害怕的,我本身的觀點是他是一個很厲害的工具,使用上還是必須謹慎小心,必須依據應用的場景判斷他的回覆可靠信或是必須花多少時間檢驗,這部分我想就之後再聊。
目前,AI技術的演進還在高速發展,寫文章的此刻,相關論壇對於目前AI下一步演進的討論都是在AI Agent,人工智慧代理人,使我們真的能夠有一個智能小助手。這個討論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而且已經看到相關的應用,這個「工具」是不是要變成工作上的「夥伴」了呢?期待之後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