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霞的先生早年在市場賣菜,春霞嫁人之後就隨先生在市場討生活,一賣就是四十年。每天早上接近十一點,春霞就把攤子給先生阿標顧,她拿著大塑膠袋沿著市場攤位開始收塑膠袋,魚攤肉販的塑膠袋帶血又腥,當天如果沒有清洗晾乾,到了隔天就會惡臭難聞。春霞總是利用下午沒有人潮時把髒臭的塑膠袋洗一洗晾一晾。
春霞說當初買這間透天厝只有一二層,兒子二十多歲時,她暗忖將來若有人說來媒,房子可能不夠住,所以決定蓋三樓,讓兒子和未來的媳婦有自己的空間。沒想到三樓蓋好了,兒子卻罹患肝病,原本打算娶媳的新房變成兒子養病的套房,春霞不敢離開兒子半步,睡覺也在兒子床邊打地鋪。兒子痛到骨子裡時哭著對春霞說,「我好怕,我不甘願,明明已經要賺錢了,為什麼讓我得到這種病,我不甘心。」
已經聞法的春霞紅著眼眶安慰兒子,「要放下,這是你自己寫的劇本,就只有寫到這裡而已,我也很想替你寫下去,但是媽媽無能為力,你不要生氣也不要埋怨,快去快回,來生重寫,下一次你記得把劇本寫長一點、寫圓滿一點、寫快樂一點。」兒子走後,春霞沒有在外人面前軟弱流淚,只有在整理兒子房間時默默淌淚心碎。
兒子走後,春霞把資源回收的足跡擴大到環保站,下午菜攤客人少,她讓阿標自己顧,她去環保站做分類。春霞做得更多,表面上是為了讓自己忙碌才不會胡思亂想,實則她知道劇本自己寫,今生的所作所為都會成為來世的生命篇章,同時也希望自己多做一點,讓兒子在另一個世界有資糧可用。
兒子早逝對這個家庭來說是沉重打擊,對春霞來說,卻是兒子用生命示現無常警醒她要做福來囤,是生命之重,也是重生之愛。老智者說,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把劇本寫到第幾章、是長是短,既然頁數都已註定,那就在空白處多添幾筆,生命長度無法掌握,厚度與寬度可以隨我們的心意。今生來都來了,一定好好修行,為自己植福,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在如火如荼寫著自己的來生劇本。
#人生劇本
#行善積德
#生命的寬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