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燦與蓮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一個真實故實。一位婦人的大兒子成績優秀,有一天補習回家的途中發生車禍身亡。幾年後,小兒子上大學,因為感情因素想不開輕生。幾年後,婦人罹患舌癌,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又經歷十餘次化療之後,最後仍是不敵病魔。


婦人治喪期間,小叔帶著兩個孩子前來奔喪,小叔拿出太太生前從未曝光的遺書給大哥看,大哥讀完跪地痛哭不斷道歉。遺書上寫著,「人言可畏、信口雌黃,百口莫辯,造謠者絕子絕孫。」當年,婦人因嫉妒剛入門的小嬸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擔心將來婆婆會將大部分家產給小嬸,因此四處造謠小嬸與男人私通,當時的社會風氣保守,小嬸不堪受辱,最後上吊輕生以證清白。


藝人小S的二女兒首場畫展吸引政商名流爭相到場,十多幅畫當下就被收購一空,盛況空前。於是網路上開始有很多評論,有的評論針對畫、有的評論針對家世、有的評論針對資源、有的評論針對穿著談吐,當然也有為了評論而評論、而為酸而酸的各式言論。


很多人覺得「不公平」,就算藝術是見仁見智,好或不好,說不準,但是一個十七歲少女就擁有這麼多資源,表現比一般人優秀難道不應該嗎,又有什麼好吹捧的。小女孩被富養長大,涵養氣質談吐都是拔尖的,這不是光有錢就堆疊得出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揮汗流淚,不斷自我懷疑的艱辛過程才能享受成功的滋味。


老智者說,想要投生在福慧雙修的家庭,前生沒有累積鉅量的福德是辦不到的。試想,自己能不能將月收入的三成捐給弱勢家庭溫飽,能不能把公司的股份與當初陪自己打下江山的合夥人分享,能不能在晚年將所有身家捐做慈善與醫療,能不能在自己僅剩一片麵包,卻能撕下半片給比自己更窮的人,亦又或者是對待他人好更勝於自己。如果上述一樣都做不到,那就不能怪自己為什麼投胎不到好人家,為什麼一直都在社會底層供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感受比別人深刻的人間疾苦。無所求付出是進福的管道,慳吝一毛不拔,有一缺九的人往往都有求不得的苦。


沒有修為所以薄福,今生薄福又不修口,放縱習氣為所欲為,恣意損人酸人頻造口業,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苦上加苦,飽受輕賤,萬事皆不如意。「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好話與酸言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詛咒別人就是唱衰自己,讚美別人就是莊嚴自己。嘴巴是一個人漏福的最大根源,想要過好日子,那就努力行善造福,因為福氣是做來的,不是求來的,更不是造謠生事、尖酸刻薄來的。


#造口業


#舌燦蓮花


#守口


#愛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盼望的光
62會員
2.0K內容數
請上臉書搜尋「盼望的光」有更多文章內容分享
盼望的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有一名中年婦人叫阿貝,個性強勢主觀,阿貝的先生阿茂個性溫和淡定,只是比較不能被嘮叨和嫌棄,如果太太阿貝叨唸過頭,阿茂的脾氣也是會瞬間上來,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讓。吵吵鬧鬧十多年,夫妻倆誰也沒有改變,媽媽經常叫阿貝要縮小自己、尊重先生,阿貝聽不進去,她覺得自己「愛之深責之切」,沒有錯。 有一年,
Thumbnail
2025/07/02
有一名中年婦人叫阿貝,個性強勢主觀,阿貝的先生阿茂個性溫和淡定,只是比較不能被嘮叨和嫌棄,如果太太阿貝叨唸過頭,阿茂的脾氣也是會瞬間上來,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讓。吵吵鬧鬧十多年,夫妻倆誰也沒有改變,媽媽經常叫阿貝要縮小自己、尊重先生,阿貝聽不進去,她覺得自己「愛之深責之切」,沒有錯。 有一年,
Thumbnail
2025/07/02
住在屏東的阿今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半起床做家務做運動,結束後簡單喝個麥片粥,隨即戴頭巾戴口罩,跨上摩托車出門做資源回收。再晚一點,阿今的先生阿土伯就起床了,簡單吃過早餐接著準備自己中午要吃的飯糰、水煮蛋和一包花生,一會兒就拎著農事包出門了。 年輕時的阿今為了貼補家用,做了好多年的瓊麻工,當孩子長大
Thumbnail
2025/07/02
住在屏東的阿今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半起床做家務做運動,結束後簡單喝個麥片粥,隨即戴頭巾戴口罩,跨上摩托車出門做資源回收。再晚一點,阿今的先生阿土伯就起床了,簡單吃過早餐接著準備自己中午要吃的飯糰、水煮蛋和一包花生,一會兒就拎著農事包出門了。 年輕時的阿今為了貼補家用,做了好多年的瓊麻工,當孩子長大
Thumbnail
2025/07/02
小藝出生那年,阿公已經七十五歲了,從小到大,生活中就只有阿公阿嬤陪伴她和妹妹。小藝的爸爸長年酗酒,媽媽吞忍十來年,終於在小藝國小六年級畢業當天離家出走。女主人走後,這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兩個上年紀無工作能力的老人,一個弱智難以溝通的姑姑,一個長年酗酒的父親,以及兩個十歲、十三歲的孫女。 數
Thumbnail
2025/07/02
小藝出生那年,阿公已經七十五歲了,從小到大,生活中就只有阿公阿嬤陪伴她和妹妹。小藝的爸爸長年酗酒,媽媽吞忍十來年,終於在小藝國小六年級畢業當天離家出走。女主人走後,這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兩個上年紀無工作能力的老人,一個弱智難以溝通的姑姑,一個長年酗酒的父親,以及兩個十歲、十三歲的孫女。 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猶記那年 107/5/4的清晨,妹妹一早打line 電話給我 妹:媽媽得乳癌了 ………………………….………… 我,愣了幾秒 告訴妹妹:好,我知道了 妹:爸媽現在人在醫院。 我:我先請假,別擔心,我去醫院暸解所有狀態,以及後續處理的所有流程。 妹:嗯,後續在麻煩妳告訴我。 電話掛了,我在心裡告訴
Thumbnail
猶記那年 107/5/4的清晨,妹妹一早打line 電話給我 妹:媽媽得乳癌了 ………………………….………… 我,愣了幾秒 告訴妹妹:好,我知道了 妹:爸媽現在人在醫院。 我:我先請假,別擔心,我去醫院暸解所有狀態,以及後續處理的所有流程。 妹:嗯,後續在麻煩妳告訴我。 電話掛了,我在心裡告訴
Thumbnail
祝福大夥的母親~母親節快樂!朋友們,以傻石頭為為戒,好好照顧你家健康的雙親吧!一篇懺悔文,紀錄我遲來的愛,與深深的懺悔,未能提前知道母親已經失智,住院期間又未能好好照顧,讓她晚年得承受這不必要的折磨。
Thumbnail
祝福大夥的母親~母親節快樂!朋友們,以傻石頭為為戒,好好照顧你家健康的雙親吧!一篇懺悔文,紀錄我遲來的愛,與深深的懺悔,未能提前知道母親已經失智,住院期間又未能好好照顧,讓她晚年得承受這不必要的折磨。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收聽本集連結 從台灣最高學府畢業,嫁給同樣為高學歷知識份子的老公,還順利獲得了日本的高薪工作,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小辣椒曾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意外發現自己罹癌後,逐漸變了樣……。 生病後她經歷家暴、離婚,必須一個人在海外獨力扶養孩子,同時又持續接
Thumbnail
收聽本集連結 從台灣最高學府畢業,嫁給同樣為高學歷知識份子的老公,還順利獲得了日本的高薪工作,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小辣椒曾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意外發現自己罹癌後,逐漸變了樣……。 生病後她經歷家暴、離婚,必須一個人在海外獨力扶養孩子,同時又持續接
Thumbnail
記得機構之前來了一位玉瑛阿姨,是一位好有個性的阿姨 子女都功成名就,但都不理她,孤身一人,被社會局安置 她把我當成她小孩,告訴我,如果走,最想看到的人是我 那天,阿姨就醫了,末期腎病,好不容易通知了她的兒女 兒女都去看她了,也願意出錢醫治她,但她一定要回機構 拗不過阿姨的堅持,兒女在機構協
Thumbnail
記得機構之前來了一位玉瑛阿姨,是一位好有個性的阿姨 子女都功成名就,但都不理她,孤身一人,被社會局安置 她把我當成她小孩,告訴我,如果走,最想看到的人是我 那天,阿姨就醫了,末期腎病,好不容易通知了她的兒女 兒女都去看她了,也願意出錢醫治她,但她一定要回機構 拗不過阿姨的堅持,兒女在機構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