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朋友們》羅文姬、金英玉主演的韓影《郊遊》,圍繞老年人的臨終議題,講述一對友情超越60年的至親好友一起回到故鄉、與兒時老友重逢,並決定在人生的末章一起去郊遊的故事。豆瓣8.2分。

獨自生活在首爾的恩心(羅文姬 飾)得了帕金森,服藥後常出現幻覺、回到年輕時和媽媽在一起的景象。恩心的兒子事業失敗,帶著妻女來恩心家避難,想讓老媽出錢救急,甚至打起了房子的主意······ 恩心的好友、同時也是親家的金順(金英玉 飾)穿著一襲韓服來恩心家探望。恩心忍受不了那沒用的兒子,決定和金順一起回到她們的故鄉南海散散心。

在故鄉,恩心找回了生活的美好,她讀了金順寫在掛曆紙後面的詩,說著要幫她出詩集,姐妹倆一起鬥嘴一起擇菜,生活充實又熱鬧;恩心還遇見了多年沒見的老同學泰鎬,泰鎬時隔60年重新見到了他的初戀,一眼便認出了恩心,邀請她去村裡反對度假村開發案示威者們的聚會。 聚會上的老同學們聊起了恩心的往事,說恩心半夜逃去首爾、還傳過恩心和金順親嘴的緋聞······

後來,恩心、金順和泰鎬一起去療養院看老朋友慶子,才知道慶子的子女把她丟在療養院不管,因為慶子神志不清、有暴力傾向,平常都被護士綁在床上,動彈不得。看到這一幕的恩心和朋友們心酸不已。 一次反對度假村開發的示威活動中,恩心發現金順的兒子站在了對立陣營,兩方發生了肢體衝突,混亂中金順兒子將恩心和泰鎬推倒在地,泰鎬腦部受傷送醫。去醫院一檢查,腦瘤已經很嚴重了,泰鎬請求恩心保守秘密,不要告知女兒。
就這樣恩心和金順陪泰鎬度過了最後一段快樂的時光,他們去海邊、唱歌、喝酒······在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傳來了泰鎬的死訊。 送走了泰鎬,恩心和金順心境不免變得淒涼。不久後,金順的腰疼越發嚴重、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甚至大小便失禁。原來,金順那時穿著韓服、打扮一番來首爾來看恩心,是想和恩心告別的。

金順想要有尊嚴地走向死亡,不想像慶子那樣在療養院,最後的日子裡連尊嚴都沒有、只是維持著呼吸,那樣不算是活著。 恩心和金順心照不宣地達成了一個共識,她們決定將房子打掃乾淨、買食材做紫菜包飯一起去山上郊遊。買食材的那天她們還買了漂亮的花裙子、去拍了年輕人拍的人生四格大頭貼~ 郊遊的那天,陽光明媚、天氣正好,綠草叢生的山和湛藍色的海相映成趣,金順穿上了新買的花裙子,姐妹倆一路爬山、在涼亭吃紫菜包飯,稍作休息後,她們走向了懸崖邊,回頭看了看來時路,又毅然轉過身去······

恩心和金順達成共識的“郊遊”,其實是一起結束生命,在被病痛折磨到失去作為人的尊嚴之前,在一個美好的日子裡一起去死。 結伴自殺,一個聽起來可怕的詞,但在《郊遊》中被描繪為一次溫情的郊遊,電影用一個稍微輕鬆和詩意的方式處理原本沉重的題材。 在韓國影視中,郊遊這個詞不止一次被用於死亡有關的意象,與羅文姬、金英玉兩位主演也頗有淵源。 《海岸村恰恰恰》中金英玉飾演的砍離奶奶臨終前的臺詞也是把死亡比作去郊遊,“每天的心情都像是要去郊遊的前一天。”砍離可能感知到自己大限將至、其實已經做好了死亡的心理準備,唯一掛念在心上的只有洪班長。

《苦盡柑來遇見你》中羅文姬飾演愛純的奶奶,在愛純媽媽去世前,奶奶陪她去拍遺照時,奶奶說自己的人生“是一場精彩絕倫的郊遊”。這句臺詞是對奶奶人生的一個總結,下一幕便銜接到奶奶去世後的遺照。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作品中,雖然表達稍有不同,但都用了郊遊的意象——人生是一場郊遊、迎接死亡的日子就像是去郊遊的前一天,而在電影《郊遊》中則直接用郊遊指代主角們自願結束生命的行為。 圍繞著老年人的故事,我強烈推薦這部經典之作《我親愛的朋友們》,韓國金牌編劇盧熙京執筆,豆瓣9.5分。羅文姬、金英玉也有參演,還有好多國寶級老演員,金惠子、尹汝貞、高鬥心······老戲骨們在這裡是絕對的主角,一起上演“機智的老年生活”。 整體是溫情向喜劇,但也有描寫老年人無奈的現實困境和催淚的虐點,當然也逃不開病痛和臨終的議題。總之是一部蘊含著人生智慧、又哭又笑的寶藏電視劇。

《我親愛的朋友們》和《郊遊》的共同點,在於生動地描繪了老年主角之間真摯又珍貴的友情。恩心和金順之間的關係,比親子關係更加親密、牢固,有著比另一邊更深刻的依戀,看上去非常美好和真實。也令我想起了《未知的首爾》中羅莎和霜月的故事。 電影並非要宣揚什麼,只是展示了一種選擇,而尊重是最好的禮儀。到了人生的末章,能有選擇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寫下人生的最後一頁,也是作為個體的一種自由意志的體現。電影中有恩心和金順,現實中有瓊瑤。 就像《苦盡柑來遇見你》的臺詞,“這是一場郊遊,還是一場磨難?” 根據回答的人不同,答案也會有所不同。而每個答案背後,都自會有其理由。
幸运的恩心有金顺这样彼此理解的同龄伙伴,能一起牵着手去“郊游”的灵魂知己,还有什么别的可求呢?结尾处两人手牵手、面朝大海,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配上悠扬的钢琴曲,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