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想見你父母》:當我們在談論校園霸淩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校園霸淩題材在近年的韓國影視中屢見不鮮,多應用於復仇、動作等多種類型片中,雖然知道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題材,但看多了不免有些審美疲勞。這類題材往往聚焦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敘事,而今天推薦的電影有著不同的視角——加害者父母們是如何看待和應對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暴力事件呢?


raw-image


薛景求、千玗嬉、文素利主演的韓影《想見你父母》,改編自日本教師兼編劇畑澤聖語的同名舞臺劇。《華麗的假期》金志勳導演融入2011年大邱校園暴力的真實事件細節進行了本土化改編。以下內容有劇透,介意勿食。


raw-image


講述初二的學生建宇寫下霸淩他的加害者名單後自殺,校方將加害者的父母們請來學校商討處理辦法,一心庇護孩子們的父母、害怕學校名譽受損的校長,以及想要加害者學生受到法律制裁的老師三方展開了大人們的鬥爭。 影片中直接展示校園霸淩的畫面並不算太多,但相當殘忍露骨、令人髮指,與現實中的大邱校園暴力案件細節有多處重合,譬如施暴地點在受害者家中,用繩子牽著受害者脖子在地上爬行,甚至還原了水刑拷問!


raw-image


電影展現的只是一部分,現實總是有更荒誕的情節!教養類綜藝《環環相扣的老故事》(S3E78)詳細地講述過大邱校園暴力案件——初中生權勝民長達8個月遭受校園暴力、最終在遺書中列出加害者名單後跳樓身亡。因為這樁案件,韓國設立了校園暴力舉報專線117。


raw-image


比電影更殘忍的部分是,現實中的老師站在加害者學生那邊,到法庭上作證學生們平時在班上關係都很好······校方甚至不讓同學們在受害者課桌上放花哀悼,以不能把自殺的孩子包裝成英雄為由(電影如實地還原了這句臺詞),徹底地抹去了權勝民存在過的痕跡。


raw-image


節目嘉賓聽著如此荒唐的故事不禁發問,受到少年法保護的觸法少年不用去教導所,那麼不是應該父母代替他們進去才對嗎? 教育出惡魔一樣的孩子的父母們更應該承擔責任,感覺蠻有道理的。《想見你父母》也把問題拋向了加害者的父母,並且給出了較為悲觀的黑暗答案,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raw-image


影片中的四名加害者學生家長都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精英人士:律師、醫院理事長、前職員警高官、老師(就是案發這所學校的老師,自家孩子就在眼皮底下,都不知道孩子霸淩別人)。 一開始家長中來了三名父親、一對爺爺奶奶,三個父親快速抱團與校長串通,遺書、手機等關鍵證據都被他們給銷毀了。警察出身的爺爺看似正方,實則動用警檢關係包庇孩子們的罪行······眼看著這件事就要不了了之時,故事迎來了第一個反轉。


raw-image


薛景求飾演的律師男主是其中一個加害者翰潔的父親,翰潔和建宇是室友,也是曾經的至親好友。原來,一開始是另外三個人霸淩翰潔,好友建宇向老師舉報了,加害者變本加厲,開始盯上了建宇。翰潔也被迫加入了加害者的行列,四個人一起霸淩建宇······ 事情逐漸發酵,三名加害者方需要一個替罪羊,於是聯手將過錯都推給翰潔,指控翰潔一個人霸淩建宇。就這樣,男主被其他三方家長背刺,曾經的盟友瞬間變成了敵人。


raw-image


男主決定親自給兒子翰潔辯護,要在法庭上證明不是兒子一人霸淩,兒子是最初的受害者,另外三個加害者才是主犯! 然而要撥亂反正實屬難事,最諷刺的是,當時是他親手將重要的證物手機丟進了醫療廢棄桶銷毀的,當時的他一心想著庇護兒子掩蓋罪行,殊不知毀掉的是能為兒子辯護的關鍵證據······當加害者父母變成了受害者父母,權力關係倒置、立場被迫轉換,才讓男主真切地體會到了被欺負的無力感。


raw-image


男主被排擠其實也早有鋪墊,影片開頭,身為監獄會面律師的他被其他律師群嘲是“鄉巴佬”。後來那三方父母“強強聯手”,最邊緣的男主也是第一個被踢出去擋槍。 這對父子的境遇和選擇都可以說是如出一轍。正如片名,想見你父母,看看究竟是什麼人教育出來的這種孩子。


raw-image


最後還有一道反轉,在此不多劇透了,請在電影中親自確認吧~最後一幕站在懸崖邊的建宇的絕望回眸,與站上了同一位置的男主直面鏡頭、露出深不可測的表情,在結局之後留給觀眾無盡的沉思······以男主視角為主的加害者父母的卑鄙醜陋的人性面孔,在最後顯露無疑。


raw-image


校園霸淩的敘事從來不應該局限在孩子們身上,在孩子們身邊的大人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更值得重視! 在有關於青少年犯罪的作品中,比起單純的描寫孩子們的暴力,大人們的態度才是引領故事如何發展的關鍵。薛景求在另外一部電影《普通家庭》中也扮演過少年犯的父親,甚至身份也是律師。但兩部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一起看也會很有意思~ 另外近期的新劇《沙龍福爾摩斯》第3集也剛好是一個校園霸淩的單元故事,女性主角團4人組狠狠修理了霸淩瑉宇的學生們,為沒有媽媽的瑉宇撐腰的情節令人感動。


raw-image


遭受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們不願意告訴大人的理由很多,比如告訴老師家長,被發現的話就會被欺負得更慘。

當我們在談論校園霸淩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現實中的勝民和虛構的建宇、瑉宇,因為他們身邊有著不同的大人們而走向了截然相反人生······

大人們應該創造更便於孩子們開口求助的環境條件、保護受害者的制度等等,更重要的是需要敏銳地察覺到需要幫助的孩子、伸出援手。

落點在人性黑暗的《想見你父母》也許不是一部足夠輕鬆、“好看”的電影,傳統三幕劇式的反轉、戲劇化處理略掩蓋了題材的光芒,但不同於類似題材的獨特視角、思考校園暴力背後的父母扮演怎樣的角色值得一看。尤其結合《環環相扣的老故事》講述的真實案件再來看電影,更覺得是一部現實、沉重且令人唏噓的冷門佳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霧風誌小聚
18會員
71內容數
霧風誌,一個有情懷的小誌,韓影、韓劇評論文章創作~
霧風誌小聚的其他內容
2025/06/23
“我懇請,你能如讀詩一般,來閱讀這個孤獨而善良的靈魂。”
Thumbnail
2025/06/23
“我懇請,你能如讀詩一般,來閱讀這個孤獨而善良的靈魂。”
Thumbnail
2025/06/11
“在哈薩克語中,我喜歡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見你。”
Thumbnail
2025/06/11
“在哈薩克語中,我喜歡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見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如果你在網路上發現性犯罪的事實,你會因為太過訝異而選擇讓自己視而不見,抑或是馬上向警方舉報而試圖拯救受害者? 《您已登入N號房》本書講述的便是兩位韓國女大學生以「非法拍攝」為主題而揭發了韓國史上最大宗網路性犯罪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原來這些難以想像的性剝削影片,其實潛藏在一個又一個的聊天室裡面
Thumbnail
如果你在網路上發現性犯罪的事實,你會因為太過訝異而選擇讓自己視而不見,抑或是馬上向警方舉報而試圖拯救受害者? 《您已登入N號房》本書講述的便是兩位韓國女大學生以「非法拍攝」為主題而揭發了韓國史上最大宗網路性犯罪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原來這些難以想像的性剝削影片,其實潛藏在一個又一個的聊天室裡面
Thumbnail
1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 2性別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3霸凌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Thumbnail
1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 2性別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3霸凌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Thumbnail
去年12月新北市一所國中,發生一名問題學生,因口角以美工刀傷人,導致最後送醫不治的悲劇,一時間網路群情激憤,由於始作庸者疑似毫無悔意,被人公布真實姓名。
Thumbnail
去年12月新北市一所國中,發生一名問題學生,因口角以美工刀傷人,導致最後送醫不治的悲劇,一時間網路群情激憤,由於始作庸者疑似毫無悔意,被人公布真實姓名。
Thumbnail
1956年,一名因盜竊被逮捕的13歲少年在被女警審問中,突然生命垂危.....。
Thumbnail
1956年,一名因盜竊被逮捕的13歲少年在被女警審問中,突然生命垂危.....。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