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是真紮實的一週。
我去了樂水部落、假日參展了《永續好日子》,還去了健身體驗…
我一邊參與展覽、一邊練習行銷與觀察人的行為模式,也一邊持續打磨「土地工工」這個品牌的樣貌。
從樂水部落走訪,到《永續好日子》展場互動,再到火鍋店裡把「本地土牛肉」喊成「土地工」,我們的腦袋與身體早已被這個計畫深深植入。
對我來說,這場展覽不只是品牌曝光,更是一場關於「社會企業如何被理解、如何說話、如何設計參與」的現場實驗。
我們用氣味、轉盤和對話,換來一點點理解、一點點靠近,也讓我個人對「道與法」有了反芻與確認(希望沒有誤會)。
在進入故事前,想邀請你一起認識點點善團隊。點點善的每位夥伴都有一個與相對弱勢共創IP代表角色,請先閱讀服用,才能感受點點善小日子的獨特魅力~
關於點點善團隊

到底是土地工工還是本地土牛肉?
這週也是土地工工週。
土地工工包裝、DM、部落文化體驗還有參展《永續好日子》…
在我們結束展覽後,我們前往火鍋店用餐,翻開菜單,想來點「本地土牛肉」,結果象北鼻直覺發出:「土地工…」
沒錯,不只我,這週大家的腦袋都已經被土地工工植入了根@@

參加《永續好日子》展覽
什麼樣的方式讓人駐足?
誰會願意掏出手機掃 QR Code?
什麼開場白能打開一段有溫度的對話?
要讓人願意靠近、停留、理解,其實都有門檻,而理解與共鳴,往往是需要時間的。
也因此,我們透過試聞香氛、投票與轉轉樂來引起觀展者興趣,最後才是帶到我們的品牌理念與社會意圖,展開一場深入的交流。

邀請觀展者投票選出心目中No1的味道

看見外國人,勇敢衝上去介紹土地工工!

聯合線上 總經理官振萱也來聽我們的分享
嘴巴說的都是假的,只有行為是真的
這次展覽的目標很清楚:了解消費者對新品的真實反應。
思考觀展流程時,我想到一個案例:
有家公司要推出新產品,先做了焦點訪談,再請受訪者在離開時挑一樣產品帶回家。
結果發現——大家「嘴上說喜歡的」和「實際拿走的」完全不同。
這件事讓我記很深: 嘴巴說的可能出於禮貌、慣性或框架, 但行為,是最誠實的反應。這次展覽也再次印證了這件事。
我們真正想知道的,不是大家「怎麼說」,而是他們「怎麼選、怎麼參與」。
社會企業的道與法
前一陣子,魚頭先生與我聊起團隊的「道與法」。
他說,「道」是事情的本質,是道理,無法撼動;而「法」是法。帶領團隊需要施展很多的法術,但不能忘的是道。
這件事情讓我聯想到品牌。道與法不僅是可以用在團隊的思考上,同時品牌也是。品牌的信念、承諾與核心就是道,而要如何施展法術以及施展哪種法術就是我們可以調整的。
土地工工並不是為了賺錢而創造的品牌。
它的「道」,是我們相信「自己的土地自己照顧」, 透過活化閒置土地、中高齡就業、與罕病弱勢共好,讓一個看似微小的行動,也能成為一種改變的起點。
而當我們透過展覽、紀實紀錄、設計體驗去傳遞這件事,這些做法就是我們選擇的「法」。
這週很累,施展很多法術,但也很值得。
我一邊做事、一邊找路,也一邊不斷確認:我還在自己的道上。

撤場前的最後一照
關於【點點善小日子】
點點善相信善能融入生活日常,透過共創設計、影響力圖像授權、讓小善變大善,讓天賦發光。為了將這份善意推向國際,cooseii 影響力圖像授權平台正火力全開,也因此有更多的新夥伴加入。
【點點善小日子】Blog是新夥伴對點點善最真實側寫,紀錄點點善一邊搞設計,一邊搞笑的生活日常。社會企業也可以很潮,歡迎一起來感受,保證有梗、有愛、有善意!✨✨
更多關於點點善:https://www.agoo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