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北十五歲少年無照駕駛,開車衝進臭豆腐店釀成三死事故的新聞引爆民眾怒火。由於肇事少年尚未成年,應由家長負連帶賠償責任,為防止少年家屬「脫產」逃避賠償責任,警方出手建請法官保全監護人財產,以防受害者家屬求助無門。
警方擔心的「脫產」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所謂的「脫產」是指債務人因不願意清償金錢或其他債務,試圖透過轉移或減少名下財產,使債權人無法追討的行為。以這起案例來說,若是十五歲少年的監護人進行脫產,受害者家屬就有可能無法獲得應得的賠償,因此警方才會採取措施,以免受害者家屬的權利受損。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脫產有哪些手段?脫產會造成什麼影響?脫產是合法還是違法?遇到對方脫產了,我該怎麼辦?立達徵信社能提供什麼關於脫產或防範惡意脫產的服務呢?如果你有這些疑問,就交給最專業的立達徵信社,帶你一起了解這些問題吧。怎麼樣算脫產?脫產常見手段、例子一次看
脫產指的是債務人透過減少財產、增加債務等方式削弱自身清償債務能力,使債權人無法討回債務的行為。一般來說,常見的脫產手段分為毀損、處分、隱匿這三種。
- 毀損:透過破壞被強制執行的財產,毀損其功能使價值減低。舉例來說,若債務人對被查封的房屋進行破壞,影響其居住與使用的功能,即可能被視為毀損行為。
- 處分:轉移財產給第三人,使自身名下無可用於清償的財產。舉例來說,將不動產登記到親戚、朋友名下,或將錢轉移給其他人都屬於處分行為。
- 隱匿:隱藏自身擁有的財產到不易發現的地方,或製造虛假債權,將財產隱藏至他人名下等。舉例來說,假借贈與或買賣名義將財產轉移出去即屬於隱匿行為。
脫產本身沒有問題,但若為逃避債務而惡意脫產,則不僅影響債權人的權益,導致債務取回受影響,甚至可能觸犯刑法。有些時候,也會遇到債權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法院作出不合理的判決,債務人別無他法,不得已只能考慮脫產的情況。
無論您是遇到對方意圖逃避債務,在訴訟過程中脫產;或是遇到債權人獅子大開口,做出過分的要求,若無法透過訴訟流程保護自己,您就可能需要其他協助。立達徵信團隊擁有大量關於脫產的辦案經驗,且長期與律師事務所合作,不管您是希望透過訴訟流程、談判討回債款,還是需要脫產卻擔心意外觸法,我們都能以法律專業及實際行動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協助。
脫產合不合法?一看就懂法律小知識
【在台灣脫產合法嗎?】
依照我國法律,惡意脫產可能觸犯刑法第356條所述的損害債權罪,俗稱脫產罪:

《刑法》356條法規詳解
脫產行為在道德上備受爭議,許多人將其視為逃避民事賠償的手段,但脫產究竟是否會違法呢?事實上,脫產本身就是透過合法且正當的方式來轉移財產,如買賣、贈與、轉移至國外,或將不動產設定抵押權。法律並未禁止民眾買賣或贈與財產,這些行為本身就符合法律規範,只是在道德層面會受到質疑。這也是為何法院不會禁止民眾轉移個人財產,因為要如何處分財產的決定權在當事人手中,旁人無權干涉。除非此行為會損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那就另當別論。
有了上述觀念後,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
- 脫產本身是透過合法且正當的手段進行,如買賣、贈與或轉移至國外。
- 只有損害到他人權益的情況下,脫產才有可能違法。
【怎麼樣會觸犯脫產罪?】

怎樣的脫產行為才違法?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觸犯俗稱脫產罪的「損害債權罪」呢?會不會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了?
不用擔心,根據刑法第356條,觸犯「損害債權罪」至少須同時符合「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以及「將受強制執行之際」這兩個條件,不太可能發生意外觸法的情況。那這兩個要件分別又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是指債務人抱著「不想償還債務」、「讓對方討不到錢」這種念頭而做出脫產行為,因此若沒有明顯意圖,只是進行消費等日常行為,就不符合這個條件。
而「將受強制執行之際」,則是指當債權人取得強制執行法第4條所規範的執行名義,如:確定判決、假扣押、依民法規定之和解、調解結果……之後,到強制執行期間結束的時間。但須留意,即使在債權人拿到執行名義前進行脫產,債權人仍能透過聲請撤銷、提起訴訟來阻止脫產行為。
實務上,每起案件因應情節會有不同判定,處理方式也會略有不同,若您擔心脫產相關法律問題,建議還是尋求專業法律協助,除了律師之外,也可以直接詢問立達徵信專業團隊,立達團隊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及具備不同專業能力的夥伴,不僅對於法律要件相當嫻熟,也能夠通過商業或跨國方式為您進行合法的財產轉移,安心地免除意外觸法的風險。
如何防範惡意脫產?聲請保全程序必知三大重點!
人人都說,只要在訴訟前聲請假扣押,就能防止對方脫產。這點沒錯,但以15歲少年撞進臭豆腐店導致三人死亡的案例為例,當時警方曾替受害人家屬向法院聲請假扣押,卻無奈遭法院駁回。因此,聲請假扣押不一定會通過,以下將由立達徵信社為大家解釋聲請假扣押,你不能不知道的三大重點!
(一) 查封財產有條件!必須證明假扣押的必要性
假扣押就是俗稱的「查封財產」,指暫時凍結債務人名下財產或不動產,令其無法使用。由於假扣押會對債務人的經濟狀況產生負面影響,為防止債權人濫用,法院會評估「債務人是否有脫產跡象」或「未來是否會無法強制執行」。簡單來說,聲請假扣押必須證明有實質的必要性,法院才會裁定通過。這部分須由債權人自行提供相關證據和論述,若證據不足,法院將駁回聲請喔!
(二)假扣押適用於金錢請求!針對「金錢以外」的請求需使用其他保全程序
假扣押主要適用於「金錢請求」或「可變更為金錢請求」的糾紛。舉例來說,若A小姐欠B小姐100萬元,B小姐可聲請假扣押;但如果B小姐主張對方須償還一棟房產,則應聲請假處分,而非假扣押。針對「金錢以外」的請求是聲請假處分程序,若遇到危險情況或可能造成重大損害,則可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假扣押、假處分與定暫時狀態假處分為三大保全程序,請大家千萬不要搞錯了!
(三)收到假扣押裁定須於三十日內聲請執行!逾時須重辦
聲請假扣押成功後,債權人會先收到「假扣押裁定」。此時,債權人需繳納擔保金,並在三十日內聲請執行,逾時則須重新辦理。假扣押的擔保金額由法官定奪,但通常是「請求金額的3分之1」,若債權人有特殊情況,法官會考慮調降擔保金額。
惡意脫產可以撤銷!請善用民事撤銷權

脫產行為及反制手段
只要債權人能證明債務人的脫產行為會「有害於債權」,即脫產後無法清償債務,債權人就可以向民事法院聲請撤銷。如果債務人進行的是有償脫產行為,例如買賣或租賃,債權人除了需證明該行為有害於債權,還必須證明第三方知曉「此行為會損害債權」,才能聲請撤銷。
另一種更為惡劣的脫產行為是債務人可能與親友合謀製造虛假債權,此時債權人可根據民法第87條的相關規定,向法院主張該行為無效。這部分的舉證責任皆由債權人自行負擔,建議可委託立達徵信社讓我們來助你合法蒐證。
『防脫產懶人包』立達徵信助你反制惡意脫產!
一旦債務人脫產,債權人就只能摸摸鼻子認虧嗎?並非如此,債權人可善用「保全程序」來防範脫產行為,也可向法院要求撤銷贈與或買賣財產。為了讓民眾更加清楚法律保障的各項權益,立達徵信社特整理「防脫產懶人包」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法「保全程序」及「撤銷」法律解析
立達徵信社與業界知名律所長期合作多年,更在脫產案件上有豐富經驗,絕對能夠助您反制惡意脫產行為!由於聲請保全程序和撤銷脫產都需要由債權人自行提出相關證據,因此立達團隊可為您提供合法蒐證服務,專業調查債務人的脫產行為並進行蒐證,更引薦資深律師協助聲請保全程序或撤銷其脫產行為,全面保障您的合法權益。如果您不幸錯過聲請撤銷的時機,立達團隊也能提供專業的談判協商服務,助您與債務人達成還款協議。
脫產並非毫無責任,也絕非免賠金牌。若您面臨人生的意外,立達誠摯建議您務必要提前防範脫產。歡迎隨時致電0800-250-555,立即獲得脫產法規知識及專人協助,我們絕對會用心辦理您的案件,助您伸張人世間的公平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