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行業上市公司市值:誰在撐起華爾街的天花板?
根據 MarketCapWatch 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7月,美股總市值超過 76兆美元,其中超過一半集中在科技、醫療與金融三大產業。這不是開玩笑,美國經濟的「肌肉」幾乎都長在晶片、藥丸和銀行帳戶上了。

為什麼科技業市值這麼誇張?
AI、雲端、訂閱制:三箭齊發
科技業不只賣硬體,更靠軟體訂閱、雲端服務和AI模型賺錢。像輝達(NVIDIA)靠AI晶片市值飆破 3.89 兆美元,直接登頂全球第一。微軟和蘋果也不甘示弱,分別靠 Copilot 和 Vision Pro 穩住市值前三。醫療產業:看似低調,其實超會賺
你可能沒聽過禮來(Eli Lilly),但它的糖尿病與減重藥物讓它市值突破 $8000 億美元。醫療產業雖然不像科技那麼「性感」,但現金流穩、需求剛性,是投資人眼中的「防禦型金雞母」。
傳統產業還有戲嗎?
別小看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雖然市值只有兩千多億美元,但品牌力驚人,全球鋪店能力無人能敵。不過,與科技巨頭動輒數兆美元相比,這些傳統企業的市值確實顯得「小而美」。
結語:市值不是一切,但能看出誰在吃肉誰在喝湯
「美國各行業上市公司市值」不只是財經數據,更是全球資本流向的風向標。科技業吃肉、醫療業喝湯、金融業數錢,而傳統產業則靠品牌撐場。你會把錢投在哪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