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經濟與青年返鄉的現實困境——從壯圍村長的一席話說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我們這些從事商業與科技應用的人眼中,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有沒有機會,能用一點行銷的思維、科技的工具,協助一些偏鄉的零售業、小商家,甚至是整個社區,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與出路?

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

這次我們來到宜蘭壯圍。坦白說,在這之前,我對壯圍的印象不多。多年前從台北騎單車回鄉時曾經路過這裡,但當時腦海裡對這個地方的記憶,說真的,幾乎是空白的——不像烏石港那樣有明確的衝浪印象,也不像羅東那樣有熱鬧的市區場景。這或許正是多數人對壯圍的共同感覺:經過,但從未真正停下來了解。

直到我們和壯圍的村長深入聊了一番,才發現,這個地方,其實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與挑戰。

壯圍是台灣三大米倉之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產出的稻米品質極佳。但由於人口老化、青壯年外移嚴重,現在已經從過去的兩期稻作縮減為一期,產能過剩卻無法有效利用,導致農地閒置、土地利用率低落。

而更深層的問題,是來自制度與政策的侷限——農地被限制只能農用,工業用地缺乏發展空間,讓地方產業難以轉型。即使有土地、有自然資源,卻缺乏足夠的人口與經濟活動支撐。村長說得很直白:「我們好山好水,卻沒有好經濟。」

當我們問到這些年輕人為何留不住,他苦笑了一下:「就算離台北近,但在外縣市工作,也不可能每個禮拜都回來。有空回來一趟就不錯了。」

年輕人留不下,老年人種田也無法維生。即便稻米產量穩定,價格卻30年來幾乎沒有起色,再加上政府控價,農民獲利微薄,導致多數人改用代耕方式,但收入也非常有限。

村長提到,如果政府能將部分農地適度轉型成產業用地,甚至配合高鐵站設立與快速道路建設,形成完整的交通與物流網路,未來像台積電這樣的大企業才有機會進駐、帶動在地經濟。他說:「如果交通穩定、時間掌控容易,產業才會來。時間就是金錢,尤其對高科技產業來說更是如此。」

這次的對談,讓我重新思考了一個問題:

地方創生不是只是返鄉開間咖啡店而已,而是如何讓一個地方“可以住、能賺、有未來”。這意味著地方創生不只是單純的美化環境或引入單一產業,更重要的是透過整體規劃,創造一個能持續吸引並留住人口的環境,例如打造特色活動或節慶,形成固定的觀光或消費人流,才能真正活絡地方經濟。

接下來,我會用這段訪談作為起點,展開一系列的實務探討:地方如何結合品牌行銷、土地活化、基礎設施與人口策略,打造有經濟價值的發展模式?

以及,我們這些不是農民的人,又能怎麼用商業視角去參與、連結,甚至賦能?

工商一下


如今「壯圍生活節」已經來到第六屆,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我們不斷嘗試從在地生活者的視野與實踐出發,重新定義並引領觀遊者認識生活在壯圍的人們歷經世代堆疊的豐饒風土情致。透過藝文展演實踐,逐步勾勒壯圍島、海、沙丘與平原交織的自然地景、農漁勞動風景、藝術人文風情…,並透過一系列沙丘音樂會活動、在地藝文據點串聯體驗活動等等,引領越來越多旅人、觀者來到壯圍沙丘生態園區,領略生活在壯圍的豐盈精彩,此外也凝聚了更多在地生活實踐者的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有一個問題 I Have a Question
1會員
26內容數
我有一個問題、一個想法以及一些做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社區再造的推動,各地社區都積極投入營造工作,希望打造出更有特色、更有活力的社區。然而,在推動社區再造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地方創生,豐原需要的是什麼? 是場場煙火般的活動,還是一次性的旅客潮? 是日漸式微的傳統產業,還是轉型的契機? 我認為,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社區再造的推動,各地社區都積極投入營造工作,希望打造出更有特色、更有活力的社區。然而,在推動社區再造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地方創生,豐原需要的是什麼? 是場場煙火般的活動,還是一次性的旅客潮? 是日漸式微的傳統產業,還是轉型的契機? 我認為,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感謝我們龜山里的里長愛戴,聽說鄰長也有鄰長的守則,配合區的工作宣導和發放文宣,協助里長的政務推動和參與活動,由於我們里被抽查到,然後不適任的就被替換,於是我就有了新的挑戰。 鄰長到底有甚麼福利跟工作呢?福利部分就是每個月會有2200元,半年請領一次會直接匯入農會的帳戶裡面,另外就是有報紙
Thumbnail
感謝我們龜山里的里長愛戴,聽說鄰長也有鄰長的守則,配合區的工作宣導和發放文宣,協助里長的政務推動和參與活動,由於我們里被抽查到,然後不適任的就被替換,於是我就有了新的挑戰。 鄰長到底有甚麼福利跟工作呢?福利部分就是每個月會有2200元,半年請領一次會直接匯入農會的帳戶裡面,另外就是有報紙
Thumbnail
1.創業之路充滿挑戰與艱辛,善用外部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外部資源: ●政府扶持政策:創業貸款、補貼、孵化器等 ●公部門其他政策輔導資源:根據創業者身分、所在地、事業領域而有不同 ●民間競賽、輔導、投資等資源 2.如何找到這些外部資源的訊息: ●新創圓夢網:彙整政府常態性資源
Thumbnail
1.創業之路充滿挑戰與艱辛,善用外部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外部資源: ●政府扶持政策:創業貸款、補貼、孵化器等 ●公部門其他政策輔導資源:根據創業者身分、所在地、事業領域而有不同 ●民間競賽、輔導、投資等資源 2.如何找到這些外部資源的訊息: ●新創圓夢網:彙整政府常態性資源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地方創生相較於社區營造,更顯現出發展規模聚集經濟的效益,其經濟含量顯然超過社區營造。 此外,地方創生需借重中央經濟面引導的政策指示,代表著某種程度或不同層面之中央對地方事務的介入。另方面,地方創生非常強調中央有扮演較積極角色的必要,這樣地方才能獲得建設性的相關協力。
Thumbnail
地方創生相較於社區營造,更顯現出發展規模聚集經濟的效益,其經濟含量顯然超過社區營造。 此外,地方創生需借重中央經濟面引導的政策指示,代表著某種程度或不同層面之中央對地方事務的介入。另方面,地方創生非常強調中央有扮演較積極角色的必要,這樣地方才能獲得建設性的相關協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