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4
啟動一人工作模式。
一早先向達人確認施作的順序,把水平和距離量好,用墨斗彈線在骨架上標註完畢,就開始了一人作業。墨斗長得很復古,盒蓋上還有一隻烏龜(被逗樂),盒子裡是像印泥質地的墨水,壓住慢慢把線抽出來,墨水就會附著在上頭。把線的一端固定在木頭一側,另一端沿著水平線拉到所有要對齊的木頭另一側,拉緊,接著拉住線中間像射橡皮筋那樣一撥,墨線就會印在所有木頭上,聽說這是水電師傅必備的工具,再次讚嘆各種施工寶典,也試玩了會三百六十度旋轉的紅外線水平儀,工地真是充滿黑科技!
上週完成的是直立骨架,這週則對照三分板的尺寸釘橫條骨架,整日工作內容大約是:量直立骨架間的距離、切割木頭、釘骨架,重複不斷這三個步驟。因為貨櫃屋頂是不規則浪板、地板也不算平整,因此每一段骨架間距都會有些落差,必須一一測量,廢紙箱成了筆記紙,寫滿待裁切的長度,做了一回後索性幫木條加上編號,釘起來竟然利索許多,原來強迫症適合用在這個時候。

靠紅頭方向的牆面完成三分之二,靠野銀方向的主牆釘好了,剛好在理想收工時段。順道把屋內外做了整理,丟掉不要的包裝和碎屑、集中切剩的木頭,把之前開箱的配件們都先收進浴室角落,最後清整了切割檯面上的工具,終於有下工的完成感。當工人真的好辛苦⋯⋯,但很驕傲能夠經歷這些時刻,回家路上追著像蛋黃般的夕陽,充實。
2020/4/15
明明是需要大量體力的時期,卻越發喜歡熬夜,真想起得更早些,痛痛快快吃一頓緩慢早餐。

骨架終於全部釘完,從頭檢查一遍,發現一開始好些釘子都歪歪斜斜,然後逐漸有模有樣,最後一批勉強可以說天衣無縫了,好值得為自己鼓鼓掌。完成後進行一番大休息,拿出筆記本,盯著牆面,畫下想要的書櫃雛型⋯⋯,我腦裡的書櫃吧台家具擺設風格佈置等千迴百轉,有過數百種可能,在施工一步一步推進的同時,每樣東西才開始有確切的輪廓產生。退到大門口,重新審視走入店內的感覺,忽然看見了左邊的書牆、右側的矮書櫃、吧台的花紋、落地窗旁的沙發顏色,於是火速丈量好尺寸,可能花點時間為它們畫張草圖,也可能不會,看我亂哄哄的想法是否又善變了。

今日最驕傲的事情是,我獨自鎖上貨櫃門啦!如重訓般使盡吃奶的力氣,完工前日日都有機會練習這番「握推」。
2020/4/16
整天都沒有工作的心情,一早先忙些兼差的文書雜務,理了理待辦事項,也如願坐下來慢慢吃早餐,但我發現早餐帶到工地吃比較美味。下午開始補強天花板的骨架,達人留話交代要用南寶樹脂,我想說是在開玩笑嗎?沒想到是認真的。為了等樹脂乾,必須找東西撐著,但我沒有夠長的木料,只好撿幾根健壯的剩料、用梯子輔佐來支撐,看起來蠻滑稽像在跟奸詐的隊友(誰)玩疊疊樂。補完兩處太陽角度也斜了,加上包門框,總共只做兩件事,好廢的一日,心情也不是太好,總覺得跟時間生悶氣。
回家後有點恍神,漫不經心回想著剛洗好的底片、昨日構思的書櫃、還有即將提筆寫的一封重要書信,想著想著,竟從樓梯上摔了下來,不是踩空也不是滑倒,就是忽然往下撲摔,頭直接撞上玄關的木櫃,筆電也砸在地上,聲響驚動了正在房裡休息的大家,兩隻大狗也上前看發生什麼事。
「我摔倒了。」我說。
右腳膝蓋以下瘀青腫起來,左腳膝蓋擦傷小破皮,我還是不清楚怎麼摔的,但幸好,不是摔在工地。
2020/4/20
我決定出島一趟,去台東。
三個月沒到台東,儼然在地人的好友說她覺得更久,彷彿有半年。出島日吹南風,飛機搖搖晃晃地降落,落地時發現手指指尖在發抖,我怎麼會膽小成這樣呢。

今日直搗木材工廠,抵達才發現整個廠專門製作木棧板,原來光是木棧板就能撐起一家公司,再度開了眼界。工廠主要接大宗客製訂單,若有多餘的可在現場揀選零售,幸好正巧找到想要的尺寸,歡喜地塞上車、趕回市區買保鮮膜、用回收紙箱簡易包裝後,順利送上貨船,明天就能抵達蘭嶼。一路也探訪了幾家建材和木料行,搞懂每家店銷售的品項,並詢問適合的木材,邊問邊檢討自己的部分構想,有些想法可行,有些踢了鐵板、要重新思量。好友一路聽我叨念施工的瑣碎,分享各自正在打造空間過程的艱難,相隔兩地卻忽然有一種共患難感,心情頓時開朗不少,又有力氣了。
謝謝好友一整天的陪伴,坐在車裡一起啃食美味到教人流淚的雞排,最後晃悠到海濱公園,用微量尼古丁結束奔波的一日。
可以在東部生活,好好。
2020/4/21
結束快閃台東的行程,人跟棧板都乘著和煦的暖風回到蘭嶼,四月天的尾聲溫度炙烈,讓人好難想像若夏天來臨,會是什麼光景。
親愛的台東好友也剛租到很棒的空間,正在整理,角落層架上堆疊著精油蠟燭和空玻璃瓶,未來會是她們的工作室。昨夜我們去了一處國宅,一樓的垃圾回收區規劃完整,細分整理好每一種分類,開放部分時段供非住戶自行拿取,讓資源被再度利用,看著眼前的物品,當下覺得非常感動,能有這樣的管道使被丟棄的物品獲得新生,即便時常耳聞,也不如親眼所見震撼。好友工作室的各種玻璃瓶罐便是透過這類回收、分享得來,充分物盡其用。

回島前一起窩在工作室,她們一邊整理、一邊修繕老物件,而我專心地敲鍵盤,逐字寫下那封別具意義的告白信— 致友善書業。是的,是時候了,終於朝「開書店」這個念想更加邁進,有點緊張又難掩雀躍,像個職場新鮮人投遞履歷般慎重與欣喜,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