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游

娃-avatar-img
發佈於寫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們一生當中會認識多少人呢?

多少人會陪伴我們很久,多少人由近到遠、多少人至親至熟、多少人反目成仇、多少人就此陌路。網路查到的數據天差地遠,「認識」是一個很籠統的詞彙,認識到相知,再歷經時間考驗,撇開社群連結後,能記在心裡的始終有限。



不在預期中回了潮州一趟,小住六天。延平路上有一個家,不是我的家,但形式上很像。生命中鮮少有長久停留的地方,而我認識它竟有二十五年之久,見證了一條街道的變化、參與三個姊妹的成長。家中曾有個房間,讓我暫放童年到青少年時期積累的家當,以及還未學會斷捨離的年紀裡應有的思念和牽絆。

這個家的支撐去了天堂,接到消息第一時間、後來陪伴在靈前的幾天,靜默或笑的時間卻比憂傷更長。我想起《父後七日》:「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去打拼。」繁複的喪禮儀式讓生者必須打起精神忙碌,沒有時間沉浸在悲痛裡頭,我們在密密麻麻文件中識讀死亡的訊息,透過行政手續切割一個人與世界的距離。悲痛總是放在很久之後,某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件裡,突然陷入哀傷餘韻、久久不能回神。

一百零八朵紙蓮花,用指尖靜靜縫補祈念,一些熟悉名字和陌生臉孔進出,探視者用嘆息和許多疑問來表達不捨,駐留者收下壓力,含蓄點頭致意,有不得不讓步的委婉,也有不得不強硬的堅持。在緊皺的眉宇之間,突然有點明白了死亡雖是一個人的結束,卻也是親族聯繫的某種承接,循著地緣血緣和族譜,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某夜陪伴姊妹們走訪了竹田客庄,一個寧靜祠堂,一口濃厚客家腔調的長輩細數:已逝者是家族第十九代子孫。祠堂牌位上整齊羅列名字,每個名字若有十數個故事,串聯起來便是半部地方歷史。揣想至此,便能理解長輩的堅持。

笑出聲音的時刻難免稍感愧疚,但是逝者已矣,最重要是留下來的人是否身心安好。她們誦經祝禱,靈前香煙繚繞,桌上總是出現小紙條,向父親寫著細碎的生活祈願,可愛可惱。長輩知道年輕人不會講客家話了,盡力以國語交談:「妳們要選路子,要選路子。」選路子走去什麼地方呢?聽了三次,哦,是選日子,好,同時憋住了笑。三姊妹和我總在四下無人時重複提起這些笑語,大姊叮囑我牢牢記下,未來要寫一本書,關於父後這些日子。

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老四。



老舊報社二樓小房間,共租的嶄新小宅,仿三合院老房,靠近市場的小居所,補習班教室某層樓,離學區近的三樓透天,在潮州一共搬家過六次,北門街振興路東華路文化路正義路,最後延平路,三共里與三和里之間,來來回回。

白天去中正市場買菜,十多年前阿婆煎的豆芽菜粿超好吃,潮州之外,好像再沒看過這一味。晚上市場變身,鮢過魚湯陽春麵肉圓肉燥飯切仔麵,常是小時候吃飯的地方。偶爾會吃大餐,去光春圓環,點兩盤炒羊肉佐羊肉湯配白飯,就是豐盛的大菜;或是到加油站附近小店,看高帽廚師站在面前現炒鐵板燒。

鐵板燒和炒羊肉是放在心裡,很少對外人道的摯愛。羊肉要找到好吃的很簡單,鐵板燒卻有點難,刁鑽的是一心想復刻兒時味道。曾被媽媽訓練過一個人去吃炒羊肉,一個人去吃鐵板燒,在我十一歲的時候。

「總有一天妳必須要一個人。」



時常感到記性退步許多,人家說生完小孩記憶力會變差,一種身體的自然保護機制,而我懷胎九月生下了一家書店,這樣比擬好像也說得過去。

一日遇見某位認識的教授,他說,連兩日都在早餐店碰到面,想打招呼,但見我好像沒想起他便作罷。我快速蒐羅腦裡資料庫,對應,略為歉意地喊出名字。這只是其中一個,曾經被喻為人事移動資料庫的我竟開始有臉盲症。



我放空了一段時日,在自己的時區裡只是坐著,並不走動,不起身,因為不知該走去哪裡,以及行走的過程是否具有意義。常困頓於某些字面上的較真,也會困惑同溫層,或試圖重新理解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

辛苦之處大抵能夠吞服和消化,只是害怕未知。

四年前剛抵達蘭嶼的第二週,讀到浮光書店老闆所寫的〈今天也要一個人開書店〉,轉發、存最愛,後來想想,也許那時候就已埋下開書店的意念:「之於我,開一家書店,遠比女子決定婚嫁還要重大。作家吳爾芙在上一個世紀初慎重宣稱:女人該擁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如果你想要寫作,如果你想要經濟獨立,不被社會體制、父兄家族婚姻等等所囿限,你至少得有一間自己的房間。而我,則認為開一家書店的意義,宛如向世界宣告:從今爾後,一個女子獨自成家。書店既是隱秘的私房,也是家屋,通往外界他方的圖書館。」

以及,「書店應該是一個被動安靜的所在,偶然路過的人忍不住停下來、推門而入,在某個眼神交會之際,遇見了怦然心動的一本書,彷彿生命裡的第一次愛戀,即使並不確知書裡是否藏著值得傾注更多時間心力去閱讀的內容,還是決定要把它帶回家,藉此維持住和這本書之間無可取代的藕斷絲連,或者斷然分手,或者至死不渝。」

被潛在的引力攫獲,即便過了幾年才喚醒,心志便也不曾遠離。書店很明確地矗立於此,而我仍在摸索、建構它的脾氣與個性,要像我,又不能太像,是不是能夠更強悍一點呢。



去到一個四周圍不靠海的城市,無風地帶,街道靜謐得彷彿被巨型玻璃罩隔絕,楚門的世界。由黃轉綠的楓葉搔著頭頂,空中有白色棉絮般的碎花飄飛,像雪。風格迥異的建築赫然出現在整齊劃一的眷村不遠處,形成強烈對比,讓人思索方才是不是走進了什麼隧道或古門,千與千尋。在這座建築裡遇見一艘拼板舟,華麗、看似有點年紀,不知道它是否曾見過海洋?一個簡述原住民族及漢族民俗、祭儀、信仰、工藝甚至探索生命歷程的場域,看似華美精緻什麼都備載了,卻沒有完整結構和脈絡,只是表面淺層的包裝(甚至還有錯字)。未來,人們該如何從這些少得可憐的包裝來辨識過去的軌跡?離開場館時帶著種種疑惑,為這佔地寬闊的資源感到十分可惜。



一出島便是十一天,遠超出原本的計畫,在機場忐忑候補,以為要因為行李的重量錯過飛機,幸好還是補上,最後一位,第一排位置。今天飛得很平穩,落地在跑道上正好醒來,等行李時聽到海浪聲,一時沒會意過來自己在哪裡。

是海的聲音。回到家了。
有一點點惦記著圓環的潤餅,幸好有吃到一個。



────2021/03/28,寫在蘭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海一方
0會員
94內容數
󠀠用來備份文字的樹洞。
在海一方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今天的海很花蓮。 參加完東清的小米祭,跑到野銀泡冷泉,已經很久沒有在夏日旺季時踏入冷泉,躲在外圍最靠近海的地方,靜靜漂浮。今天趁淨灘時蹲入海裡防止中暑,回家仍覺得不夠,又奔向八代灣海灘,沒做什麼,只是在海裡待著。 待著,藏人教會我的詞,就是什麼也不做,只與自己共處。
Thumbnail
2025/07/08
今天的海很花蓮。 參加完東清的小米祭,跑到野銀泡冷泉,已經很久沒有在夏日旺季時踏入冷泉,躲在外圍最靠近海的地方,靜靜漂浮。今天趁淨灘時蹲入海裡防止中暑,回家仍覺得不夠,又奔向八代灣海灘,沒做什麼,只是在海裡待著。 待著,藏人教會我的詞,就是什麼也不做,只與自己共處。
Thumbnail
2025/07/08
一隻貓在門上跳舞 / 一簇雲逆走了山谷 / 雨落在泥地打濕蜥蜴的背 / 我說噓,我們安靜一會兒 /
2025/07/08
一隻貓在門上跳舞 / 一簇雲逆走了山谷 / 雨落在泥地打濕蜥蜴的背 / 我說噓,我們安靜一會兒 /
2025/07/07
林良老師走了。 突然映入眼簾的訊息讓我一征,配上關鍵評論網的標題,臉頰一熱,「啊……」,然後再發不出一語。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共同回憶正慢慢流逝,但平常並不會特別想起,那些隱沒在成長過程或內心深處的溫度,讓我們逐漸變得成熟世故,回頭想起,許多的懂事竟是來自書本裡、那些再家常不過的書寫。 我特別喜歡
2025/07/07
林良老師走了。 突然映入眼簾的訊息讓我一征,配上關鍵評論網的標題,臉頰一熱,「啊……」,然後再發不出一語。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共同回憶正慢慢流逝,但平常並不會特別想起,那些隱沒在成長過程或內心深處的溫度,讓我們逐漸變得成熟世故,回頭想起,許多的懂事竟是來自書本裡、那些再家常不過的書寫。 我特別喜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如果是跟著你
Thumbnail
如果是跟著你
Thumbnail
旅程,像人生的縮影,我們在每一站停留,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成為我們路途中的節點。 有時,我們會在陌生的城市,與陌生的臉龐擦肩而過,那些短暫的相遇, 如同燦爛的流星,劃過夜空,留下瞬間的光輝。 在荒野中跋涉, 我們尋找心靈的歸宿, 聽著風的低語,感受雨的輕撫
Thumbnail
旅程,像人生的縮影,我們在每一站停留,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成為我們路途中的節點。 有時,我們會在陌生的城市,與陌生的臉龐擦肩而過,那些短暫的相遇, 如同燦爛的流星,劃過夜空,留下瞬間的光輝。 在荒野中跋涉, 我們尋找心靈的歸宿, 聽著風的低語,感受雨的輕撫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四週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四週感謝文!
Thumbnail
旅行是一段認識世界、調整自己步調的旅程,每個相遇與對話都能增加對這世界的認識。慢慢的用文字及照片,述說這旅途中,所見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旅行是一段認識世界、調整自己步調的旅程,每個相遇與對話都能增加對這世界的認識。慢慢的用文字及照片,述說這旅途中,所見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人生就像是一個不斷走走停停的過程,我們都在度過每一天,永遠惦念著雙親。讓我們珍惜他們的一切無悔賜予,一起感恩,平安健康。歡迎留言分享和關注我們的平臺,謝謝。
Thumbnail
人生就像是一個不斷走走停停的過程,我們都在度過每一天,永遠惦念著雙親。讓我們珍惜他們的一切無悔賜予,一起感恩,平安健康。歡迎留言分享和關注我們的平臺,謝謝。
Thumbnail
人與人走在街上距只有幾厘米
Thumbnail
人與人走在街上距只有幾厘米
Thumbnail
身後走過多長的路 就有多長的過去
Thumbnail
身後走過多長的路 就有多長的過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