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財經書籍跟文章實質上高估長期投入單一國家股票的效益,而低估它的風險。
主要的原因來自於他們多引用以美國資料為主的研究,然而他們卻未提及美國的資料是眾多國家股市中的特例,使用美國股市的資料來推論其他國家的長期報酬表現事實上既荒謬又不合理。
會造成以上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美國是唯一擁有最長且未有長期中斷的股市資料的國家,多數研究者會為了方便,又或者為了投遞頂刊而使用美國資料。在Fama, E. F., & French, K. R. (2018)及Anarkulova, A., Cederburg, S., & O’Doherty, M. S. (2022)的研究就可以看出美國績效是多麼難以複製。
美國1890-2019年數據的30年投資損失機率僅1.2%,遠低於基於已開發國家樣本的12.1%。

蒙地卡羅美國樣本與全樣本比較 Anarkulova, A., Cederburg, S., & O’Doherty, M. S. (2022)
那我們如何知道投資單一國家股市的真實風險?
Anarkulova, A., Cederburg, S., & O’Doherty, M. S. (2022)的研究中,他收集了39個已開發國家,時間跨度從1841年到2019年,總共包含近32,000個月(約2,700年)的股票回報資訊。並且使用stationary block bootstrap方法來模擬長期投資報酬率分佈,這種研究方法主要可以捕捉股票報酬本身的時間序列特性(如均值回歸、短期動能)。
簡單來說他使用多個發達國家的資料來模擬以投資30年的期間,最後資產的最終值。

蒙地卡羅全樣本結果Anarkulova, A., Cederburg, S., & O’Doherty, M. S. (2022)
簡短來說,以多個發達國家的資料來模擬更能有效將個別國家的風險計入還將極端國家的報酬平滑化。
基於已開發國家樣本的30年投資結果顯示,1美元的長期投資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第5百分位的實際回報為0.47美元,而第95百分位為23.30美元。
而在日本為例驗證其發現:從1990年到2019年的30年間,日本股市的實際報酬率為-21%。這項結果在已開發國家樣本的分佈中位於第9百分位,顯示雖然日本投資者運氣不佳,但這也反映了長期股票投資者面臨的實質風險。
有趣的是如果投資人用美國經驗來進行資產配置,所得到的結果會大不同。美國市場1963-2016年30年期投資平均收益為2451%(年化約11.5%)。

蒙地卡羅樣本全樣本vs美國樣本 Anarkulova, A., Cederburg, S., & O’Doherty, M. S. (2022)
參考文獻:
Fama, E. F., & French, K. R. (2018). Long-horizon returns.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8(2), 232-252.
Anarkulova, A., Cederburg, S., & O’Doherty, M. S. (2022).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Evidence from a broad sample of developed 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43(1), 409-433.
McQuarrie, E. F. (2024).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Sometimes yes, sometimes no.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80(1),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