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川普擬對加拿大、歐盟課徵35%關稅,全球恐慌再起
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11日宣布,將於8月1日起對加拿大商品課徵35%關稅,並可能推行對歐盟15%至20%普遍性關稅,此外銅仍維持50%高稅率。此舉導致美元對加元與歐元上漲,標普與納指期貨一度跌近1%,僅後回穩至小跌。儘管川普延緩先前對多國關稅實施時間,但加碼擴大反映出更廣泛的貿易摩擦恐慌。投資人目前聚焦下一周美國企業財報,以衡量關稅對消費與產業鏈的影響。
投資筆記
在這樣的全球關稅擴張背景下,投資視角應從「誰受傷最深、誰受益最穩」切入。川普的舉措針對的是實體進出口商品,但美國國內企業長期擁有穩定訂單與高定價的科技與服務業仍可穩住現金流。價值投資人將關注那些不依賴貿易成本轉嫁的企業,如雲端與軟體巨擘。反觀原物料、製造業企業若無法多國布局,面臨成本上升與利潤壓縮壓力。於此時期,我們應將資金傾向資產負債表健康、受政策壓力最小的企業,並準備在恐慌期間進行部位調整。
新聞二:美國宣佈俄羅斯新制裁,油價微幅反彈
美國宣布將於週一對俄羅斯祭出新一輪制裁,同時OPEC+維持8月增產548,000桶/日,市場出現短暫反應。布倫特由68.60 美元反彈至68.83,WTI 亦由66.50美元回升至66.81美元。儘管制裁與紅海航道威脅提升了油價短線支撐,但整體供應壓力仍大於需求動能。分析師提醒第三季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局面,尤其中國與其他主要消費市場需求尚未轉強。投資筆記
對價值投資者來說,油價浮動反映市場結構的短期不穩,但真正關鍵是企業在這種波動中能否維持低成本生產與穩定盈餘。具備長期出口合約、財務健康的大型能源企業,特別是沙烏地阿美等國家隊,依然是可靠選擇。與此同時,能源轉型領域如天然氣、電力基礎建設與再生能源企業,其既有能源成本優勢,又可因政策支持受益,很符合長期布局策略。這樣的危中取機型投資才符合資本配置原則。
新聞三:極端氣候恐令歐元區GDP減損5%,ECB警告財穩風險
歐洲央行與銀行監管機構近期發表報告指出,未來五年若極端氣候事件持續,歐元區GDP可能累計萎縮5%,接近全球金融危機與COVID-19的衝擊規模。該結論基於最悲觀氣候情境分析,如果沒有及時執行碳中和政策,金融與經濟穩定將受重大威脅。此外,英國央行高層也指出,碳價與食品能源價格波動,已在近期融入通膨預期與市場定價。
投資筆記
此情況暴露了企業於氣候變遷衝擊下的韌性與風險管理能力。價值投資者需評估哪些企業在極端氣候中仍能維持運作:包括具備防災備援、多地設施與長期契約的基建與保險龍頭。這些企業不僅承擔修復成本,同時更能因需求增加獲得長期現金流回饋。這類企業長期持有價值明顯,其護城河不只是市佔率,更是對外在風險的抵禦能力。
今日精選美股:Oracle(ORCL)
今日盤後收於 235.00 美元,盤中高點為 240.37,低點為233.54,成交量為1148萬股(過去三月此為密集區)。基本面方面,Oracle 已因云端與AI資料庫業績獲得 Piper Sandler 等機構升評,目標價達 270 美元,雲基礎設施營收年成長預估達 70%(報導預測資料來源investors.combarrons.com)。
技術分析與策略
Oracle 股價堅守在230美元支撐帶,該區已三個月形成成交密集區,是首要防線。若突破250美元並伴隨放量,將確認多頭延續。對價值型投資者而言,Oracle 符合「低依賴實體供應鏈」「高定價能力」「現金流可經AI雲推升」的三項核心,特別在高關稅、不穩氣候的條件下更顯韌性。
分段入場建議
- 若隔日開盤價站穩235美元以上,可分批進場 25% 資金。
- 若回測 230~233 美元區,可加碼至 50%。
- 若帶量突破250美元,轉為續抱並增碼至70%。
- 若跌破230美元並伴大量拋壓,應重新評估,可能進行風險控管或部分減倉。
明日應對方向
若因宏觀利多(如關稅政策緩和或AI訂單公布)出現大漲,維持部位並依計畫加碼;若市場恐慌升高令價位回調至支撐下緣,將是長線投資人分階段配置的機會。
論述
從價值投資與宏觀邏輯的整合來看,選擇 Oracle(ORCL)作為今日精選美股標的,並非因為它與新聞中的每一條都有直接關聯,而是因為它在這三個重大新聞形成的整體市場壓力環境中,展現出高度的韌性與價值特性。
Oracle 並不依賴跨國實體產品貿易,其主要營收來自雲端服務、資料庫、SaaS 企業系統等純軟體項目。這讓它幾乎不受進口關稅或跨國製造成本波動的直接影響。在高關稅浪潮導致製造業與出口企業面臨利潤壓力的時候,Oracle 提供一種資金可避入的「高營收確定性科技企業」。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這類「不易受政策干擾」的現金牛企業,是大環境不穩時理想的價值投資標的。
能源價格波動對大多數製造型企業是一大成本隱憂,但 Oracle 的產品與服務屬於「數位型非能源密集產業」,即便油價上升,其營運成本變化極小。換句話說,它是能源通膨風險的絕對低敏感性企業。這種「結構性防禦能力」是價值投資人在商品波動期最看重的企業特質。當能源風險成為大盤壓力來源,Oracle 可視為「躲避能源成本波」的資金避風港。
在企業面對天災、氣候突發風險時,最核心的需求是「IT備援、遠端作業、安全穩定的資料存取與營運不中斷能力」。Oracle 作為企業級雲端資料庫龍頭,擁有災害備援、分散式運算架構與AI資安技術,是政府機關、銀行、電力與醫療系統的核心供應商。從巴菲特式角度,這類能在危機中扮演基礎設施角色的科技公司,不僅營收穩定,更具備長期不可替代的護城河。
系統風險來源多數企業反應Oracle 特性關稅與供應鏈混亂成本上升、毛利壓縮雲端產品,不受關稅影響能源與地緣風險能源成本波動低能源依賴,營運成本穩定氣候與災害風險系統中斷風險上升提供備援與災難復原解決方案
這種不依賴外部供應鏈、不受原物料價格、具備危機中仍能提供穩定服務能力的企業,正是巴菲特口中的「當潮水退去,誰還穿著泳褲」的典型代表。在今日三則新聞共同構築的宏觀風險之下,Oracle 是極少數「三重避風港」型企業,因此成為今天美股分析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