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川普宣布對銅、半導體與藥品課徵更高關稅,貿易緊張再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於 7 月 9 日宣布將自 8 月起,對銅課徵 50% 進口關稅,同時擴大半導體與醫藥進口稅率,涵蓋 25–40% 程度,並威脅若貿易夥伴未能構成協議,將對 BRICS 與歐盟進一步加稅。而亞太市場因為此消息表現疲弱,日本與南韓股市下跌,香港與澳洲也跟跌,但印度、印尼因未納入關稅清單而表現相對抗跌。此外,美元走強、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衝至三週高點,石油與黃金價格波動。投資者邊緣化短期交易策略,等待長線微調與政策談判。CGS 預期市場對頻繁關稅威脅已逐漸麻痺,未像先前反應劇烈,顯示市場對川普「威脅即是談判」信號已有心理準備。
投資筆記
儘管關稅消息再次引發市場短暫恐慌,但其真正關注的是中長期「供應鏈重構」與「創新加速」的投資機會。政策壓力將迫使企業重設生產路線與供應體系,尤其在半導體、自駕模組、AI 訓練晶片與能源儲能材料等領域,將從政策驅動轉為產業必須轉型的契機。投資策略重點不在短期市場反應,而在:高進入壁壘( barrier-to-entry) 的技術供應商與設備製造商,能在大幅重構中奠定持續成長地位。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KLA 等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因本身具備的技術門檻與市場領導地位,在供應鏈重置中將受益。短期震盪提供進場窗口,但評估創新基本面未受損,長期回報仍有機會大幅超越。此外,自動化、AI 與智慧製造領域也將受企業防禦性投入提升而受惠,我們應可以趁選擇性回調時進行機會佈局,而不是恐懼拋售。
新聞二:歐洲熱浪致 2,300 人死亡,政府加速能源基礎建設韌性政策
大規模熱浪席捲西歐,自6月下旬開始持續至 7 月第一週,導致約 2,300 人因高溫而死亡,當中近 1,500 人被科學家確認為氣候變遷所致;這波熱浪破多國紀錄,部分地區氣溫飆破 40°C。核能發電因河川水溫上升而暫時停機,影響瑞士與法國電力供應;航運亦因萊茵河水位下降而受阻;醫療機構、政府關閉戶外建築並頒布紅色健康警報。分析指出,此次氣候事件將使歐洲第二季 GDP 減少約 0.5%。科學家呼籲立刻減碳與升級基礎設施,歐盟也強調支援智慧電網與供應韌性建設。该波熱浪凸顯化石燃料依赖風險與能源與氣候科技加速投資的急迫性。
投資筆記
這次歐洲熱浪正是 Cathie Wood 所認定的「氣候創新轉捩點」。ARK 的能源儲能、智慧電網及氣候模擬科技投資,如 Tesla Megapack、Enphase Energy 及 Descartes Labs,即是為因應此種能源壓力而設計的「基礎建設韌性」系統。政府政策支持正持續向這些領域傾斜,補貼與合作專案有機會加快落地。從創新投資的視角來看,這類科技並非昂貴選項,而是必須性資產,將迎來更大規模部署。策略上並不應追求短期議題炒作,而是在評估技術成熟度、商業模型與政策環境後,在適當回檔中分批進場。此次熱浪事件為這些產品進入實際應用創造條件,也讓現有在這些標的的配置更具防守與成長兼備的合理性。
新聞三:中國六月 PPI 連續下滑至近兩年新低,出口產業壓力加劇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 7 月 9 日發布最新數據指出,6 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 3.6%,創下近兩年來最大跌幅,而消費者物價(CPI)年漲僅 0.1%,為五個月以來首次回升,但整體仍低於政策目標。製造業仍處於產能過剩、需求不足與國際貿易疲弱的多重壓力下,出口訂單減少與訂單價格壓縮現象明顯。分析指出,此現象反映整體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加上美國關稅威脅抑制訂單信心,使出口導向型企業與加工工廠需承受價格壓力。市場預期中國將進一步推動貨幣政策寬鬆與財政支持,以刺激內需與出口。
投資筆記
中國 PPI 深度下滑不只是宏觀數據,而是「供應鏈轉向與政策驅動下的再平衡」,這為 創新主題提供更明確定位。在出口屠殺壓力下,中國政府可能擴大對綠能、自動化、高端製造與 AI 投資,用以彌補傳統出口崩跌。我們可留意受惠於此政策轉向的高科技、自動化設備、智慧工廠及新能源標的,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的中國合作夥伴、海康威視等。而在美國部分,需關注半導體設備與軟體服務提供者,因供應鏈從中國分流將提升長期配置價值。此外,貨幣寬鬆將可能提高人民幣資金利用效率,也有機會促進本地創投、AI 與生物科技創新資本流入。我們的策略應觀察相關技術公司是否能利用此波政策轉彎,並在中國市場重整中脫穎而出,成為 持倉 出清或擴張的切入點。
今日美股:Enphase Energy (ENPH)
收盤與盤後走勢
Enphase Energy 今日(7/9)收在 40.94 美元,較年初高點回落超過 60%。盤後交易窄幅波動,成交量逼近一千萬股,顯示市場處於技術性整理期。近三個月成交量密集區集中在 38~47 美元,當前價格正處於低位震盪帶中段,隱含部分拋售已近尾聲,亦有資金試探性佈局。
估值模型與合理進場價格
Enphase 雖面臨短期政策利空(如美國撤回住宅太陽能補貼、對中國電池課稅),但其在微型逆變器與智慧儲能平台的全球佈局仍具長期成長潛力。
以未來三年營收年均增長 15%、自由現金流年成長 20%、折現率 12% 計算,合理本益比約落在 18~25 倍,對應目標估值為 48~55 美元。目前股價 40 美元已具安全邊際,若進一步回落至 38 美元,則為策略性佈局的極佳區域。
進場策略
- 第一階段(40–42 美元):投入初始資金 40%,觀察市場對最新財報與政策調整的反應。
- 第二階段(38–40 美元):若回測前低但未破,追加 40%,強化持倉與成本控制。
- 第三階段(35–38 美元):進入極限安全區,投入最後 20%,此價位已隱含市場過度悲觀。
若明天(7/10)站穩 41 美元以上,代表市場情緒穩定、利空反應完畢,建議續抱觀察政策補貼與歐洲需求動能。若跌破 38 美元但無爆量,反而是分批加碼良機。除非出現重大營運惡化(如連續兩季負現金流或市佔流失),否則不建議因情緒性利空急於出場。
Enphase Energy 公司簡介
Enphase Energy(股票代碼:ENPH) 是一家美國能源科技公司,總部位於加州佛利蒙(Fremont, California),專注於提供太陽能發電與能源儲存解決方案,以其創新微型逆變器(microinverter)技術聞名,並結合軟體平台推動智慧家庭能源管理。
Enphase Energy,不再是單純的太陽能股,它是一艘穿越氣候風暴與政策激流的「能源韌性指揮艦」。當歐洲熱浪吞噬基礎設施、當關稅打亂全球電池供應,Enphase 所提供的模組化、去集中化儲能平台,正是分散式能源網絡的核心中樞。今日的 40 美元不只是市場誤殺的低谷,更可能是未來政策與技術雙重利多推升前的起跑點。若環境政策回調、若家庭對自發電儲能依賴上升,ENPH 將再次站上成長的主舞台,成為能源轉型世代的旗艦角色。
公司核心業務
- 微型逆變器系統(Microinverters)
相較於傳統的串式逆變器(String Inverters),Enphase 的微型逆變器安裝於每片太陽能板後方,提供每片模組獨立發電與監控,提升系統效率與安全性,並降低陰影遮蔽對整體系統的影響。 - 儲能解決方案(Enphase IQ Battery)
提供整合太陽能、儲能與備援供電的家用解決方案,具備模組化、易擴充與與能源自主管理功能,支援與自家逆變器無縫整合。 - Enphase App 與 Enlighten 平台
雲端平台提供用戶即時掌握太陽能發電量、用電狀況、電池狀態與備援運作情形,並支援能源最佳化與遠端診斷維護。
財報摘要
2024Q4
- 營收: 3.827 億美元
- 非 GAAP 毛利率: 53.2%,為連續兩季上升(前一季 48.1%)Yahoo Finance+9Enphase Investor+9Nasdaq+9
- GAAP 淨利: 0.45 美元 EPS;自由現金流 1.592 億美元
2025Q1
- 營收: 3.561 億美元
- 非 GAAP 毛利率: 48.9%(扣除 IRA 補貼後為 38.3%)Wikipedia+10Enphase Newsroom+10GlobeNewswire+10
- 非 GAAP 淨利: 0.68 美元 EPS;自由現金流 3.38 千萬美元
- 公司指出,因中國電池關稅高漲,預期 Q2 毛利將減少約 2%,後續將藉由調整供應鏈與成本結構緩解
財務與成長亮點
- 過去五年 Enphase 能源收入成長快速,來自於全球住宅太陽能安裝需求上升與微型逆變器的市佔提升。
- 公司轉型為「平台型能源科技企業」,並以軟體訂閱收入為長期營運目標,擁有穩定毛利結構(平均毛利率約 40%以上)。
- 2022 年以來積極擴展歐洲與澳洲市場,受惠於高電價與政府補貼驅動,尤其在德國、荷蘭、法國的需求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