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公寓噪音吵的可能不是你樓上鄰居 的時候,其實還有想到一件在意已久的事情,那就是在公寓裡面打球.
六月從連外道路走向家的時候,我不只一次看見某中低樓層鄰居(六七樓那附近)跟小孩子在家裡玩投籃,最晚的一次是晚上七點左右,球形看起來略小,顏色也偏綠,可是球往地上拍是能彈起來的,恐怕也不會多靜音.
公寓一公里內就有兩個戶外籃球場,其中一座還配有兒童球架,附近公園綠地也不少,我實在無法理解這個爸爸幹嘛在家裡玩這種遊戲.這還不是唯一一戶人家.
COVID-19時期,我隔壁住了一家五口的亞裔人士,國籍我分不出來,說的不是韓文也不是日語,聽起來也不像越南話,不過抑揚頓挫音節短促,應該還是偏向東南亞這邊的語種,也許是某種方言.
封城最嚴格的時期,我們都被禁止踏出公寓房門,隨著疫情一步步解封,居民被容許一周到超市購物兩次,紙本為憑,雖然可以出門,大家基本上都是乖乖待在公寓裡,減少和不特定人士接觸的風險,如果從陽台往下張望,能看見很多人都在樓頂或陽台放風.
鄰居三兄弟當年大概是國高中的年紀,閒不住,不去公園,也不去一樓中庭或樓頂玩,直接拿球在走廊玩拋接,偶爾球還會敲到我家大門.
那可是貨真價實的籃球,而且走廊裝的是強化玻璃牆,下邊沒有掛安全網,但凡那顆球跳一下飛出去,都能直接砸到一樓.
我在門裡面都能感受到震動,最慘的是,我們在高樓層,樓下百來人怕是要瘋.

某個私人簡易排球場,我一直覺得很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