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給還在猶豫或準備交換的你。包含自傳&讀書計畫寫法、選校建議、實際時程與心得分享。
哈囉大家好,我是 Shay,目前就讀財金系~
你是不是也在考慮申請交換,卻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這篇文章會記錄我從動機、申請文件、面試、選校,到最後錄取的完整準備過程,還有其中的一些真心話與經驗分享。
今天這篇主要會聊聊:
🔹 為什麼我決定去交換?
🔹 準備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收穫
希望能給未來想要申請交換的學弟妹,或正在準備中的你一些方向和幫助!
📚目錄
一、交換的理由:為什麼我會從原本打算考研究所,轉向出國交換?
二、交換申請文件:自傳、讀書計畫怎麼寫?有哪些內容是我覺得不能漏掉的?
三、交換二階面試:校內面試的流程與準備方式,還有我當時被問了哪些問題?
四、交換申請結果與選校考量:怎麼選擇國家與學校?從治安到物價,我的選校思考清單
五、想要說的話
一、交換的理由
交換這件事是很臨時才做決定的,本來打算繼續考研究所,但是到大二下我開始不確定未來是不是對這一行有興趣。
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幹嘛?所有的課程內容,也只是為了成績而硬撐著念下去。未來勉強自己繼續走下去、得過且過,好像不是我想要的,我開始覺得應該先去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雖然大學才要開始找興趣,但人生那麼長,花個1%、2%的時間了解自己,其實是很值得的投資。說實話,晚幾年進職場也不會讓你損失太多。
大二暑假我去了菲律賓遊學,認識很多來自不同國家跟年齡層的朋友。一開始只是打算給自己放假,想想下一步應該要做甚麼。(畢竟到時候成為社畜,想要放長假根本不可能)所以我開始尋找有什麼方式可以探索這個世界。我查到很多資料,像是打工度假、國外遊學和國外研究所讀書等。但後來還是決定用交換的方式(順便當我的GAP YEAR)。
📌選擇交換的理由:
🌱優點
- 用較低成本體驗國外生活,不用負擔學雜費,只需自理生活與住宿費。
- 多數國家對25歲以下的學生有優惠,趁學生身份出國是最划算的時機。
- 趁還可以到處跑的時候,到國外看看,同時也可以體驗一下當地的生活,更了解當地的文化。
- 訓練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缺點
- 生活費、住宿費仍需自行負擔(取決於目的地與個人習慣)。
- 需要跟朋友、家人短暫分離
- 可能會遇到文化差異、語言不適應,或不習慣當地飲食。
- 行前需準備大量文件,有些繁瑣。
總結以上原因,我最終選擇了交換。如果還在為交換猶豫的同學,可以想一下你為甚麼要交換,把交換的優缺點都寫下來,你會比較有想法。
二、交換申請文件
我們學校的流程為:準備申請文件(自傳、讀書計畫+填寫志願)→面試→錄取名單公告
校內規定申請文件全部不得超過16頁(包含中英文版的自傳與讀書計畫),所以實際上,自傳與讀書計畫我各用兩頁 A4完成,約 2,000 字左右。篇幅雖然聽起來不多,但我花了很多時間反覆刪減、精簡內容。在開始撰寫時,我也有上網查詢資料統整大綱,大綱確定之後再撰寫內文,以下分享我的撰寫重點給大家參考:
📌自傳:
- 自介(可以盡量用列點式描述)
🔹100–2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姓名、就讀科系、年級簡單、個性、想要交換的理由簡單說明
🔹 相關的語言成績、在校成績以及校內外參加競賽的名次等
🔹 國際經驗(可以列點表示,讓人一目了然也可以提到從中獲得,但盡量在一句話內結束。)
🔹 校內表現(不論是成績、修過的課程,都可以寫在你的自傳裡,但前提是盡量與交換這件事相關)
🔹課外特殊經歷(社團、曾經參加過的活動,從中學習到什麼) - 自傳(人格特質、經歷、國際經歷、校內表現),可以選出你學到東西的三件事,增加描述
- 交換動機:連結你的背景、興趣與未來目標,讓申請更具說服力。
📌讀書計畫:
- 申請動機:你期望在交換的過程學習或者獲得什麼?為甚麼選擇這個國家、學校?
- 短期計畫(交換前):為了交換你做了哪些準備?語言、生活規劃?
- 中期計畫(交換中):未來選修哪些課程?參與哪些課外活動?文化交流?
- 長期計畫(交換後):對未來的規畫以及幫助?職涯選擇?個人成長?
三、交換申請面試
通過第一階申請之後,學校會通知面試時間(結果我是第一個面試的😇)。我們面試的模式是三位考官對三位面試者,全英文面試。每個考官都會問一個問題,面試者依序問答。每回都會隨機請人回答,回答順序不固定,面試時間總共為10–15分鐘。
如果有需要面試的學弟妹們,可以先去網路上找一下面試的問題,試著回答看看,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自己的自傳跟讀書計畫。
我被問到的問題是:
- 請你自我介紹以及說一下你的交換動機?
- 如果你在國外遇到困難了,你會怎麼處理?
- 如果你要選一個字形容你自己,你會選擇什麼字?
我遇到的考官人都蠻和藹的,叫我們不要太緊張,正常回答就好!!原本還很緊張的心,有稍微恢復一點了,但還是會緊張…
四、交換申請結果與選校考量
後來我申請上了瑞典的學校啦!!其實當初我一直在猶豫到底要去哪裡交換,東歐、北歐都有考慮,但因為時間太緊迫,就先填了瑞典,結果居然錄取了!雖然有點意外,但結果是好的,就好了吧~💫
📌選校要考慮什麼?以下是我自己的幾個建議:
雖然我一開始沒想太多就選了,但事後整理下來,如果你還在選校猶豫期,可以參考這幾個方向:
1. 治安(安全永遠第一):
不管怎樣安全一定是放在第一位。雖然這樣講好像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我覺得女生可以的話,盡量選一個治安良好的國家(當然男生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雖然治安好的國家不一定沒有壞人,但發生事情的機率會比較低。
🚀Numbeo全球安全指數排名:https://www.numbeo.com/crime/rankings_by_country.jsp 可以查看每個國家的治安評分,出發前先有個心理準備!
2. 住宿(很多人忽略但其實超重要):
很多交換學校不保證提供住宿,我之前聽朋友說他朋友去交換光是找住宿就已經很心累了。所以找房會是一大挑戰,尤其是短期、外國學生、預算有限這幾個條件加在一起,真的很容易被房東打槍。我當初就是特地選有學生宿舍的學校,現在就不用陷入找房地獄,真心推薦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優先考慮!
🚀畫重點:#優先找「有宿舍」的學校 #當地的FB房屋社團提早蹲點找資訊
3. 物價(交換還沒開始交先燒錢):
台灣的物價相對國外已經算比較低的了。交換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不只是生活費,光申請階段就已經開始花錢了。如果你是自費交換,一定要查好當地物價,評估自己能否負擔。
🚀Numbeo全球物價指數排名:https://www.numbeo.com/cost-of-living/rankings_by_country.jsp 從蘋果一公斤多少錢、月租、交通票價都有詳細資料可以查詢。
4. 生活方式與城市步調:
每個城市的步調都不一樣,有人喜歡大城市,有人偏好小鎮、自然、悠閒的生活。都市的生活機能通常比較方便,但可能會相對擁擠或花費較高。建議選一個你覺得舒服、能適應的節奏。
我自己當初選擇的是一個「如果老了沒辦法去」但「現在用學生身份去划算」的地方,供大家參考。
五、想要說的話
如果自己有想要做的事就趕快去做吧!!我自己以前是一個很容易猶豫的人,但後來覺得這樣不行,所以就讓自己變成一個行動派,想到什麼就趕快去做,這樣有一個好處是你會覺得頭都洗一半了,那就把它完成好了~想要反悔也來不及了:)
但我覺得如果大家想要去交換的話,越早規劃越好,因為通常都還需要考英文檢定,因為我是八月多才臨時決定要去交換的,什麼東西根本都沒有準備好,整個流程都超級匆忙,每天都好像在打仗。
📆當初的時間表
- 八月-決定參加交換
- 九月-準備雅思
- 十月-報考雅思(還考兩次)
- 十一月-準備自傳、讀書計畫
- 十二月-面試、錄取結果通知
看起來好像沒有很趕,但其實自傳跟讀書計畫我準備了兩週,每天都在想要怎麼寫最好,如何把自己有的特色呈現給考官看,真的是到截止前都還在修改…,最後壓線繳交(誠心的建議大家不要效仿)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也在準備交換申請,歡迎留言問我~
祝你們都能順利申請到理想的學校,踏出自己的舒適圈,體驗一次不一樣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