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這部動畫的優點是主題性強烈、情感深刻,其中對於德希達所說的「痕跡」的描寫是最觸動我的部分,非常值得看。
缺點是,後期辛失去目標後猶如行屍走肉這段劇情描寫節奏上太緩慢,作者把時間花在堆疊配角的情緒,但與此同時男主角一直保持著一樣的狀態不變,我們也沒有藉此更了解男主角,感覺有點拖戲。還有,我看不出小女帝—芙蕾德利嘉這個角色的用意,是可愛沒錯,她因為經歷過太多,總能夠說出直擊核心的話,同時又不失小孩子的稚氣。她是個有趣的角色,但卻不是必要的角色,明明不是必要的角色,卻又半路殺出佔據了那麼重的戲份,這讓我無法接受。就好像這個角色只是幫作者鋪設最終boss背景的劇情工具而已。作者想呈現最終boss過去的羈絆與渴望,想讓它的死有人在乎,但做得不是很好。
音樂
片尾曲Avid堪稱經典,表達出熱切、溫柔的思念中那深深的遺憾,插曲The answer的感情也尤為細膩,知道明天會死仍為了今天戰鬥下去,這就是對生命的極致頌揚。
人物曲線
雷娜
核心:理想主義、面對缺點的勇氣
反差的吸引力:
1.有天真的理想,也有利用他人弱點的手段(利用跟傑洛姆准將的交情、利用朋友對86的愧疚)
2.親和、待人真誠,但在愛情方面略微笨拙
曲線:
1.有崇高理想的人:
雷娜因為亡父理念的薰陶、及被86救了一命的經歷,把86們視為對等的人類而非工具。她是一個負責理解痛苦、療育痛苦的道德標竿型角色。
2.為理想奮鬥:
平行面:跟86們聊天、寄煙火給他們;外部面:認真研究戰術及指揮作戰;內部面:向長官申請調配補充人力。
3.理想遭受挑戰而後昇華:
先鋒戰隊死了一個部下,雷娜表示遺憾,卻被一個先鋒戰隊成員說:她其實根本不在乎,因為雷娜連他們的名子都不知道。通常管制官不需要知道戰隊成員的名子,只要知道代號就好,這樣的常規是為了讓管制官不要把部下們視為人、讓他們不用背負部下死亡的心理壓力。雷娜發覺前自己潛意識中確實有逃避那種心理壓力的想法,但背負亡者走下去才算是尊重他們、把他們當成人、當成同伴的做法。人只能用痛苦把逝者的存在痕跡銘刻於心。這份決心使雷娜與辛的角色達成了某種形式的同步。
原本雷娜會使用把隊員當誘餌的戰術,但到後來變得以不犧牲任何一人為原則,甚至會與隊員一同深入戰場的中心。
4.理想的實現:
雷娜成功幫助隊員擺脫必死的命運。
雷娜逐漸獲得隊員們的信任,於是隊員告訴了她,關於先鋒戰隊的真相。共和國把那些活太久的86戰士派到最險惡的戰區—也就是先鋒戰隊,直到全員死亡才會補充新兵力,如此確保每個86都會戰死、無人能反抗以及記住共和國的暴行。
僅剩的隊員被派去執行送死作戰時,雷娜為了幫助他們存活下來並脫離共和國的奴役,越權使用迎擊砲支援隊員。
5.體認比理念更重要的事物:
僅剩的5名隊員擊敗boss級軍團、打開通往自由的道路時。雷娜表現出的情感並不是替隊友高興,反而失落的哭泣。她感受到無比的空虛、落寞,那是一種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牽絆消逝後在心中留下的空洞。面對這種極致的痛苦,她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帶著他們的回憶走下去,這樣一來他們就還存在於自己心中。
辛
核心:創傷經歷、孤獨、使命感、壓抑
曲線:
1.背負著沉重使命的人:
他似乎注定是那個活到最後、看著所有隊友「先走一步」的人。他不是倖存者、而是被丟下的人。辛負責終結瀕死的隊友,以避免他們的靈魂被軍團奪走。他在機甲碎片刻下死去戰友的名子作為墓碑,攜帶著他們的回憶走下去。
因為從一次瀕死體驗得到的特異功能,他成為能理解亡者執念的人,因此也深受那些亡者之聲的折磨。「理解,也代表共同承受對方的痛苦」。
2.使命了結:
辛擊敗作為哥哥亡靈化身的軍團機器人後,他與同伴終於成功脫離共和國,邁向自由,但使命已了的辛不再擁有任何活下去的動機。同伴們是為了自由而戰鬥下去,而他則是在戰場尋找著自己的葬身之處。
剝下使命的外殼後,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個角色本質上的空虛。
3.解脫:
一行人逃離共和國後遭遇了軍團,辛戰敗並陷入瀕死狀態。彌留之際他看見了哥哥,哥哥變身成骷髏騎士—他的英雄,帶他離開。直到此刻辛才真正放下哥哥試圖殺掉他的那段記憶,放下了疑問、自我憎恨、被拋下的寂寞感。
4.救贖:
辛一直是孤獨的,過去哥哥嘗試殺掉他,之後離他而去進入到戰場,那不只是空間上的隔離,更是心理上的隔離,原本如此親近的人做出了這種事,使得他心中被種下了一種毀滅性的孤獨。因為這種割離太痛,他不再打開心房與他人建立連結。
同伴們持守著一種信仰,那就是—辛會在他們生命的最後替他們善終,並保管好他的靈魂。但對於辛自已來說,身後不曾有過那種會背負自己死亡的人。
直到辛在戰場上都被雷娜所救,他才相信雷娜說的「我會記得你」是真心而貫徹始終的掛念。
一直以來,死亡對辛來說代表從痛苦中解脫,而他的痛苦本質上是孤獨,無止盡的自我憎恨、獨自聆聽亡靈的哀號、獨自背負隊友的死。
當辛與雷娜在戰場中央重逢,得知雷娜一直把他們銘記在心時,他的孤獨與痛苦終於得到了救贖。他知道自己死後仍會以回憶的形式在雷娜心中存在著,雷娜成為了他回首望去一直都在的那個人,辛終於不用再害怕被丟下,這是莫大的安慰。
象徵性
雷娜與辛的角色同步
記憶者:
辛一直是那個背負著亡者走到最後的人,他在死去戰友的機甲碎片上刻下名子作為墓碑。而雷娜在櫻花死後要求自己正視隊員們是作為人的存在,在隊員們死後,也要一直記住他們。
這種角色上的同步讓辛的孤獨有了被理解的可能。
寄託:
對於隊友來說,辛是那個會在最後善終他們,避免他們的靈魂被軍團奪走的守護者。而雷娜則成為了讓辛不用孤獨面對死亡的寄託對象。
哥哥的角色
辛一直仰望著哥哥,而女帝芙蕾德利嘉的出現讓他自己也成了別人的哥哥。
哥哥離開自己踏上戰場的回憶,在女帝請求他不要戰鬥時重新顯現,他有機會重新面對小時候自己的恐懼與期盼。
我們看到辛以這種形式得到與年幼的自己對話的機會,但作品中沒有展現出他是如何釋懷這段經歷,又因為成為了這種相反的角色怎樣被改變。所以這段情節的設計以及女帝這個角色本身沒什麼存在的意義。
絕對的道德
聯邦總統是個很有趣的角色,他奉行著絕對的道德,在看到自己的國家利用戰爭的受害者後,對人性徹底失望,打算親手摧毀這個國家。
這個角色很好地反映著道德存在著「建構」與「破壞」兩個面向,如果道德的規範是絕對的,那麼違反這個規範的懲罰也會是絕對的。
聯邦總統的道德指標告訴他,沒有道德的人類不值得存在,於是他選擇摧毀人類,此時,「毀滅」不再是道德的敵人,而成了它的代行者。
歧視
歧視是一種在人與人之間畫線區分,並把不同於自己的族群貼上負面標籤的行為。
這部動畫呈現出了一些不同面向的歧視。
1.目的性的政治手段:
共和國政府為了取得前線作戰人員,奴役作為少數民族的86,接著透過洗腦,讓白系人種的人民認為86們不是人類,這樣就可以無視他們百般不願的犧牲。
2.集體責任化的歧視:
被迫勞動與作戰的86理性上知道白系人種也不全是壞人,但還是平等地仇視著所有白系人種。
3.他者化的歧視:
到聯邦後,戰友們因為不了解86為什麼能夠不帶恐懼地踏上戰場,所以覺得他們是怪物。
聯邦高層因認為86終究不是自己人,雖然表面上有提供庇護,但實則非常樂意利用86們,覺得他們在戰場上死了也沒差。
表面衝突的象徵意義
- 軍團之於人類←→死者的執念之於哀悼者
- 雷娜之於傑洛姆准將←→理想之於妥協
- 齊利亞聯邦的所有人之於總統←→人情倫理之於絕對倫理
- 聯邦士兵之於86←→逃避死亡之於直面死亡
背景
戰爭背景曲線
一段人類方從被動轉為主動的過程。
起初被動的原因:
1.共和國以為兩年後軍團機器人就會因程式中設定壽命的中止而停止運作,所以只以防禦的姿態應敵。
從被動轉為主動的契機:
1.辛揭露了軍團能夠透過在機器人上安裝人腦突破設定壽命的限制。
2.軍團的兵工廠持續運作生產戰爭機器、而且透過接收人腦的方式不斷進化,反觀人類方的資源只是不斷地耗損,這迫使人類必須盡快殲滅軍團。
為什麼敵人是機器人?
戰爭一定會打到最後:
你無法與這種敵人交涉,只有你死我活這個選項。
不需要背負罪孽:
雷娜對平等的追求是一種對人類的博愛,若讓她背負殺害其他人類的罪孽,她的人設就不完美了。而那些選擇作戰的86也會因為殺了人有一定的道德責任,不再那麼值得同情。
為什麼要讓86沒有叛逃的選項?
為何無法叛逃:
設定上,外面的世界大部分都被軍團支配了,86就算叛逃、離開共和國也是死路一條,這樣的情境下另86們不得不作戰。
描寫不得不戰鬥時的心境:
作戰或逃跑,兩種選擇對86來說結果都一樣,作戰下去遲早會死,叛逃到外面的世界也沒有活路。86們寧可作戰到最後一刻也不願自己放棄掉生存機會,雖然表面上是被迫上戰場,但其實他們已在更深層之處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他們自己決定了要用什麼態度面對死亡,這使得任何人都無法奪走他們的自由。
為什麼辛與雷娜不能在第一次相遇時就揭露身分?
辛的心態:
辛透過與雷娜的談話,了解到雷娜一直把他們深藏在心中,這救贖了辛,長久以來都孤獨地走在黑暗中辛,如今終於看到了一簍光芒。雷娜是那道耀眼的光芒,自己卻是黑暗。辛本來就有很深的自我厭惡,他深知自己那畸形、空洞的本質,所以起初羞於自曝身分,但之後辛又覺得雷娜的溫柔似乎能接納他的一切,所以決定打開艙門靠近雷娜。
時間點:
兩人正處於戰場的中央,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兩人好好享受重逢的那一刻。
未竟之美:
就當辛決定向雷娜揭露身分時,對話就被打斷了。
辛其實知道如果此時不相認,可能就再也沒機會見面了,但他仍只是眼睜睜看著機會就這樣錯過。
對辛來說,這是他第一次有了想活下去的理由,因為活下去才能見到雷娜。
此次的相遇不像是在現實世界的對談,而像是兩個靈魂在意識領域偶然接觸所震盪出的迴響。這段情節非常吊觀眾的胃口,純粹的敘事技術。
情感焦點
「先走一步了」
經過長時間的合作與交流,雷娜已經把戰隊成員視為重要的同伴了,但他們在擊敗boss級軍團後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國家。
她感受到空虛感極為巨大,那些事物如今雖已離去,但已在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
有時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知道你還生活在世上的某處卻無法再相見,因為希望是一種比絕望更折磨的事。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spair and hope is just a different way of telling stories from the same set of facts.” ~Alain de Botton.
「如果這就是生命最後所看到的風景,倒也不壞呢」
動畫裡把86們描繪的很活在當下,讓觀眾不禁納悶,為什麼明知隨時會死還能露出那麼燦爛的笑容?其實正是因為他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無常性,他們才那麼用力地去感受、珍惜在世上的每一刻。「未知死,焉知生」。
骷髏騎士
辛直到瀕死的那一刻才跟心中的哥哥真正和解。這裡展現了,死亡對辛來說是溫柔的擁抱。他因此不需要再疑問、自責、獨自前進,不需要再無止盡地期盼那早已逝去的未來。昏迷之際辛看見哥哥變身為骷髏騎士,帶他離開這個世界前往彼岸。
愛情
雷娜與辛:
雷娜對沉著又強大的辛有一些戀愛的幻想,而對辛來說雷娜是自己的救贖。
動畫結尾用影子牽起手的畫面暗示兩人的關係最後會昇華成愛情。不過可以感覺到兩人之間已經有比任何關係更深也珍貴的牽絆了。
雷娜與辛相愛的命中注定感並沒那麼對稱。雷娜救贖了辛,這件事只也有雷娜做得到;而雷娜對辛的喜歡是一種對他能力的欣賞、長期聊天的日久生情,但其實辛對雷娜造成的影響換作是其他人也做得到,只有辛剛好是雷娜救命恩人的弟弟這點無法取代吧。
可雷娜對辛的感情:
可雷娜仰望著辛,不過僅是把他當作哥哥及戰友來看待,可雷娜想待在辛的身邊、幫他分擔痛苦,卻不渴望他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