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差距的隱形基礎
人人想致富而多數的我們是平凡的。在此我們自省做簡單與理性的分析。要能逐步致富過程中影響人一生最終總報酬的因素大致有幾個。首先,要儘早參與(股票)市場,只有採取行動後才能逐步體會到其中的過程與經驗。其次,隨著年齡增長和收入增加,要同時逐步提升投入的資金。如果發現薪水收入的增幅跟不上,可以有企圖心的開源增加收入,這包括提升專業工作上的技能(譬如:考證照、學習第二外語)以獲得工作上升遷或加薪機會,或者協槓開闢第二副業並增加收入。當然,收入的增加同時,不要忘了仍維持原有的生活水平讓增加的收入是新投入資金的來源。
另外,對於剛入社會的小資族來說,花錢前學會稍微停頓思考一下,評估這項支出是否必要還是一種衝動性的購物,也就是花錢前自己先冷靜有意識的評估這項支出對自己的價值後再做決定。總略來說,在本業收入有限時要專注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或斜槓地做第二副業。同時,也要有意識地評估自己日常的消費支出。
在開源節流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投資理財和自我投資兩者並行。工作上賺多少錢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存下多少錢在口袋裡。接著存下來的錢應有意識地轉化為自己的投入資本投入股市。長時間下來就成為逐漸拉開與同齡人差距的隱形又堅固的基礎。
能存下來的錢才是你的
在此要強調一個觀念:能存下來的錢才是真正屬於你的。一年收入多少只是一種外在的光鮮亮麗或社經地位的象徵,並不代表內在真正的財富。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存下來多少錢,這才是屬於自己的。
存下錢之後要有意識地把儲蓄來的錢轉成資產,例如投入股市或不動產,使其長期增值下達到錢滾錢的效果。大部分人難以守住財富的原因在於,當收入增加時將生活水平提高使他們的消費也隨之增加,因此造成對其主動收入的支出跟著擴大,最後能存下來的錢並不多甚至是月光族。
我們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收入增加而生活消費從樸素變為中產再至奢華時,使收入增加存款卻未隨之等比例增加。這時候如果不懂得守財和利用財富增值,長期下來會發現能守財的人和隨著收入增加而擴大支出的人,在中年和晚年時口袋裡的錢和資產差距會越來越大。
有些人因為中了樂透突然獲得一大筆錢後不知道如何處理,反而把生活水平拉高變得奢華,並大幅擴大自己的消費慾望。根據國外的調查這些樂透得主往往在幾年後其經濟狀態又回到原點甚至更糟的狀況。因為他們無法持盈保貸,無能力把意外獲得的錢守住、存起來並做投資。有俗語說,憑運氣賺來的錢終究會因理財能力不足而輸回去。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管理財富做持久的馬拉松賽馬競賽,而不是寄望依賴一筆意外飛來的收穫。
儲蓄與享受的平衡
我們強調節儉儲蓄的重要性但並不鼓吹極端節儉的極簡風。如果你原本有喝咖啡的習慣,最後讓自己一周連一杯普通咖啡或飲料都捨不得喝,這樣的做法個人感覺並不必要。我們只是希望你能「有意識地消費」;如果一週給自己喝一杯咖啡能讓你感到精神舒暢、生活充滿活力有意義,或者當你達到對自己工作的要求、財富累積達到某一小階段目標時等給自己一些慶祝回饋,那一杯飲料的嘉獎是值得的。所以我們需要在儲蓄和生活享受之間找到平衡。這樣不僅能增加生活與支出間的彈性,還能讓自己因為達成目標而有回報,從而更有動力堅持計劃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環。如此經過長期累積,我們可以看到時間複利效果慢慢拉開與同齡人的差距。
隱形又無價的因素:時間
時間是另一個隱形又無價的因素但卻常常被一般人忽視。我們常說「要把時間花在刀口上」。很多人為了學習投資,撥出本業的時間來研究股市走勢的線形圖技術分析、對國外股市熬夜看盤、收聽每則財經新聞、觀看大量財經分析名嘴的YouTube節目。這些時間花費所有最後目的都是希望能在股市中獲得超過市場的平均報酬。在這樣現實的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歷過包含許多不經意出現的投資建議的雜音與干擾,讓自己往往無法建立投資主軸與遵守紀律、頻繁地更換投資標的與買賣進出,長期下來反而增加交易成本、減少獲利也無法長期持有。
相對於一般散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專職在金融圈從業的專家和投資機構擁有大量智庫團隊與相關付費的專業資料庫,他們獲得即時資訊的品質內涵、速度和數量遠超過我們一般散戶。因此,我們無法逃避而必須認清的一現實點並做出權衡,那就是是否值得將自己有限又寶貴的時間花在投資分析和操盤上。
若想清楚並決定減少對投資細節分析的時間(但並非不關注政經發展與國際局勢),要能慶幸與讚賞自己。這並不是逃避或愚昧的決策而是經過理性分析後做出的決定。畢竟,把時間花在刀口上並專注在原有本業與增加主動收入,長期將資金投入到指數型ETF讓錢滾錢跟著大盤成長才是我們應遵循的主軸原則。
投資最終的目的:FIRE
我們以上所做地開源、節流、簡約生活、儲蓄、持續投資等,最終的目標是希望能夠自己富足地退休並讓自己與親人快樂生活。這過程中當我們財務狀況穩定時,應該及早規劃並考慮未來。讓自己在狀態良好時可處理和承擔各種挑戰。相反地,若在財務安穩時不提前規劃和執行,在未來遇到困難時可能會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許多人常常思考何時可以累積足夠財富進而達到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目標。在累積財富後可以按照政府規定的年齡才退休,也有選擇可以在自己覺得財務已達獨立後提前退休。這幾年很夯的詞「FIRE」的定義是,「在財務獨立後不用再為了賺錢,去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這可讓我們有能力在想要的時間與想要的人一起做想做的事。讓我們能享受生活追尋內心真正渴望的目標。這種願望奠基於提前的規劃使投資滾出足夠地金錢與良好循環的基礎下,並為我們帶來最大的紅利。
無論是按部就班的屆齡退休還是提前退休都不是終點,而是人生另一個精彩階段的開始。人生如同馬拉松比賽比的是誰能以自己最舒適的步調跑完自己的路。這場賽事中我們不需與他人比較只要一步一腳印地實現自己擬定的目標達到後享受人生。而指數化投資是能夠幫助我們平凡的散戶一步步達到致富並實現這些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