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 疾病 ‧ 紀錄片:窺探音樂創作者的三個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多年前的一天,我出門前爸媽問我要去哪

我說,我要去看電影,他們問:看什麼片?

我說紀錄片。然後他們就沒說話了。

顯然是覺得『紀錄片』很乏味。

不太記得第一個覺得有趣的紀錄片是哪一部了,

以往講到紀錄片,

也是興趣缺缺。

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2004年的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

導演Morgan Spurlock實驗連續30天只吃麥當勞,

看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大概是我第一次發現紀錄片也可以不乏味。

這次介紹的是有關音樂人的三個紀錄片

為什麼要介紹這三部呢

講到紀錄片我個人是比較偏好看已經死掉的人的(剛好都是音樂家)

一邊看的時候會覺得拍的人也太厲害了吧

哪裡找來這麼多私人資料畫面還有人生故事

當然是因為他們是有名人的關係啦

但都會想說他們有答應可以拍成電影給別人看嗎?!(擲茭杯?)

1. 《 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raw-image

撇開KURT COBAIN這個人不談

(就是如果不認識他的話)

這部紀錄片很厲害的地方是在敘事方面

除了眾多的資料畫面外

還有用精緻的動畫來補上不足的部分

讓這部紀錄片的敘事非常吸引人


2.《 Amy》

raw-image

這是Amy Wineshouse的紀錄片

我對他很有興趣

但是這部紀錄片拍得有點沒那麼有意思

雖然是可以看到他成長(崩壞)的過程

(我在電影院看的,中間有覺得他很可憐而流淚)

但導演敘述這個故事的方法

不知怎麼地讓人感覺有種八卦小報的感覺



3.《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 》

raw-image

Daniel Johnston是美國的獨立音樂家

他本來就有點奇怪

喜歡畫畫跟在家錄製一些LO-FI的音樂帶

(紀錄片裡面會呈現很多他的作品)

慢慢地因此在德州奧斯丁小有名氣

但是有一次吃了朋友給的LSD之後

完全被幻覺弄到神經錯亂

一直相信一些惡魔什麼的事

之後進出精神病院

在人生後期在家過著清幽的生活

斷斷續續地有些活動與產出

直到2019年九月在住家院子被發現死掉了

有趣的是

他的專輯封面曾經因為被KURT COBAIN穿過亮相

所以變得非常知名


其實文章打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還有一部我也很喜歡

就是惠妮休斯頓的"身不由己"

但是這部的就是紀錄片

拍攝的方式並沒有很特別

所以就不特別介紹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M PAM WRITES
0會員
31內容數
本系列文章內容接續《未來沒有用》的調性,提出媒體及流行文化中以特殊敘事方式(大多是荒謬的形式出現)提及或是演出令現代人意識到有關過去與現在之差異的內容。 因大多都令人發笑,故副標取名為:可笑的時間。
PAM PAM WRITES的其他內容
2025/07/16
世上最危險的,莫過於受到羞辱的人 有些角色雖然沒出現很多,但是我真的好喜歡,例如:小胡椒
Thumbnail
2025/07/16
世上最危險的,莫過於受到羞辱的人 有些角色雖然沒出現很多,但是我真的好喜歡,例如:小胡椒
Thumbnail
2025/07/16
“雖然你長得像電影裡的白馬王子,但其實你才是最大的怪物” 好的這篇我真的要寫我最喜歡的一季了, 在看到第二季:《瘋人院》的時候開始覺得不錯時, 第三季劇情走向又變得怪怪的, (雖然有Stevie Nicks客串一位女巫還唱了一首美妙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7/16
“雖然你長得像電影裡的白馬王子,但其實你才是最大的怪物” 好的這篇我真的要寫我最喜歡的一季了, 在看到第二季:《瘋人院》的時候開始覺得不錯時, 第三季劇情走向又變得怪怪的, (雖然有Stevie Nicks客串一位女巫還唱了一首美妙的歌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上半年,大家分享了諸多精選的閱聽作品Top3。從小說到電影、漫畫和遊戲,涵蓋了多個不同類型和主題的作品;作品中展現出對人生的探索、科幻奇幻的魅力、充滿智慧的流行創作。希望大家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並期望下半年再次分享更多的精彩作品。
Thumbnail
今年上半年,大家分享了諸多精選的閱聽作品Top3。從小說到電影、漫畫和遊戲,涵蓋了多個不同類型和主題的作品;作品中展現出對人生的探索、科幻奇幻的魅力、充滿智慧的流行創作。希望大家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並期望下半年再次分享更多的精彩作品。
Thumbnail
今天我找到了為什麼我喜歡電影的原因,因為它能帶給我省思、感動。以前可能都不懂,不覺得能從電影中學到什麼,但在長大之後,就會覺得某些事物都能給我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人都不是完美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迷茫、痛苦的時候,就像樂樂說的:「也許這就是成長必經的過程。」簡單卻令人震撼。 我們逼自己保持樂觀,
Thumbnail
今天我找到了為什麼我喜歡電影的原因,因為它能帶給我省思、感動。以前可能都不懂,不覺得能從電影中學到什麼,但在長大之後,就會覺得某些事物都能給我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人都不是完美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迷茫、痛苦的時候,就像樂樂說的:「也許這就是成長必經的過程。」簡單卻令人震撼。 我們逼自己保持樂觀,
Thumbnail
我相信⋯那些在戲劇進行中,抽抽噎噎的聲音來源,都有一段需要超度的情感⋯⋯
Thumbnail
我相信⋯那些在戲劇進行中,抽抽噎噎的聲音來源,都有一段需要超度的情感⋯⋯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離開之後,回想這半年多來在釀電影的日子,記錄下在這裡的一切,感謝這些經歷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養分。當初想加入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電影、喜歡文字,如同面試完的心態,離開釀電影之後,緣分不會就此結束,因為愛電影,未來還是會在不同地方再遇見的。
Thumbnail
離開之後,回想這半年多來在釀電影的日子,記錄下在這裡的一切,感謝這些經歷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養分。當初想加入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電影、喜歡文字,如同面試完的心態,離開釀電影之後,緣分不會就此結束,因為愛電影,未來還是會在不同地方再遇見的。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