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神榜:楊戩》,視覺震撼如預期地延續了追光動畫一貫的高水準,但遺憾的是,劇本仍未能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當鏡頭掃過一個又一個宏偉場景,特效層層堆疊,聲光齊鳴,但當這些華麗的外衣逐漸褪去,露出的卻是結構鬆散、節奏破碎的故事骨架。角色之間的情感推進顯得倉促,幾位配角的戲份更是拖慢了整體節奏,彷彿劇情在無法承受角色重量時選擇了迴避與分散,而非整合與凝練。
更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對典故的運用。雖然我們總希望動畫作品能從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汲取靈感,但當典故變成一種炫技式的展演,就不再是文化內涵的深化,而成了某種語焉不詳的文學裝飾。那種「你看,我們有讀過書呦」的自我意識感,讓原本應該潛藏在敘事底層的歷史與象徵,反而浮出表面,突兀地提醒觀眾這是一部「有文化」的作品,而非讓文化自然地流淌在角色的命運與衝突中。

這一切,或許要追溯回《大聖歸來》所帶來的震撼。它不僅為大陸動畫注入強心劑,更掀起了一波以《西遊記》與《封神演義》為主的古典改編熱潮。自此以後,坊間動畫紛紛投身於重塑神話的潮流,試圖從熟悉的素材中開鑿出新意,卻鮮少有作品能真正超越經典或自成一格。當古典成了萬用的保險符咒,創意卻往往反被限制,導致內容逐漸陷入重複與僵化。
也因此,我們或許該重新思考: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對古典的挖掘與再包裝,還是從當代出發、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神話?中國的動畫產業在技術上已日漸成熟,如今更需要的是有勇氣開疆拓土的敘事實驗與想像力的釋放。與其一再執著於翻拍與致敬,不如將目光投向那些尚未被發現的故事,去描繪屬於現代觀眾的夢境與現實。
追光動畫無疑是一支具有潛力的團隊。他們擅長描繪壯麗的畫面,能夠建構風格鮮明的世界,但唯有當視覺的技術與敘事的深度並駕齊驅時,他們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再僅僅為特效驚嘆,而能為角色的命運熱淚盈眶;不再只在熟悉的神話中尋找感動,而能在一個嶄新的故事中,看見屬於這個時代的神明與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