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75631的沙龍
文化解析
20
免費公開
房間資訊
認真地分析,也可以輕鬆地聊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wei75631
2025/07/14
誰說我一定要當君子?儒家語言如何落在今日心靈
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交叉點上回望儒家,許多古老而熟悉的語言,竟在今日的語境中激起一波波疑問。那不是出於叛逆,也不是對傳統的全盤否定,而是一種深切的渴望: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還能不能用這些話語,織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思想路徑?
#
灰色地帶
#
社會責任
#
對話
wei75631
2025/07/14
誰說我一定要當君子?儒家語言如何落在今日心靈
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交叉點上回望儒家,許多古老而熟悉的語言,竟在今日的語境中激起一波波疑問。那不是出於叛逆,也不是對傳統的全盤否定,而是一種深切的渴望: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還能不能用這些話語,織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思想路徑?
#
灰色地帶
#
社會責任
#
對話
wei75631
2025/07/06
那些曾經熟悉的劇場聲音:台灣戲劇生態的轉身
曾幾何時,電視機打開後的每個夜晚,總有一把熟悉的旁白聲音,緩緩地帶我們走進一則「真人真事改編」的社會怪談裡。這些畫面可能不精緻,演員可能不知名,但每一集的開場,都有一種獵奇、哀愁、道德與懸疑糾纏交錯的獨特氛圍。這就是「類戲劇」,一種台灣特有的電視形式,一度席捲收視榜,最後卻在時代的洪流中悄然退場。
#
懷舊
#
戲劇
#
電視劇
6
wei75631
2025/07/06
那些曾經熟悉的劇場聲音:台灣戲劇生態的轉身
曾幾何時,電視機打開後的每個夜晚,總有一把熟悉的旁白聲音,緩緩地帶我們走進一則「真人真事改編」的社會怪談裡。這些畫面可能不精緻,演員可能不知名,但每一集的開場,都有一種獵奇、哀愁、道德與懸疑糾纏交錯的獨特氛圍。這就是「類戲劇」,一種台灣特有的電視形式,一度席捲收視榜,最後卻在時代的洪流中悄然退場。
#
懷舊
#
戲劇
#
電視劇
6
wei75631
2025/06/26
宇宙裡的異鄉人:外星生命的想像、傳說與真相
從羅斯威爾事件之後,人類社會便似乎與「外星人」一詞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盡的連結。他們可能是銀河間的科學家,也可能是深夜綁架地球人的黑影;有時是傳說中的高智慧生物,有時卻像是夢中情人的惡搞版本。但無論是哪一種樣貌,這些外星生物的形象,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流行文化、科學研究,甚至是個人的想像與恐懼之中。
#
外星人
#
電影
#
科幻電影
3
wei75631
2025/06/26
宇宙裡的異鄉人:外星生命的想像、傳說與真相
從羅斯威爾事件之後,人類社會便似乎與「外星人」一詞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盡的連結。他們可能是銀河間的科學家,也可能是深夜綁架地球人的黑影;有時是傳說中的高智慧生物,有時卻像是夢中情人的惡搞版本。但無論是哪一種樣貌,這些外星生物的形象,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流行文化、科學研究,甚至是個人的想像與恐懼之中。
#
外星人
#
電影
#
科幻電影
3
wei75631
2025/06/25
倪匡與失落的路徑:華人科幻中那些被遺忘的可能
我們總說,科幻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時代的理性與想像力。在華人世界,若提起科幻文學的代表作,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三體》、《流浪地球》,這些作品宏大、莊嚴,承載著國族未來、科技自強的願景。
#
懷舊
#
小說
#
科幻
2
wei75631
2025/06/25
倪匡與失落的路徑:華人科幻中那些被遺忘的可能
我們總說,科幻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時代的理性與想像力。在華人世界,若提起科幻文學的代表作,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三體》、《流浪地球》,這些作品宏大、莊嚴,承載著國族未來、科技自強的願景。
#
懷舊
#
小說
#
科幻
2
wei75631
2025/06/25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恐龍:從夢想到現實的奔跑
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恐龍的瞬間嗎?那種眼睛發亮、心臟狂跳、彷彿看見神話生物降臨的感覺。不管是書本裡的插畫、電視上的卡通、還是遊戲機裡的像素暴龍,它們總是以一種不容忽視的姿態闖入我們的世界,像是從遠古穿越而來的明星。對我來說,暴龍比超人還有存在感,劍龍比任何童話角色都具重量感。
#
懷舊
#
恐龍
#
夢想
2
wei75631
2025/06/25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恐龍:從夢想到現實的奔跑
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恐龍的瞬間嗎?那種眼睛發亮、心臟狂跳、彷彿看見神話生物降臨的感覺。不管是書本裡的插畫、電視上的卡通、還是遊戲機裡的像素暴龍,它們總是以一種不容忽視的姿態闖入我們的世界,像是從遠古穿越而來的明星。對我來說,暴龍比超人還有存在感,劍龍比任何童話角色都具重量感。
#
懷舊
#
恐龍
#
夢想
2
wei75631
2025/06/22
從大雄到數碼寶貝:兒童影像裡的壓迫與反抗
在東西方的兒童影像作品中,我們常看到截然不同的敘事姿態,這一差異,其實折射了東西方文化對「兒童與成人」關係的根本想像:西方強調個體權利與法律保護,讓孩子懂得自己擁有聲音,能夠對抗結構性暴力;而東亞,包括日本,則更習慣把孩子視為需要被糾正與教育的對象,對體制本身的質疑和反抗則非主流。
#
動畫
#
懷舊
#
ACG
2
wei75631
2025/06/22
從大雄到數碼寶貝:兒童影像裡的壓迫與反抗
在東西方的兒童影像作品中,我們常看到截然不同的敘事姿態,這一差異,其實折射了東西方文化對「兒童與成人」關係的根本想像:西方強調個體權利與法律保護,讓孩子懂得自己擁有聲音,能夠對抗結構性暴力;而東亞,包括日本,則更習慣把孩子視為需要被糾正與教育的對象,對體制本身的質疑和反抗則非主流。
#
動畫
#
懷舊
#
ACG
2
wei75631
2025/06/20
理想與審查之間:米哈遊宇宙中的制度寓言與情感留白
在全球娛樂工業逐漸邁入「文化輸出與內部審查並行」的複雜年代,米哈遊這間來自中國的遊戲公司,無疑已成為這個張力的代表性範本。
#
ACG
#
電玩
#
RPG
3
wei75631
2025/06/20
理想與審查之間:米哈遊宇宙中的制度寓言與情感留白
在全球娛樂工業逐漸邁入「文化輸出與內部審查並行」的複雜年代,米哈遊這間來自中國的遊戲公司,無疑已成為這個張力的代表性範本。
#
ACG
#
電玩
#
RPG
3
wei75631
2025/06/19
教育像極了父權社會的折射——東亞學習文化的深層傷痕
我們活在一個教育被神聖化的社會。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尊師重道、要有出息、要好好唸書,彷彿那是一條通往自由與尊嚴的路。但長大以後才明白,那條路其實鋪滿了命令、羞辱與沉默。
#
教育
#
學習
#
東亞
1
1
wei75631
2025/06/19
教育像極了父權社會的折射——東亞學習文化的深層傷痕
我們活在一個教育被神聖化的社會。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尊師重道、要有出息、要好好唸書,彷彿那是一條通往自由與尊嚴的路。但長大以後才明白,那條路其實鋪滿了命令、羞辱與沉默。
#
教育
#
學習
#
東亞
1
1
wei75631
2025/06/19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一件本應自然的事?
有一天,你問了一個看似單純,卻讓人無法輕易回答的問題: 「如果學習本來就是自然的事,為什麼還要不斷提倡多學習、多讀書?這不是很不自然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劃開了教育體系與現代社會的偽裝外殼。是啊,學習若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那些滿口「學習最重要」的大人們,又為何總讓學習成為我們最抗拒的事?
#
學習
#
文化
#
自然
1
wei75631
2025/06/19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一件本應自然的事?
有一天,你問了一個看似單純,卻讓人無法輕易回答的問題: 「如果學習本來就是自然的事,為什麼還要不斷提倡多學習、多讀書?這不是很不自然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劃開了教育體系與現代社會的偽裝外殼。是啊,學習若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那些滿口「學習最重要」的大人們,又為何總讓學習成為我們最抗拒的事?
#
學習
#
文化
#
自然
1
wei75631
2025/06/19
讀書,是為了誰的上進?——給一支教育解構影片的再思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lwvsSqfQ我看了一支YouTuber「有欸Ueh」的影片,談的是學校制度的歷史:怎麼從普魯士軍事訓練與工業時代的需求,逐漸演化為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教育體制。
#
學校
#
教育
#
學習
1
wei75631
2025/06/19
讀書,是為了誰的上進?——給一支教育解構影片的再思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lwvsSqfQ我看了一支YouTuber「有欸Ueh」的影片,談的是學校制度的歷史:怎麼從普魯士軍事訓練與工業時代的需求,逐漸演化為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教育體制。
#
學校
#
教育
#
學習
1
wei75631
2025/06/17
靈性沉默者的低語:物老成精與東亞故事中的非人存在
在人類浩瀚的故事洪流中,總有那麼一群角色,既不屬於神,也非明確的人。他們可能是狐,是蛇,是破傘,是老燈,是靜靜站在屋角的器物,也可能是穿越千年、終於吐出第一句話的瓦片。他們的存在,是對「非人」世界靈性的默默證言。他們,是成精的存在。
#
懷舊
#
ACG
#
文化
4
wei75631
2025/06/17
靈性沉默者的低語:物老成精與東亞故事中的非人存在
在人類浩瀚的故事洪流中,總有那麼一群角色,既不屬於神,也非明確的人。他們可能是狐,是蛇,是破傘,是老燈,是靜靜站在屋角的器物,也可能是穿越千年、終於吐出第一句話的瓦片。他們的存在,是對「非人」世界靈性的默默證言。他們,是成精的存在。
#
懷舊
#
ACG
#
文化
4
wei75631
2025/06/08
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不只是回憶
徐懷鈺、李聖傑、范曉萱……你提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代人記憶的聲音軌道。那些名字一出口,彷彿就有旋律從記憶深處浮現。我們的青春,真的曾經走過華語樂壇最燦爛、最多元、也最敢玩的年代。
#
懷舊
#
音樂
#
歌壇
wei75631
2025/06/08
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不只是回憶
徐懷鈺、李聖傑、范曉萱……你提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代人記憶的聲音軌道。那些名字一出口,彷彿就有旋律從記憶深處浮現。我們的青春,真的曾經走過華語樂壇最燦爛、最多元、也最敢玩的年代。
#
懷舊
#
音樂
#
歌壇
wei75631
2025/06/08
光影轉型:2000年代港台電影的掙扎與勇氣
2000年代,港台電影正經歷一場悄無聲息的「文明轉型」。放眼當時的華語影壇,你會發現:《向左走向右走》的浪漫與孤獨、《雙瞳》的驚悚與批判、《麥兜故事》的市井與療癒,彷彿一束束光,穿透了警匪片與喜劇片固有的陰影,也照見了觀眾內心尚未命名的渴望。
#
懷舊
#
電影
#
香港電影
1
wei75631
2025/06/08
光影轉型:2000年代港台電影的掙扎與勇氣
2000年代,港台電影正經歷一場悄無聲息的「文明轉型」。放眼當時的華語影壇,你會發現:《向左走向右走》的浪漫與孤獨、《雙瞳》的驚悚與批判、《麥兜故事》的市井與療癒,彷彿一束束光,穿透了警匪片與喜劇片固有的陰影,也照見了觀眾內心尚未命名的渴望。
#
懷舊
#
電影
#
香港電影
1
wei75631
2025/06/08
網絡三座高地:知乎·B站·豆瓣的裂隙與餘光
在中國互聯網的版圖中,知乎、Bilibili和豆瓣曾經分別擔綱不同的角色:知乎以「知識問答」起家,Bilibili則從二次元文化萌芽,最初只想打造一個年輕人娛樂與自娛自樂的空間,而豆瓣則是那些偏愛文藝與思考的「文青」心目中的精神家園。
#
文化
#
網路
#
中國大陸
1
wei75631
2025/06/08
網絡三座高地:知乎·B站·豆瓣的裂隙與餘光
在中國互聯網的版圖中,知乎、Bilibili和豆瓣曾經分別擔綱不同的角色:知乎以「知識問答」起家,Bilibili則從二次元文化萌芽,最初只想打造一個年輕人娛樂與自娛自樂的空間,而豆瓣則是那些偏愛文藝與思考的「文青」心目中的精神家園。
#
文化
#
網路
#
中國大陸
1
wei75631
2025/06/05
為什麼日本動畫可以大談戰爭與核災,卻不談LGBT與神經多樣性?──淺談從哆啦A夢到現代動畫的進步盲區
以下文章將從歷史文化、產業體制與社會心態等面向,探討日本動畫為何能夠大膽談論「戰爭」與「核災」,卻對「LGBT」與「神經多樣性」議題始終保守,甚至缺席。本評論以《哆啦A夢》為起點,延伸至現代動畫的典型案例,剖析其背後的進步盲區。
#
ACG
#
動畫
#
日本
3
wei75631
2025/06/05
為什麼日本動畫可以大談戰爭與核災,卻不談LGBT與神經多樣性?──淺談從哆啦A夢到現代動畫的進步盲區
以下文章將從歷史文化、產業體制與社會心態等面向,探討日本動畫為何能夠大膽談論「戰爭」與「核災」,卻對「LGBT」與「神經多樣性」議題始終保守,甚至缺席。本評論以《哆啦A夢》為起點,延伸至現代動畫的典型案例,剖析其背後的進步盲區。
#
ACG
#
動畫
#
日本
3
wei75631
2025/06/05
從《哆啦A夢》到《史努比》:兒童漫畫中價值輸出的文化差異
以下文章旨在從文化與敘事的角度,探討日本兒童漫畫代表作《哆啦A夢》與美國漫畫《史努比》(Peanuts)如何透過不同的故事形式與價值輸出,反映出東西方在兒童向作品中所重視的核心概念與社會期望。
#
ACG
#
動畫
#
卡通
wei75631
2025/06/05
從《哆啦A夢》到《史努比》:兒童漫畫中價值輸出的文化差異
以下文章旨在從文化與敘事的角度,探討日本兒童漫畫代表作《哆啦A夢》與美國漫畫《史努比》(Peanuts)如何透過不同的故事形式與價值輸出,反映出東西方在兒童向作品中所重視的核心概念與社會期望。
#
ACG
#
動畫
#
卡通
wei75631
2025/06/02
為什麼只有歐美能拍《哈利波特》?──一場關於童年想像力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之旅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歐美總能源源不絕地將兒童奇幻小說搬上大銀幕?《納尼亞傳奇》、《黃金羅盤》、《愛麗絲夢遊仙境》……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波奇幻風潮襲來。與此同時,我們的電影院裡卻鮮少看見真正為「兒童幻想世界」而拍的電影。不是改編教科書,就是動畫續作,或乾脆是給大人看的「兒童電影」。
#
奇幻小說
#
哈利波特
#
文學
wei75631
2025/06/02
為什麼只有歐美能拍《哈利波特》?──一場關於童年想像力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之旅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歐美總能源源不絕地將兒童奇幻小說搬上大銀幕?《納尼亞傳奇》、《黃金羅盤》、《愛麗絲夢遊仙境》……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波奇幻風潮襲來。與此同時,我們的電影院裡卻鮮少看見真正為「兒童幻想世界」而拍的電影。不是改編教科書,就是動畫續作,或乾脆是給大人看的「兒童電影」。
#
奇幻小說
#
哈利波特
#
文學
wei75631
2025/06/01
從童星電影到《月老》:我與台灣電影的愛與後悔
說起我對台灣電影的初印象,說實話,並不美好。尤其是那段軍教片、鄉土喜劇橫行的年代——正是我童年開始接觸電視與錄影帶的時候。
#
懷舊
#
台灣電影
#
電影
wei75631
2025/06/01
從童星電影到《月老》:我與台灣電影的愛與後悔
說起我對台灣電影的初印象,說實話,並不美好。尤其是那段軍教片、鄉土喜劇橫行的年代——正是我童年開始接觸電視與錄影帶的時候。
#
懷舊
#
台灣電影
#
電影
wei75631
2025/05/29
昔日的銀幕狂想,今夜的沉默回音——一場關於港片的時代告別
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是在港片的陪伴下度過的。 那是一段無可取代的時光——成龍的飛簷走壁、周星馳的無厘頭瘋語、《超級學校霸王》的奇幻亂鬥,還有麥兜那隻看似呆萌,卻滿腹滄桑的小豬……這些角色、這些影像、這些台詞,在記憶的光影中仍閃爍如初。
#
懷舊
#
香港
#
審查
wei75631
2025/05/29
昔日的銀幕狂想,今夜的沉默回音——一場關於港片的時代告別
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是在港片的陪伴下度過的。 那是一段無可取代的時光——成龍的飛簷走壁、周星馳的無厘頭瘋語、《超級學校霸王》的奇幻亂鬥,還有麥兜那隻看似呆萌,卻滿腹滄桑的小豬……這些角色、這些影像、這些台詞,在記憶的光影中仍閃爍如初。
#
懷舊
#
香港
#
審查
wei75631
2025/05/29
我與Komica的那些年:從熱情參與到無聲撤離
我是在大學時代,在朋友的推薦下第一次踏進Komica的世界的。那是一片看似雜亂卻無比自由的網路角落,宛如一座龐大的思想遊樂場。各種冷門話題、深度討論、惡搞創作,都能在這裡找到容身之地。比起其他拘謹的討論平台,Komica就像一張無邊的白紙,等著每位匿名者自由揮灑自己的顏色。
#
懷舊
#
網站
#
論壇
wei75631
2025/05/29
我與Komica的那些年:從熱情參與到無聲撤離
我是在大學時代,在朋友的推薦下第一次踏進Komica的世界的。那是一片看似雜亂卻無比自由的網路角落,宛如一座龐大的思想遊樂場。各種冷門話題、深度討論、惡搞創作,都能在這裡找到容身之地。比起其他拘謹的討論平台,Komica就像一張無邊的白紙,等著每位匿名者自由揮灑自己的顏色。
#
懷舊
#
網站
#
論壇
加入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wei75631
2025/07/14
誰說我一定要當君子?儒家語言如何落在今日心靈
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交叉點上回望儒家,許多古老而熟悉的語言,竟在今日的語境中激起一波波疑問。那不是出於叛逆,也不是對傳統的全盤否定,而是一種深切的渴望: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還能不能用這些話語,織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思想路徑?
#
灰色地帶
#
社會責任
#
對話
wei75631
2025/07/14
誰說我一定要當君子?儒家語言如何落在今日心靈
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交叉點上回望儒家,許多古老而熟悉的語言,竟在今日的語境中激起一波波疑問。那不是出於叛逆,也不是對傳統的全盤否定,而是一種深切的渴望: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還能不能用這些話語,織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思想路徑?
#
灰色地帶
#
社會責任
#
對話
wei75631
2025/07/06
那些曾經熟悉的劇場聲音:台灣戲劇生態的轉身
曾幾何時,電視機打開後的每個夜晚,總有一把熟悉的旁白聲音,緩緩地帶我們走進一則「真人真事改編」的社會怪談裡。這些畫面可能不精緻,演員可能不知名,但每一集的開場,都有一種獵奇、哀愁、道德與懸疑糾纏交錯的獨特氛圍。這就是「類戲劇」,一種台灣特有的電視形式,一度席捲收視榜,最後卻在時代的洪流中悄然退場。
#
懷舊
#
戲劇
#
電視劇
6
wei75631
2025/07/06
那些曾經熟悉的劇場聲音:台灣戲劇生態的轉身
曾幾何時,電視機打開後的每個夜晚,總有一把熟悉的旁白聲音,緩緩地帶我們走進一則「真人真事改編」的社會怪談裡。這些畫面可能不精緻,演員可能不知名,但每一集的開場,都有一種獵奇、哀愁、道德與懸疑糾纏交錯的獨特氛圍。這就是「類戲劇」,一種台灣特有的電視形式,一度席捲收視榜,最後卻在時代的洪流中悄然退場。
#
懷舊
#
戲劇
#
電視劇
6
wei75631
2025/06/26
宇宙裡的異鄉人:外星生命的想像、傳說與真相
從羅斯威爾事件之後,人類社會便似乎與「外星人」一詞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盡的連結。他們可能是銀河間的科學家,也可能是深夜綁架地球人的黑影;有時是傳說中的高智慧生物,有時卻像是夢中情人的惡搞版本。但無論是哪一種樣貌,這些外星生物的形象,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流行文化、科學研究,甚至是個人的想像與恐懼之中。
#
外星人
#
電影
#
科幻電影
3
wei75631
2025/06/26
宇宙裡的異鄉人:外星生命的想像、傳說與真相
從羅斯威爾事件之後,人類社會便似乎與「外星人」一詞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盡的連結。他們可能是銀河間的科學家,也可能是深夜綁架地球人的黑影;有時是傳說中的高智慧生物,有時卻像是夢中情人的惡搞版本。但無論是哪一種樣貌,這些外星生物的形象,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流行文化、科學研究,甚至是個人的想像與恐懼之中。
#
外星人
#
電影
#
科幻電影
3
wei75631
2025/06/25
倪匡與失落的路徑:華人科幻中那些被遺忘的可能
我們總說,科幻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時代的理性與想像力。在華人世界,若提起科幻文學的代表作,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三體》、《流浪地球》,這些作品宏大、莊嚴,承載著國族未來、科技自強的願景。
#
懷舊
#
小說
#
科幻
2
wei75631
2025/06/25
倪匡與失落的路徑:華人科幻中那些被遺忘的可能
我們總說,科幻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時代的理性與想像力。在華人世界,若提起科幻文學的代表作,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三體》、《流浪地球》,這些作品宏大、莊嚴,承載著國族未來、科技自強的願景。
#
懷舊
#
小說
#
科幻
2
wei75631
2025/06/25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恐龍:從夢想到現實的奔跑
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恐龍的瞬間嗎?那種眼睛發亮、心臟狂跳、彷彿看見神話生物降臨的感覺。不管是書本裡的插畫、電視上的卡通、還是遊戲機裡的像素暴龍,它們總是以一種不容忽視的姿態闖入我們的世界,像是從遠古穿越而來的明星。對我來說,暴龍比超人還有存在感,劍龍比任何童話角色都具重量感。
#
懷舊
#
恐龍
#
夢想
2
wei75631
2025/06/25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恐龍:從夢想到現實的奔跑
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恐龍的瞬間嗎?那種眼睛發亮、心臟狂跳、彷彿看見神話生物降臨的感覺。不管是書本裡的插畫、電視上的卡通、還是遊戲機裡的像素暴龍,它們總是以一種不容忽視的姿態闖入我們的世界,像是從遠古穿越而來的明星。對我來說,暴龍比超人還有存在感,劍龍比任何童話角色都具重量感。
#
懷舊
#
恐龍
#
夢想
2
wei75631
2025/06/22
從大雄到數碼寶貝:兒童影像裡的壓迫與反抗
在東西方的兒童影像作品中,我們常看到截然不同的敘事姿態,這一差異,其實折射了東西方文化對「兒童與成人」關係的根本想像:西方強調個體權利與法律保護,讓孩子懂得自己擁有聲音,能夠對抗結構性暴力;而東亞,包括日本,則更習慣把孩子視為需要被糾正與教育的對象,對體制本身的質疑和反抗則非主流。
#
動畫
#
懷舊
#
ACG
2
wei75631
2025/06/22
從大雄到數碼寶貝:兒童影像裡的壓迫與反抗
在東西方的兒童影像作品中,我們常看到截然不同的敘事姿態,這一差異,其實折射了東西方文化對「兒童與成人」關係的根本想像:西方強調個體權利與法律保護,讓孩子懂得自己擁有聲音,能夠對抗結構性暴力;而東亞,包括日本,則更習慣把孩子視為需要被糾正與教育的對象,對體制本身的質疑和反抗則非主流。
#
動畫
#
懷舊
#
ACG
2
wei75631
2025/06/20
理想與審查之間:米哈遊宇宙中的制度寓言與情感留白
在全球娛樂工業逐漸邁入「文化輸出與內部審查並行」的複雜年代,米哈遊這間來自中國的遊戲公司,無疑已成為這個張力的代表性範本。
#
ACG
#
電玩
#
RPG
3
wei75631
2025/06/20
理想與審查之間:米哈遊宇宙中的制度寓言與情感留白
在全球娛樂工業逐漸邁入「文化輸出與內部審查並行」的複雜年代,米哈遊這間來自中國的遊戲公司,無疑已成為這個張力的代表性範本。
#
ACG
#
電玩
#
RPG
3
wei75631
2025/06/19
教育像極了父權社會的折射——東亞學習文化的深層傷痕
我們活在一個教育被神聖化的社會。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尊師重道、要有出息、要好好唸書,彷彿那是一條通往自由與尊嚴的路。但長大以後才明白,那條路其實鋪滿了命令、羞辱與沉默。
#
教育
#
學習
#
東亞
1
1
wei75631
2025/06/19
教育像極了父權社會的折射——東亞學習文化的深層傷痕
我們活在一個教育被神聖化的社會。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尊師重道、要有出息、要好好唸書,彷彿那是一條通往自由與尊嚴的路。但長大以後才明白,那條路其實鋪滿了命令、羞辱與沉默。
#
教育
#
學習
#
東亞
1
1
wei75631
2025/06/19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一件本應自然的事?
有一天,你問了一個看似單純,卻讓人無法輕易回答的問題: 「如果學習本來就是自然的事,為什麼還要不斷提倡多學習、多讀書?這不是很不自然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劃開了教育體系與現代社會的偽裝外殼。是啊,學習若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那些滿口「學習最重要」的大人們,又為何總讓學習成為我們最抗拒的事?
#
學習
#
文化
#
自然
1
wei75631
2025/06/19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一件本應自然的事?
有一天,你問了一個看似單純,卻讓人無法輕易回答的問題: 「如果學習本來就是自然的事,為什麼還要不斷提倡多學習、多讀書?這不是很不自然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劃開了教育體系與現代社會的偽裝外殼。是啊,學習若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那些滿口「學習最重要」的大人們,又為何總讓學習成為我們最抗拒的事?
#
學習
#
文化
#
自然
1
wei75631
2025/06/19
讀書,是為了誰的上進?——給一支教育解構影片的再思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lwvsSqfQ我看了一支YouTuber「有欸Ueh」的影片,談的是學校制度的歷史:怎麼從普魯士軍事訓練與工業時代的需求,逐漸演化為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教育體制。
#
學校
#
教育
#
學習
1
wei75631
2025/06/19
讀書,是為了誰的上進?——給一支教育解構影片的再思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lwvsSqfQ我看了一支YouTuber「有欸Ueh」的影片,談的是學校制度的歷史:怎麼從普魯士軍事訓練與工業時代的需求,逐漸演化為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教育體制。
#
學校
#
教育
#
學習
1
wei75631
2025/06/17
靈性沉默者的低語:物老成精與東亞故事中的非人存在
在人類浩瀚的故事洪流中,總有那麼一群角色,既不屬於神,也非明確的人。他們可能是狐,是蛇,是破傘,是老燈,是靜靜站在屋角的器物,也可能是穿越千年、終於吐出第一句話的瓦片。他們的存在,是對「非人」世界靈性的默默證言。他們,是成精的存在。
#
懷舊
#
ACG
#
文化
4
wei75631
2025/06/17
靈性沉默者的低語:物老成精與東亞故事中的非人存在
在人類浩瀚的故事洪流中,總有那麼一群角色,既不屬於神,也非明確的人。他們可能是狐,是蛇,是破傘,是老燈,是靜靜站在屋角的器物,也可能是穿越千年、終於吐出第一句話的瓦片。他們的存在,是對「非人」世界靈性的默默證言。他們,是成精的存在。
#
懷舊
#
ACG
#
文化
4
wei75631
2025/06/08
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不只是回憶
徐懷鈺、李聖傑、范曉萱……你提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代人記憶的聲音軌道。那些名字一出口,彷彿就有旋律從記憶深處浮現。我們的青春,真的曾經走過華語樂壇最燦爛、最多元、也最敢玩的年代。
#
懷舊
#
音樂
#
歌壇
wei75631
2025/06/08
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不只是回憶
徐懷鈺、李聖傑、范曉萱……你提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代人記憶的聲音軌道。那些名字一出口,彷彿就有旋律從記憶深處浮現。我們的青春,真的曾經走過華語樂壇最燦爛、最多元、也最敢玩的年代。
#
懷舊
#
音樂
#
歌壇
wei75631
2025/06/08
光影轉型:2000年代港台電影的掙扎與勇氣
2000年代,港台電影正經歷一場悄無聲息的「文明轉型」。放眼當時的華語影壇,你會發現:《向左走向右走》的浪漫與孤獨、《雙瞳》的驚悚與批判、《麥兜故事》的市井與療癒,彷彿一束束光,穿透了警匪片與喜劇片固有的陰影,也照見了觀眾內心尚未命名的渴望。
#
懷舊
#
電影
#
香港電影
1
wei75631
2025/06/08
光影轉型:2000年代港台電影的掙扎與勇氣
2000年代,港台電影正經歷一場悄無聲息的「文明轉型」。放眼當時的華語影壇,你會發現:《向左走向右走》的浪漫與孤獨、《雙瞳》的驚悚與批判、《麥兜故事》的市井與療癒,彷彿一束束光,穿透了警匪片與喜劇片固有的陰影,也照見了觀眾內心尚未命名的渴望。
#
懷舊
#
電影
#
香港電影
1
wei75631
2025/06/08
網絡三座高地:知乎·B站·豆瓣的裂隙與餘光
在中國互聯網的版圖中,知乎、Bilibili和豆瓣曾經分別擔綱不同的角色:知乎以「知識問答」起家,Bilibili則從二次元文化萌芽,最初只想打造一個年輕人娛樂與自娛自樂的空間,而豆瓣則是那些偏愛文藝與思考的「文青」心目中的精神家園。
#
文化
#
網路
#
中國大陸
1
wei75631
2025/06/08
網絡三座高地:知乎·B站·豆瓣的裂隙與餘光
在中國互聯網的版圖中,知乎、Bilibili和豆瓣曾經分別擔綱不同的角色:知乎以「知識問答」起家,Bilibili則從二次元文化萌芽,最初只想打造一個年輕人娛樂與自娛自樂的空間,而豆瓣則是那些偏愛文藝與思考的「文青」心目中的精神家園。
#
文化
#
網路
#
中國大陸
1
wei75631
2025/06/05
為什麼日本動畫可以大談戰爭與核災,卻不談LGBT與神經多樣性?──淺談從哆啦A夢到現代動畫的進步盲區
以下文章將從歷史文化、產業體制與社會心態等面向,探討日本動畫為何能夠大膽談論「戰爭」與「核災」,卻對「LGBT」與「神經多樣性」議題始終保守,甚至缺席。本評論以《哆啦A夢》為起點,延伸至現代動畫的典型案例,剖析其背後的進步盲區。
#
ACG
#
動畫
#
日本
3
wei75631
2025/06/05
為什麼日本動畫可以大談戰爭與核災,卻不談LGBT與神經多樣性?──淺談從哆啦A夢到現代動畫的進步盲區
以下文章將從歷史文化、產業體制與社會心態等面向,探討日本動畫為何能夠大膽談論「戰爭」與「核災」,卻對「LGBT」與「神經多樣性」議題始終保守,甚至缺席。本評論以《哆啦A夢》為起點,延伸至現代動畫的典型案例,剖析其背後的進步盲區。
#
ACG
#
動畫
#
日本
3
wei75631
2025/06/05
從《哆啦A夢》到《史努比》:兒童漫畫中價值輸出的文化差異
以下文章旨在從文化與敘事的角度,探討日本兒童漫畫代表作《哆啦A夢》與美國漫畫《史努比》(Peanuts)如何透過不同的故事形式與價值輸出,反映出東西方在兒童向作品中所重視的核心概念與社會期望。
#
ACG
#
動畫
#
卡通
wei75631
2025/06/05
從《哆啦A夢》到《史努比》:兒童漫畫中價值輸出的文化差異
以下文章旨在從文化與敘事的角度,探討日本兒童漫畫代表作《哆啦A夢》與美國漫畫《史努比》(Peanuts)如何透過不同的故事形式與價值輸出,反映出東西方在兒童向作品中所重視的核心概念與社會期望。
#
ACG
#
動畫
#
卡通
wei75631
2025/06/02
為什麼只有歐美能拍《哈利波特》?──一場關於童年想像力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之旅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歐美總能源源不絕地將兒童奇幻小說搬上大銀幕?《納尼亞傳奇》、《黃金羅盤》、《愛麗絲夢遊仙境》……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波奇幻風潮襲來。與此同時,我們的電影院裡卻鮮少看見真正為「兒童幻想世界」而拍的電影。不是改編教科書,就是動畫續作,或乾脆是給大人看的「兒童電影」。
#
奇幻小說
#
哈利波特
#
文學
wei75631
2025/06/02
為什麼只有歐美能拍《哈利波特》?──一場關於童年想像力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之旅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歐美總能源源不絕地將兒童奇幻小說搬上大銀幕?《納尼亞傳奇》、《黃金羅盤》、《愛麗絲夢遊仙境》……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波奇幻風潮襲來。與此同時,我們的電影院裡卻鮮少看見真正為「兒童幻想世界」而拍的電影。不是改編教科書,就是動畫續作,或乾脆是給大人看的「兒童電影」。
#
奇幻小說
#
哈利波特
#
文學
wei75631
2025/06/01
從童星電影到《月老》:我與台灣電影的愛與後悔
說起我對台灣電影的初印象,說實話,並不美好。尤其是那段軍教片、鄉土喜劇橫行的年代——正是我童年開始接觸電視與錄影帶的時候。
#
懷舊
#
台灣電影
#
電影
wei75631
2025/06/01
從童星電影到《月老》:我與台灣電影的愛與後悔
說起我對台灣電影的初印象,說實話,並不美好。尤其是那段軍教片、鄉土喜劇橫行的年代——正是我童年開始接觸電視與錄影帶的時候。
#
懷舊
#
台灣電影
#
電影
wei75631
2025/05/29
昔日的銀幕狂想,今夜的沉默回音——一場關於港片的時代告別
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是在港片的陪伴下度過的。 那是一段無可取代的時光——成龍的飛簷走壁、周星馳的無厘頭瘋語、《超級學校霸王》的奇幻亂鬥,還有麥兜那隻看似呆萌,卻滿腹滄桑的小豬……這些角色、這些影像、這些台詞,在記憶的光影中仍閃爍如初。
#
懷舊
#
香港
#
審查
wei75631
2025/05/29
昔日的銀幕狂想,今夜的沉默回音——一場關於港片的時代告別
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是在港片的陪伴下度過的。 那是一段無可取代的時光——成龍的飛簷走壁、周星馳的無厘頭瘋語、《超級學校霸王》的奇幻亂鬥,還有麥兜那隻看似呆萌,卻滿腹滄桑的小豬……這些角色、這些影像、這些台詞,在記憶的光影中仍閃爍如初。
#
懷舊
#
香港
#
審查
wei75631
2025/05/29
我與Komica的那些年:從熱情參與到無聲撤離
我是在大學時代,在朋友的推薦下第一次踏進Komica的世界的。那是一片看似雜亂卻無比自由的網路角落,宛如一座龐大的思想遊樂場。各種冷門話題、深度討論、惡搞創作,都能在這裡找到容身之地。比起其他拘謹的討論平台,Komica就像一張無邊的白紙,等著每位匿名者自由揮灑自己的顏色。
#
懷舊
#
網站
#
論壇
wei75631
2025/05/29
我與Komica的那些年:從熱情參與到無聲撤離
我是在大學時代,在朋友的推薦下第一次踏進Komica的世界的。那是一片看似雜亂卻無比自由的網路角落,宛如一座龐大的思想遊樂場。各種冷門話題、深度討論、惡搞創作,都能在這裡找到容身之地。比起其他拘謹的討論平台,Komica就像一張無邊的白紙,等著每位匿名者自由揮灑自己的顏色。
#
懷舊
#
網站
#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