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一剛去完宜蘭的東海岸,今天心血來潮,想說不如也來個西海岸的小旅行。淡水因為交通便利,成了不加思索的首選。早上邊吃著全家的海饌雙手卷,邊配著自己手沖的咖啡,簡單而滿足。踏出門、走向捷運站,陽光不烈,心情也因此輕鬆許多。

在上班時間搭乘淡水線,恰好與大多數通勤族反向而行,因此車廂人潮不多,我得以一路坐著直達終點站—淡水。坐在窗邊,看著車外景色逐漸從城市轉為河岸綠意,那種漸進式的放鬆感,是只有慢慢旅行才會擁有的。





老街的寧靜,與齊柏林的世界
大約快一年沒來淡水了。剛下車,發現車站與老街一帶都有小幅整修,雖然還沒到中午11點,大多數店家尚未開門,但也因此讓老街格外空曠安靜。我沿著老街,朝著漁人碼頭的方向散步。走到一半,為了避開烈日,我拐進了「齊空間」——齊柏林基金會的展館。早已聽過齊柏林的名字,但這是我第一次好好欣賞他的作品。他用鏡頭把台灣的山河大地拍得壯闊而詩意,也因此讓世界看見這座島嶼。更重要的是,他的攝影引發了人們對台灣環境議題的關注。看著他留下的影像,我也深深被打動。


發現禮萊廣場:淡水的另一種面貌
離開齊空間,我順著路走到紅毛城,接著發現了以前沒來過的禮萊廣場。這是一個新興的商業空間,有國賓影城、幾家風格咖啡廳,甚至還有一大片草原平台,可以從高處望見淡水港與海面,視野相當開闊。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廣場裡的餐飲類型不太合我口味,因此只是稍作停留後便繼續前行。





ubike漫騎與阿基師餐廳
禮萊廣場旁剛好有 ubike 站,正好我也想節省腳程、快點抵達漁人碼頭。沿著淡水河岸騎車,發現整體道路已比過去完善許多。記憶中曾經荒涼的地段,如今已開始有城鎮的雛形,淡水真的在悄悄轉變。

騎到碼頭,我直接前往阿基師餐廳。這家餐廳我之前來過幾次,對品質相當有信心。今天點了蘿蔔糕、牛肉丸、炸春捲,當作中午的簡餐,味道依然穩定,填飽肚子剛剛好。

沙崙海灘:舊地重遊的驚喜
碼頭這區除了福容飯店,其他商家多已撤離,不過這趟我的重點其實是沙崙海灘。大約已有近20年沒來這裡了,記得那時候這裡幾乎沒有道路,如今卻已可從捷運輕軌「沙崙站」直達,儼然已是觀光規劃的一部分。

沙灘雖然仍未完全開發,一旁還設有「禁止玩水」的告示,但還是看到幾位年輕人在海邊嬉戲。這裡沒有廁所、沒有攤販,也沒有遮蔽物,是個尚在半開放階段的空間。不過整潔度保持得不錯,只是要真正放心玩水,還是有點安全疑慮。



離開沙崙後,我直接從輕軌搭回紅樹林站,再轉乘捷運返家。這趟旅行簡單卻充實:
- 早餐 Family Mart:$55
- 捷運往返:約 $100
- 午餐(阿基師餐廳):$473
- ubike:$0(前30分鐘免費)
- 景點門票:$0(皆為免費開放)
一整天的消費總計不過 600 多元,卻體驗了風景、藝術、人文與海岸風光。
自由,不需要太遠
這週剛好完成了「一東一西」的海岸探遊。過去上班時,假日只想在家補眠,對外出毫無興趣。如今有了時間自由,終於可以慢慢走完這些過去沒空探索的地方。這些原本以為「再普通不過」的小地方,卻在用心體會後,留下令人心安的印象。
有時候快樂其實不需要太遠、不需要太貴,只要給自己一點時間,一雙願意觀察的眼睛,一點點願意踏出的勇氣,就能感受到這座島嶼的溫柔與驚喜。
推薦大家也試試淡水這條線,交通比宜蘭方便太多,是個非常適合獨行、隨性、放鬆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