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到寺田寅彥的隨筆時,我不由得想起歌德那耐人尋味的警句:「要寫得好,就得忘掉文法。」依照我的理解,我們構思寫一篇文章之前,通常會出現很多顧慮,要模仿哪個文學大師的風格(文法),要擇取什麼樣的華麗修辭(句構),不這麼做的話,即使寫出來了自己也不予認可。坦白講,我可以體會這種矛盾感,尤其在自己還沒有形成獨特文體以前,難免有這樣的患得患失和搖擺。
換句話說,設若我們接納歌德的精闢之見那樣,忘掉文法(幽靈)的牽絆,想什麼就寫什麼,反而有行雲流水般的從容自在,說不定,還能將恣意汪洋的本性給展現出來。近年來,我有一個體會,寫作並不是在建造什麼偉大的工程,它是我們思想與感情的載體,說它如長程導彈的發射器也行。
在很多時候,我甚至認為不論是抒情散文或知性隨筆,其實,它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已。更直白地說,比起寫作要講究文章語法打造華麗的分身,我寧願得出簡約與質樸,也要守住所剩不多的真性情。如果讀者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不妨讀一讀寺田寅彥〈自畫像〉這一篇抒情隨筆,他如何從學習自畫像當中觀照自我的人生,正如他藉由「山茶花中看宇宙」那樣。在紛亂的世局中,或許我們正需要這份寧靜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