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豆瓣網上看見「英」彼得.沃森《德國天才:近現代德意志的思想、科技和文化》(2025-6)新版問世,我突然有一種時間快轉的感喟:一則更新的書訊,向我告知自它出現已經過了九年,而這九年以來,我認真讀了哪些書籍?寫了多少有用的文字?
我手上這套四卷本《德國天才》刊行於2016年8月,同樣是出自商務印書館(我在明目書社台北店購得的)。對我而言,這套中譯本很重要,它是了解近現代德國文化思想的鑰匙,有了它的幫助,我就能打開思想之門,次第完成屬於我的「德意志認識論」,而且有了顯著的進步。
順道一提,我那位放棄寫作轉向讀書為樂的朋友X。某日,他對於我這種偏執(自以為是)的讀法,不帶惡意地說道,看在你認真讀書的份上,我要贈你一個封號:你是個讀不懂德文、不會講德語、藉由中譯本轉化為自身思想的怪咖!我想了想,X說的有理。四十餘年來,我就是用這種方法攝取外來思想文化為己用的人。事實上,除了上述例證之外,我還想向貼近X的耳旁說:X君啊,我也要告訴你一個祕密,就我豐富的讀書經驗,其實我還是個讀不懂俄文,不會講俄語,卻善於從俄羅斯思想文化的中譯本中提取(像濃縮鈾)精華的怪咖呢!(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