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與藝:我們都陷於流量,忘記琢磨自己的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到一些網路文字,正好下午又在逛故宮,便順手把最近在各地博物館拍的照片一起整理刊登,說說這陣子的一些想法。

工匠生產人們想要的商品,藝術家則從素材中彰顯精神層面的永恆。
那麼,有沒有可能一個人既是工匠、也是藝術家呢?

當然有。世界上有許多藝術家都是這麼過活,例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羅丹……
也有更多藝術造詣極高,卻被餓死的天才,例如梵谷。

網路平台興起後,整個商業體系愈發貪圖「免費」與「流量的廣告效益」。

不管是實體商品還是文創事業,都變成一種「快經濟」!
不論你做什麼,都得經營流量。
以前廣告流量由廣告商負責,現在則轉嫁到創作者身上。

這樣的產業革命,不是以世紀、五十年、甚至二十年為單位來變化,而是隨著數位平台更新而迅速洗牌,變化無比神速。

我自己出道約十年。當初平台標榜只要完本,就有可能簽約、實體出版;而現在,創作者不僅要自帶流量,甚至今年好幾個平台徵文,還要求提交專案企劃書、上台報告。

對於那些試圖把「內在洞見」轉化為形式藝術的靈魂工作者來說,這種變化非常不利。

思想深層的創作者、帶有哲學氣質的思考者,他們對人類的貢獻,在於提升整體的視野與認知。這對文化與文明,是無可計量的珍貴。

但在商業面前,卻往往一文不值。

也許有少數天資聰慧的藝術家,能夠快速找出結合思想與形式的賣點,甚至幸運地遇到資助者,讓作品實現變現。但那麼一來:

當下選擇的形式,是否還能雋永流傳?

會不會反而因為迎合當前流行,而削弱了作品本身的力量?

這樣的問題,恐怕只有思想家、藝術家、文化工作者才會關心。而不是流行娛樂產業想探討的主題。

在語言邏輯與AI大量生成的時代,關心「傳遞文字品質」的人,將越來越少。
那些極為珍貴的洞見,不是因為AI無法辨識而無法流通,就是因為過度複製與剽竊而失去真誠與重量,最後沒有人真正關心。

身為一個拿起筆認真寫作的人,我既無力,也沒有什麼本事可以力挽狂瀾。

在網路的洪流中,並不是「思考清晰」就能引起迴響,而是「討好群眾無意識」的言論,最容易被看見。

快經濟、快文化,加上AI審核的平台機制,人類文明將走向哪個方向?

當所有知識、觀點、文化浪潮都變得碎片化、甚至小眾化。
若你仍是一位藝術家,還想靠賣藝維生,那麼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受眾,可能依舊是不二法門。

但,再怎麼努力、思想再怎麼出類拔萃,千年萬年以後,所有的工匠與藝術家名字都將被遺忘。

唯有作品的形式,將被後代創作者繼承、默默延續與流傳。


比方說,同樣是故宮鎮殿之寶:翠玉白菜與肉形石。
翠玉白菜的雕刻技藝鬼斧神工,但我總覺得它略顯匠氣。
反觀肉形石,乍看粗糙,卻越看越有趣,令人莞爾,甚至想端碗白飯走進故宮。

工匠掌握了素材的本質,以極自信的手法,凸顯出作品的趣味。

以材料與技藝而論,翠玉白菜當初的交易價應該遠高於肉形石。

但肉形石在歷史上「細膩、昂貴、精雕細琢」這類一面倒的審美觀中,殺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宇宙觀。

這樣的作品,既需要工匠卓越的眼光,也需要買家的幽默與包容。

我投肉形石一票!

因為藝術家的匠心獨具,得遇識貨之人,才終於流傳百世。
有非凡的品味,才能從眾多工藝中,看見真正的珍寶。

只是,這樣的品味,在當代能賺大錢嗎?

如果今天還有人努力成為眼光獨具的藝術家……

那你,會是那個慧眼識英雄的買家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影紗💫文字排演場
176會員
222內容數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用文字演繹你我人生! 為大家帶來精心挑選的小故事,幽默輕快,療癒暖心。
2025/05/21
作者以輕鬆直白的寫作風格創作小說,源於其戲劇背景及照顧母親期間身心俱疲的體驗。作者發現簡單的故事能撫慰疲憊的心靈,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因此希望作品能成為讀者在困境中的依靠和慰藉。
Thumbnail
2025/05/21
作者以輕鬆直白的寫作風格創作小說,源於其戲劇背景及照顧母親期間身心俱疲的體驗。作者發現簡單的故事能撫慰疲憊的心靈,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因此希望作品能成為讀者在困境中的依靠和慰藉。
Thumbnail
2025/05/20
本文討論小說類型分類對讀者與作者的好處,並點出明確的類型分類有助於吸引目標讀者,提升作品能見度。
2025/05/20
本文討論小說類型分類對讀者與作者的好處,並點出明確的類型分類有助於吸引目標讀者,提升作品能見度。
2025/05/16
從小愛寫作,週記風格獨特,曾在網路論壇引發風潮。作者分享從小到大寫作的經歷,以及父親鼓勵其成為作家,但作者當時並未認真考慮。文章最後點出「亂寫」的習慣為人生開啟另一扇窗。
Thumbnail
2025/05/16
從小愛寫作,週記風格獨特,曾在網路論壇引發風潮。作者分享從小到大寫作的經歷,以及父親鼓勵其成為作家,但作者當時並未認真考慮。文章最後點出「亂寫」的習慣為人生開啟另一扇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家常會面臨風格的瓶頸。本文分享瞭如何受到外國藝術家的啟發,嘗試使用金色顏料創作,並探討了提升技藝的重要性。透過挑戰不同的作品風格,藝術家尋找靈感,使畫作更具生動性。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藝術技藝嗎?
Thumbnail
在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家常會面臨風格的瓶頸。本文分享瞭如何受到外國藝術家的啟發,嘗試使用金色顏料創作,並探討了提升技藝的重要性。透過挑戰不同的作品風格,藝術家尋找靈感,使畫作更具生動性。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藝術技藝嗎?
Thumbnail
<台北花語>致力於讓花藝師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許多花藝師創作出美麗的作品 卻未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其中涉及許多行銷上的挑戰 建立線上展示平台、參加展覽和活動、跨界合作、 舉辦教學工作坊、推動客戶推薦和口碑 以及改善SEO和線上廣告等重要性 但對於台灣一般小型公司或工作室而言
Thumbnail
<台北花語>致力於讓花藝師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許多花藝師創作出美麗的作品 卻未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其中涉及許多行銷上的挑戰 建立線上展示平台、參加展覽和活動、跨界合作、 舉辦教學工作坊、推動客戶推薦和口碑 以及改善SEO和線上廣告等重要性 但對於台灣一般小型公司或工作室而言
Thumbnail
透過木雕創作,作者表達了多角度觀察與思考,並分享了創作背後的心情與意涵。創作者認為作品是他內心想呈現的,希望能留下美好的禮物給這個世界。文章中也提到了對於觀者能否接收到創作訊息的無法強求,但創作者是以最真誠的心情創作每一件作品。
Thumbnail
透過木雕創作,作者表達了多角度觀察與思考,並分享了創作背後的心情與意涵。創作者認為作品是他內心想呈現的,希望能留下美好的禮物給這個世界。文章中也提到了對於觀者能否接收到創作訊息的無法強求,但創作者是以最真誠的心情創作每一件作品。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沒人看作品就無法發揮應有價值 流量之所以重要,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想像你是一位藝術家,在文創市集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你花了大量時間和心血創作這些作品,但如果沒有人來欣賞、購買,那這些作品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同樣地,寫作一篇文章就好像是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流量則是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了
Thumbnail
沒人看作品就無法發揮應有價值 流量之所以重要,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想像你是一位藝術家,在文創市集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你花了大量時間和心血創作這些作品,但如果沒有人來欣賞、購買,那這些作品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同樣地,寫作一篇文章就好像是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流量則是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了
Thumbnail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於想要在「創作有價」平台上創作的創作者來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必須的。創作者需要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環境的劣勢,以達到創作有價的目的。創作有價的目的是讓創作者的創作更有價值,或者說更有價格。將創作轉化
Thumbnail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於想要在「創作有價」平台上創作的創作者來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必須的。創作者需要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環境的劣勢,以達到創作有價的目的。創作有價的目的是讓創作者的創作更有價值,或者說更有價格。將創作轉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