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維生素C」不只能夠幫助肌膚抗氧化、美白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更能深入細胞調控基因表達,從而促進表皮細胞再生,為肌膚帶來真正的「回春」效果...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皮膚會逐漸失去厚度與彈性。特別是表皮層(epidermis),它的變薄會讓肌膚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乾燥、敏感、甚至受傷。儘管過去已有研究顯示維生素C能刺激膠原合成與抗氧化,幫助對抗老化──但其在調控表皮厚度方面的機制卻知之甚少。
近期日本科學家們就深入探討:維生素C是否能透過「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改變,來促進皮膚細胞的增生?
*所謂的「表觀遺傳學」,簡單來說,就是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透過一些化學標記來「開啟」或「關閉」基因的表達。研究發現:維生素C能重啟皮膚「回春」基因表達
根據 Yasunori Sato等人的研究報告 《Vitamin C Promotes Epidermal Proliferation by Promoting DNA Demethylation of Proliferation-Related Genes in Human Epidermal Equivalents》表示:
研究團隊使用「人類表皮等效模組(human epidermal equivalents)」的3D培養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讓皮膚細胞在接近真實環境的條件下生長,其上層接觸空氣,下層有培養液提供養分,以模擬真實的皮膚環境反應。
接著,在培養液中加入了不同濃度的維生素C (0.1mM 和 1.0mM)──這個濃度和人體血液輸送到皮膚的維生素C濃度差不多──然後觀察其對表皮厚度與細胞活動的影響?
結果:
1.表皮增厚、細胞更活躍
添加了維生素C的皮膚模型,表皮的內層活細胞層顯著增厚,尤其是第14天時更為明顯。有趣的是,最外層的死皮層(角質層)反而變薄了,這代表維生素C加速了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和更新速度。且透過 Ki-67蛋白(細胞增生的標記)染色,可以清楚看到維生素C顯著促進角質細胞的活化與增生。
2.DNA去甲基化啟動增生程序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維生素C大幅提升了細胞內 5-hmC(水羥甲基胞嘧啶)的含量,這是DNA去甲基化過程的中介物,代表基因由沉默狀態轉為活躍。研究發現,超過 10,000 個 DNA 區域出現去甲基化現象,特別集中在與細胞增生有關的基因啟動子(promoters)與增強子(enhancers)。
3. 增生相關基因表現劇烈上升
透過全基因體表現晶片(microarray)分析,研究團隊找出多達12個與細胞增生密切相關的基因,在VC處理後表現量提升1.6至75倍之多,這些基因包含與細胞週期、DNA複製與細胞分裂直接相關的關鍵因子。
4. TET酵素是關鍵橋樑
那麼,維生素C是如何啟動DNA去甲基化的?答案來自一種叫做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家族的酵素。這些酵素能將甲基化的DNA轉變為去甲基狀態,而其活性需要 Fe²⁺ 以及維生素C的協助。當研究人員加入TET抑制劑時,維生素C的促增生效果完全消失,進一步證明:這一切作用,都是經由 TET 活性介導的DNA去甲基化路徑。
結論:
維生素C對皮膚的好處,遠不止於我們過去所知的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和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等──還能藉由表觀遺傳學機制,來調控基因的表現,從內在促進皮膚再生「回春」抗老。
MSMF觀點
這研究指出「維生素C」可作為治療表皮變薄(如老化或損傷皮膚)的有效成分,尤其對老年人或皮膚受損族群,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幫助其增強自身皮膚的再生和修復作用。
並且也讓我們意識到,維生素C還具備「基因層級的影響力」──透過「DNA去甲基化」的表觀遺傳學調控,重啟皮膚「增生基因」的表達,幫助回春抗老。
而這樣的發現,也再度佐證:為何高%維生素C護膚品,歷久不衰?
顯然除了直接的抗氧化、美白淡斑、和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等功效外──更能從最源頭「細胞基因層級」的表觀遺傳學調控,來幫助老化或受損的肌膚重回年輕健康狀態。
且外用高濃度維生素C的配方,方有機會克服角質屏障阻礙,確保有足夠的維生素C濃度(如實驗中0.1mM 和 1.0mM直接換算成保養品配方僅為 0.0018% - 0.018%)被活的皮膚細胞吸收,能真正發揮作用。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