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利用單寧酸(tannic acid)與多種分子之間高度的親和作用力,可將所吸附的活性分子有效傳遞至目標區域並維持附著,發揮長效緩釋功用...

單寧酸(tannic acid)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多酚化合物。由於其特殊的分子結構,能透過多重氫鍵、疏水作用與離子錯合等多樣性的分子間交互作用,與多種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胜肽、DNA、多醣等)形成穩定的複合物。這些結合行為能有效影響目標分子的穩定性、功能性與生物可利用度。
基於單寧酸與多種分子間高度的親和特性,將其應用於活性成分的遞送系統,具備高度潛力。透過與目標活性分子形成複合物,單寧酸不僅可提升其穩定性與附著力,亦有助於實現延遲釋放效果,進而提高護膚或毛髮保養產品的整體效能。
利用單寧酸,實現活性的有效輸送並提供長效緩釋效果
根據Eunu Kim等人的研究《Leveraging Multifaceted Polyphenol Interactions: An Approach for Hair Loss Mitigation》指出:- 單寧酸可與水楊酸、菸鹼醯胺與泛醇等常見護髮活性成分形成穩定複合物。這些複合物進一步可藉由單寧酸與角蛋白的親和作用,穩定附著於頭髮表面。
- 在乾髮狀態下,這些活性分子被單寧酸包覆,形成「儲備載體」;當頭髮接觸水分(如洗髮或噴霧使用時),水分會改變分子間的結合狀態,促使單寧酸緩慢釋出所攜帶的活性成分,就近釋放至頭皮與毛囊,發揮強健髮根、調理頭皮與抑制脫髮等功效。
- 研究亦指出,在一般洗髮條件下(約 10 分鐘),約可釋放約 25% 的活性成分,顯示此系統具備長效緩釋的潛力。若每日重複使用,預期可累積效益,進一步強化產品效果。
- 人體試驗結果亦具說服力:12 位參與者使用含單寧酸複合成分的洗髮精 7 天後,脫髮數量平均減少 56.2 ± 18.2%,顯示其實際應用效果具臨床潛力。
結論與展望
單寧酸具備多重結合能力,可作為天然的「雙親分子平台」,一端與多種活性成分形成複合物,另一端則可與作用目標區(如皮膚、頭髮表面等)緊密結合,為開發高效傳輸與緩釋的活性系統提供新策略,並助力活性成分發揮最大效果。
*此研究成果已實際轉化為應用產品(如品牌 Grabity 旗下之洗髮精與毛髮噴霧),並宣稱可改善毛髮狀態、提頭髮升豐盈度。
MSMF觀點
儘管單寧酸具備高度反應性與應用潛力,但在實際配方開發中亦面臨挑戰。例如,如何確保目標活性成分能與單寧酸形成穩定複合物,且不易受到其他配方成分干擾(如金屬離子可能引起沉澱或變色),以及避免影響其他成分活性(如可能抑制酵素活性)等,皆為關鍵技術門檻。
因此,未來若能進一步釐清單寧酸與各類分子的作用條件與機制,將有助於提升其在各類保養品、醫藥與材料領域中的應用價值。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