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難波站外孤獨的候選人
在選舉季的街頭總是少不了選舉的標語或是旗幟,甚至候選人本人站在街頭短講或演說。疫情前在四國看到一群老人家站在商店街街頭拿著手板呼籲大家要關心政治、要出來投票,那時大眾普遍對政治冷感,投票率極低。時至今日,經過疫情、通膨、外國人移居與旅遊問題,以及美國關稅等議題的衝擊,日本人對於政治的態度似乎與疫情前不同。

梅田車站外參政黨演講聆聽群眾
上週經過大阪梅田車站,在地下層聽到候選人宣講,居然有許多人大聲回應叫好。好奇上地面一看,宣傳車上站了一男一女的候選人,場面是一個禮拜來看到最熱烈的(通常會停下腳步的不到十人),圍觀的群眾不斷叫好鼓掌。我雖不懂日文,但勉強聽得出候選人不斷強調(大意是)日本人要在第一位,隨後群眾的熱烈反應也證實我的猜測。同時間,有一排安靜的人們在人群後方舉著手板表達(抗議)立場,寫著「NO!差別」「外国人.....」等字樣似乎也透露相同的訊息。回旅館後查詢候選人姓名,原來宣講的是年輕政黨「參政黨」的候選人,如同現場看到的,屬於保守派的政黨強調日本人優先,某一個程度應該是排外的主張引起某些日本人的迴響。在稍晚的新聞中也看到,在youtube上政黨影片的播放次數,參政黨位居第二,也暗示著日本國內的政治氣氛似乎進入另一個階段。
延伸閱讀:
公視新聞網:日本參議院改選7/20登場 減稅及普發現金議題受矚
轉角國際:2025日本參院選:自民黨政權保衛戰,爭議的「外國人管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