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6月通膨率升至2.7%,但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創五個月新高,而短期(4.4%)與長期(3.6%)通膨預期創五個月新低,但聯準會對利率政策出現明顯分歧。理事華勒與鮑曼支持降息至3%,主張關稅通膨為一次性衝擊,應聚焦就業目標,因私人部門就業幾近停滯。相對地,庫格勒與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則主張維持現行利率,認為通膨風險仍高,關稅恐於下半年推高物價。這場辯論揭示政策制定面臨政治與經濟壓力之拉扯。
儘管高盛與花旗財報亮眼,市場卻釋出避險訊號。波克夏·海瑟威年初以來大舉拋售金融股約32億美元,高盛報告亦顯示對沖基金轉向日常消費品。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也首次大幅出售持股。分析指出,美債殖利率因通膨預期升高可能續揚,將壓抑消費與投資,增加系統性風險。德銀預警,若8月1日關稅調升且就業不佳,市場對衰退擔憂將再起。聯準會也下修2025年GDP成長預估至1.4%。
川普政府計劃8月起祭出新一輪懲罰性關稅,包括對進口銅品課徵50%、學名藥上看200%、木材高達100%,並擴及半導體與終端產品。這些多以國安為由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推動,激化與盟友關係。例如向南韓施壓加稅、威脅日本汽車課稅至25%,引發盟友尋求替代安全與經濟合作。
部分企業將經營困境歸因於關稅,但學界與分析多認為其為掩飾內部問題之藉口,如At Home與馬瑞利主因債務與轉型壓力,太陽能業者則受補助減少與利率上升衝擊。穆迪指出,面臨最高違約風險的企業數已創11個月新高,關稅若疊加經濟放緩,恐引發新一波破產潮。
川普推動「瘦身政府」,環保署預計裁員23%,關閉研究部門。移民方面,《大而美法案》將對簽證申請者加收250美元誠信費。聯邦法院亦對限制出生公民權命令祭出禁令,州政府展現反彈。
在國際與產業政策方面,川普簽署《GENIUS法案》,推動穩定幣監管,並擬允許401(k)與IRA投資加密貨幣、黃金與私募資產,改變美國退休儲蓄結構。全球加密貨幣市值首次突破4兆美元。AI政策方面,川普將發布「人工智慧行動計畫」,包括放寬監管、擴增能源供應與900億美元基建投資,並敦促國會統一監管。輝達因H20晶片遭禁出口中國,取消台積電產能,如今出口限制解除,但產能已經被台積電其他客戶瓜分,若從頭恢復恢復晶片生產,可能需要耗費9個月的時間,輝達另研發新款RTX Pro GPU以規避限制。
G20聯合公報強調央行獨立性與全球政策協調。歐盟則針對川普8月擬加徵30%關稅制定反制計畫,包括價值720億歐元的對等措施與汽車關稅交換方案。
日本參議院選舉恐導致石破內閣失勢,影響美日貿易談判。若談判破局,美方可能將汽車關稅調升至25%。日本對台直接投資因戰爭風險已下降27%,凸顯地緣風險影響企業決策。
中國則強調擴大消費與外資便利化,並宣布雅魯藏布江水壩工程,投資高達1.2兆人民幣。工信部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稀土出口於6月暴增80%。另對超豪華車課稅新規,推升保時捷搶購潮,體現政策對市場的即時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