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這麼多年,直到最近,才慢慢了解,投資到非主流,非市場資金在關注的類股,資金效益會變得非常差。
為何有很深的體驗呢? 2023跟2024年,台股的主流都是AI族群。 我曾自以為觀察敏銳,想要從生活選股,看到捷運上所有人都在刷手機,同時聽到朋友去動眼睛雷射手術體驗很好,就自以為是的買進了”大學光”,想說長抱肯定翻倍。
沒想到,它完全沒有受到市場的青睞,抱了一年半,中間不斷逢低加碼,最終以虧損40%忍受不了停損出場。
資金也有它的機會成本跟時間成本,同樣的50萬,假如我買的是AI相關的個股,同樣的一年半也許會翻到80-100萬,我卻以倒賠20萬出場。
個股投資,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永遠沒有市場先生聰明,市場先生有在關注的個股,才會有機會有資金挹注往上爬。我們自己的看法,很多時候在市場先生面前一文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