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有商家在店門掛同意罷免的制式布條,另自製看板「不同意不用投票726去旅遊」宣傳,遭議員提告違反選罷法。新聞連結
另外,某網路社群平台流傳「不去投不同意罷免自動變成贊成罷免票」訊息,也遭事實查證網站MyGoPen闢謠。新聞連結
前者,支持大罷免行動,商家自製看板應是衝著罷免通過門檻條件之一「有效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而來。這樣的訊息是給誰看?是給對立方,即不同意罷免的擬投票人,其中誤信之人看的。
對此行為人來說,只要不同意罷免方少投一票,他支持的同意罷免方便能得利。行為人希望他的盼望實現,再自然不過,但疑似誤導的行為,似乎已是玩弄人與民主了?
後者,反對大惡罷行動,該網路社群平台用戶發文的受眾對象是誰?與自己同陣線,不同意罷免方,其中的擬不投票人。為何不去投票?也許是覺得少他這一張票也沒差,也許被前者的行為誤導也有可能。
此行為人的操作方式如同「芒果乾」,以恐懼行銷促使與自己同陣線的人要積極投票,確保在投票活動中勝出,其用意是為阻擋罷免通過門檻條件之一「有效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而來。為了自己的盼望,對與自己同陣線的人不誠實,好嗎?想到《魷魚遊戲》的333李名器。
罷免,是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的方式之一。但人會遭愚弄,而使民主政治顯露斑駁褪色。就像《魷魚遊戲》的最後遊戲,在高塔的參賽者以民主投票來決定誰生誰死,不覺得諷刺嗎?
《魷魚遊戲》,誰贏了?但我知道那些愚弄民主與人性的人都輸了,而良善與獨立思辨之人真正活過。這場罷免大戲,誰會是最後贏家?726揭曉,但會有真正的贏家嗎?
今天(7月22日),早上閱讀手機APP「聖經 - 有聲(Life.Church)」的每日經文與解析時,一張圖卡使我對這場罷免大戲有所省思。

手機APP「聖經 - 有聲(Life.Church)」圖卡,要執行這個真的不容易 / 資料來源:我自己手機截圖
即使價值觀對立,你能不能捍衛另一方本該有的,他表白與守護他的價值觀的權利?
當同意罷免方與不同意罷免方,互相支持並邀請對方去投票時,這場罷免大戲才有深刻入戲迷心裡的結局吧。
民主,是台灣主色,請用良善與獨立思辨力及積極參與(投票)來護色。你我,都是不能缺少的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