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成長股在最噴階段難估值,提醒高估值不代表不可買。
🔹 Cloudflare:成長股在最噴階段難估值,提醒高估值不代表不可買。
🔹 Palantir:成長股在最噴階段難估值,提醒高估值不代表不可買。
🔹 緯創:2022–2023年曾被推薦為AI server概念股,早期佈局者獲利最大。
🔹 廣達:2022–2023年曾被推薦為AI server概念股,早期佈局者獲利最大。
🔹 ASML:預估2025–2026年EUV出貨持平,每年50台,台積電占約20台;2027年設備需求回升可視為再度介入機會。
🔹 Meta:擴建資料中心但供應鏈尚未反映;帳上現金流充足但尚未下單,需等訂單確認。
🔹 NVIDIA:為power rack主要客戶之一,資本支出影響供應鏈;若中國加單H20,輝達受惠最大。
🔹 power rack:佔營收比重大幅提升,主流解決方案;被NVIDIA與CSP採用,具成長潛力。
🔹 sidecar:成長性良好,佔營收比重提升;未來需求仍需觀察,競爭者較多。
🔹 Cooler Master:在散熱領域有技術設計,但可能被仿效,競爭激烈。
🔹 台積電:技術難以被抄襲;匯率換算基準下降,新台幣升值對毛利有壓力;H20開放銷售影響有限;Q4展望疲軟;EUV設備2025–2026出貨約50台,台積電拿近20台;明年Capex成長但幅度趨緩。
🔹 台達電:2023年起展現強勁趨勢,股性由橫盤轉為強勢上漲;走勢變為飛天牛車型,參與者變化;擁有技術優勢但面臨低價競爭與抄襲風險。
單集重點
---------------------------------------------------------------------------------
08:23:認養股票與操作反思
操做反思:主持人提到自己與朋友長期持有某些股票,進行所謂『認養』的行為,期待未來噴出。
09:33:等待回檔並擬定加碼策略
操作原因:表達希望市場出現回檔,讓自己能夠有機會加碼與修正錯誤策略,展現反思與調整操作的心態。
09:53:台達電財報與股性變化
提及標的:提及 *台達電*,觀察其從2023年起展現出強勁趨勢,並指出其股性由過去的橫盤轉變為近期的強勢上漲。
10:09:台達電股性轉變與參與者變化
股票操作:指出 *台達電* 的走勢從緩慢向上變成飛天牛車型態,暗示市場參與者與股性改變。
10:50:台達電的技術優勢與風險
市場新聞:台達電在 AI 時代擁有完整且優質的產品線,但也面臨設計被抄襲與低價競爭的風險。
11:33:散熱方案的可複製性與競爭者分析
提及標的:推測*台積電*技術難以被抄襲;但*Delta*、*Cooler Master*等散熱廠商的設計可被仿效,顯示散熱領域競爭激烈且可能存在模仿風險。
11:50:sidecar與power rack佔比提升
市場新聞:*sidecar*與*power rack*在公司營收佔比顯著提升,並被視為解決高功耗伺服器需求的重要解決方案,市場預期持續成長。
12:48:power rack與sidecar未來需求與供應商關係
提及標的:*power rack*被多家大客戶如*NVIDIA*與CSP採用,顯示其為主流選項;*sidecar*則競爭對手較多。
13:05:ASP預估與營收模型建構
操作原因:根據400K ASP估算sidecar+power rack的營收潛力,若未來出貨量達標,營收可能倍增,顯示高成長潛力。
14:21:Meta擴建資料中心但供應鏈尚未反映
市場新聞:*Meta*雖積極擴建資料中心,但尚未明顯反映在供應鏈訂單上,需持續觀察是否實質轉化為出貨量。
15:41:台幣升值對台積電匯率影響
市場新聞:*台積電*匯率換算基準從32.5降至31.05,顯示新台幣升值對其毛利帶來一定壓力,未來仍需因應匯率波動。
15:59:H20產品重新開放銷售對供應鏈影響
市場新聞:H20開放銷售對*台積電*直接影響有限,主要受惠者為先前已出貨者如*輝達*,若中國額外加單,將視為潛在正向刺激。
17:03:台積電財報優異但Q4預期疲軟
市場新聞:*台積電*財報亮眼並上修財測,但Q4展望偏保守,顯示成長動能有放緩跡象。
17:20:ASML財報交叉比對與EUV設備需求推估
市場新聞:ASML 預期 2025–2026 年 EUV 出貨量將維持在每年 50 台以內,其中 *台積電* 約占近 20 台。代表先進製程的建設預期在 2027 年再次回溫,設備需求增加。
18:25:台積電 Capex 觀察與年增率預估
提及標的:*台積電* 明年 Capex 雖無上修,但維持成長,僅成長幅度趨緩。主持人以 *NVIDIA* 為例說明市場轉趨平穩,但仍具備正成長,預期為「中繼休息」。
19:09:市場評價成長率與短線估值變化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醒市場在評估如 *台積電* 等公司時,會關注短線年增率。若成長率放緩,可能影響股價估值提升空間,長線成長趨勢仍在但市場情緒偏短線。
20:14:ASML 預估 2027 年回升,反映週期與設備拉貨
操作原因:ASML 預估 2027 年設備需求將回升,建議投資人若 *2026 年出現低點*,可視為再度介入機會;但也提醒過度期待回檔可能落空,市場可能不跌直接反彈。
21:43:年增放緩與市場修正劇本預判
操作反思:投資人應預判市場若因成長趨緩產生修正,為可能重新介入點。強調需先建立中線思維,不隨市場恐慌操作。
22:09:川普降息預期對市場資金與成長影響
市場新聞:若川普當選並推動降息政策,可能抵銷年增率放緩、匯損與關稅衝擊,資金寬鬆環境將有利股市上行,類比 2020 年聯準會大寬鬆情境。
23:08:AI成長趨緩與市場反應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下半年AI成長會放緩,因上半年已投入過多資金。市場雖已知道此趨勢但選擇不反應,甚至有可能搭配降息後反向噴出,顯示市場行為難以預測。
23:57:Meta規劃但尚未下單
市場新聞:Meta證實有進行data center規劃,但目前並無大幅下單。供應鏈與組裝廠尚未見大量需求,代表尚未進入實質採購階段。
24:24:等待訂單確認才會操作
操作原因:雖然Meta帳上現金流充足,主持人表示仍須等到實際訂單確認才會進行相關操作。
24:50:尊重市場波動與操作心態
操作反思:主持人強調操作重視大方向與資金配置,不求百分百正確。即使錯過滿倉槓桿,也不必與他人比較,只求與自己比進步。
25:08:錯誤判斷趨勢會錯失機會
操作反思:如果不相信AI或巨頭資本支出趨勢,就會錯過賺錢機會。應掌握趨勢並根據自身資金狀況調整下注策略。
25:58:估值作為防守,進攻需忽略估值
操作反思:強調操作上估值的雙面性:防守用估值、進攻時應忽略估值,避免錯失大行情。
25:58:避險基金史蒂夫柯恩介紹
市場新聞:簡介知名避險基金創辦人 Steve Cohen,曾因內線交易遭處罰後重啟旗艦基金 Point72,亞洲亦有分支。
25:58:成長股估值困難與案例說明
操作反思:指出如 Palantir、Cloudflare、Tesla 等高成長股在爆發階段難以估值,強調高估值不等於不可買進。
25:58:贏家與輸家不斷交替
操作反思:每個時期的市場贏家都會變動,不能只看短期績效,應維持心理健康與資金控管。
25:58:AI server早期佈局經驗
提及標的:提及過去推廣廣達與緯創等 AI server 概念股,指出早期進場才享有最大利潤。
25:58:股價估值邏輯與比較方法
操作原因:主持人解釋股價估值方式,會先自行預估 EPS,再與同業比較本益比或 PS 值,根據競爭強度給出合理區間。
34:54:P72 操作與基本面分析
提及標的:提到對沖基金 P72 不僅著重數據,還有基本面分析影響力,市場觀察其買進或推動的標的作為參考。
35:30:P72 灰色優勢與內線消息
市場新聞:市場競爭激烈,內線訊息盛行,許多投資公司依賴灰色資訊,強調如何處理消息與解讀能力決定是否獲利或曝光。
36:07:臺灣投資公司消息來源與分析方式
市場新聞:指出臺灣投資圈中大部分公司追求消息面資訊,處理與應用能力決定投資績效與風險曝光。
36:07:生活消費與財務觀念分享
無市場資訊:本段未提及任何市場資訊、股票操作、標的或經濟新聞,故不列入Timeline Summary表格中。
48:30:多工時間分配與研究美股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早上會安排時間了解美股動向,代表其有持續追蹤市場變化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