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偶像包袱》寫作幕後(四)|團寵、團霸、團欺與他們的產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K-pop 團體之所以陷人入坑,除了舞台爆發力、中毒旋律,最後讓人躺在坑底成為團飯的,往往是團員之間剪不斷理還亂又張力滿滿的化學反應。這些人豈是單純的同事?少年時期朝夕相處、青年時代朝同一個目標邁進,比家人還親。團體生活一緊密,自然而然會產生角色分配,其中最廣為人知、也最讓粉絲不禁姨母笑的,當數「團寵」、「團霸」與「團欺」這種非官方,但粉絲最愛看的人物互動。

官方角色的主唱、隊長是一回事,隊內社交分工卻是粉絲毒辣的眼睛在日復一日的觀察中,從團員間的真實互動裡狠狠貼上的標籤,非常難逃。每個團員在團體中的地位和對待彼此的方式,反映出偶像們最真實的性情,讓粉絲感到格外親切。

我寫《韓式偶像包袱》的時候,花最多時間研究的是 K-pop 產業的成功模式,第二多時間花在研究團體內的人物互動。這很重要,是故事血肉。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團寵

團寵,顧名思義,就是所有團員捧在手心、一呼十應的對象。團寵不一定是年紀最小的忙內(막내),但絕對是最能激發大家保護欲和照顧欲的那隻。偶像的感情生活通常寂寞,被粉絲熱愛但不能過分喜愛他人的偶像,在團內有個可以全力關愛的人,對心理健康很重要。

OH MY GIRL 的 Arin 是非常標準的忙內團寵,出道時年幼、長相又清純可人,是姊姊們無條件保護寵愛的對象。TWICE 的忙內子瑜,出道時也才十五歲,離開父母在異鄉打拼,而且從不喊累,也自然而然讓姊姊們的保護欲從心底油然而生。出道初期,親中藝人告狀讓年幼的子瑜被迫公開道歉,更是從此令全團心疼,成為無庸置疑的團寵。

從這個角度延伸,會發現團寵會成形,有時也源於特別需要被照顧的處境,某位團員自然而然成為了被寵愛、被讓步的對象,不見得只因年紀幼小。Seventeen 的淨漢是十三人中的二哥,他聰明狡黠、溫柔體貼、天賦優異,卻體力不支。受敬愛的強者有非常明顯的弱點,團員都喜歡他又心疼他,同時也信賴他的判斷。淨漢以哥哥之姿成為全團寵愛的對象,十二人對二哥言聽計從

更極端的例子是 Super Junior 的圭賢。他在出道初期曾遭遇嚴重車禍,以 20% 的手術成功率倖存。讓團員由衷說出「謝謝你還活著」的生命經歷,哥哥們對他那份劫後餘生的顫抖,結晶成一輩子的溺愛,在打架是日常的 Super Junior 裡頭成為欺負不下去的特殊存在。

光是可愛或惹人憐愛,也不保證成為團寵。團寵除了被其他團員關注愛惜,更重要的條件是本人願意接受自己很可愛的現實。可愛而自知,團員們寵起來才會毫無上限,成為公認團寵。外貌非常可愛但絲毫不願意承認自己可愛的偶像也很多,例如 Seventeen 嬌小且個性鮮明有趣的 Woozi,公認可愛,但自尊不允許他接受現實。他的公認角色是團霸。


氣場強大,團員自然聽話的團霸

團霸不一定是隊長,但卻能憑藉自身特質,在團體中建立起一種不容置喙的權威,讓其他團員認命聽話,還帶三分怕。辨識團霸,首要條件就是氣場強大。當所有人都還年輕、難有定見的時刻,一個令人信服的同儕能帶很大的安全感。

SEVENTEEN 的 Woozi 是典型團霸。他是團體的製作人,SEVENTEEN 膾炙人口的歌曲都出自他手。Woozi 的份量奠基在成就、貢獻、才華上,即使外表嬌小可愛氣勢還是壓過同儕。防彈少年團創作量驚人的 Suga 也是這款,而且行為霸氣,團員遭受死亡威脅,身形相近的他會故意穿得近似來保護弟弟,是令人信任依靠的哥哥。

Stary Kids 的 I.N. 甚至有來自哥哥的曲目 I.N. on Top 來證明忙內的團霸地位。I.N. 也是未成年就帶著牙套出道的老么,受盡哥哥寵愛。但他成年的過程中,個性冷靜、原則堅毅,反而比團內年紀大但溫和優柔的哥哥們更截絕了當,耳根又完全不軟,反而成為團內足以做出最後決策的人物。Stray Kids 團內明明有相當於防彈少年團的 Suga 和 SEVENTEEN 的 woozi 那樣以創作作品一路帶領團體迎向成功的三人製作團 3racha,實力與功勳兼備,也是年紀比較大的哥哥,但方燦慈愛、彰彬隨和,完全是團欺。

團寵變團霸,憑著團員的寵愛跟關注,只要氣勢強大、個性果決,就只剩跨不過過那條線的問題。功勳和實力也不是團霸的保證條件,最終團霸靠的還是性格,團欺更是。


在愛與戲謔中尖叫打滾的團欺

如果說團寵是靠地位跟人生經歷,團霸是靠貢獻和決斷力,團欺就是純粹個性使然。團欺聽起來可憐,實際上卻是團員之間愛的最直接、也最活潑的表現形式。有趣的反應、善良的個性或呆萌屬性,常常成為團員們逗弄的對象。只有愛與和平不實際,青少年過剩的精力也需要有地方安置,團欺就是大家可以稍微越界,但船過水無痕,下一刻就繼續好好相處的溫柔存在。

防彈少年團的智旻就是典型團欺。他溫柔、善良、樂於助人,而且對團員的愛溢於言表。團員難免特別喜歡逗弄他,看他露出害羞、委屈或假裝生氣的可愛反應。他常常是哥哥和弟弟們聯手逗弄的目標,但這些玩笑的背後,都藏著團員對智旻深深的愛和了解。試想,要把人戳得恰到好處,反應有趣得要命,又不會氣到翻臉,需要多了解對方才能抓穩分寸?智旻在舞台魅力之外,私下性格的反差萌,讓他多年來在女偶像中都是人氣票選第一的男偶像。

TWICE 的 Momo 又是另一種魅力團欺。她個性天然呆,對人對事的反應都單純又呆萌,TWICE 成員無分年齡,常常忍不住調戲她。比如在節目中故意逗她,看她不解的表情,或是模仿她的傻氣動作。這種「欺負」其實是團員們對 Momo 高度關注、愛意滿盈的表現,粉絲也特別喜歡看她可愛的反應,她也因此人氣一直居高。

最容易成為團寵的人物是忙內,因為好的團體通常相處融洽,對彼此充滿善意,年紀最小的孩子很自然成為善意的匯集處。但還是有少數的忙內淪為團欺,像是 Seventeen 的 Dino 跳舞實力很強,個性甚至非常穩重,是整個家族的長孫,很少被當成需要照顧的弟弟來看待,有個極限忙內的綽號。

團欺的共通點,就是個性非常好相處。在團體裡常被捉弄的人,必然是非常經得起捉弄,事後也不翻舊帳、不記仇,否則團體將無以為繼。Seventeen 的珉奎是人氣和外貌都極高的團員,個性特別熱情溫暖,而且被整之後的反應有趣,又毫不記仇,是萬年團欺


團寵、團霸、團欺不是一輩子的固定戲份

團體中的角色定位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團體成長,團內需要的角色也會默默轉變。團寵成年後的寵物角色常常淡化,團霸不再需要撐起其他團員的信心時,也可能淪為團欺。

GOT7 的隊長 Jay B就是鮮明案例。出道初期,他身為隊長,又已經有出道經驗,也是團內實力最好的哥哥,在團體中扮演著嚴格管理、樹立威信的角色。Jay B 也是團內音樂製作能力最強的人,團員們對他既敬又畏,他無疑是 GOT7 早期的團霸。隨著團體成熟,成員們的默契和能力都已提升,隊長不再需要嚴格管理團隊。無論是因為熟悉生輕蔑,還是團隊的相處模式已經不需要威嚴形象來壓制騷亂,隊長對團員的照顧之心逐漸軟化成包容,對調皮的弟弟們一心軟,註定被騎到頭上。在團體後期,隊長從常常揪領子的暴躁大哥成為弟弟固定嘲弄的團欺,隊內角色轉換,見證出團員關係加深後放鬆的一面。

團內主要的音樂製作人都是業績、版稅、人氣均高的核心人物。但不是有功勳,甚至帶領團體走上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花路,就能獲得團霸地位。i-dle 的隊長,天才製作人,以出色作品帶領團體從因醜聞而失去團員的一年半低潮中走上一線女團地位的田小娟,從高超實力到隊長威嚴都具備,在正式場合是說一不二、人人仰望的團霸,但生活中是個團欺,同時具備雙屬性。



自然形成的人際關係,來自愛與人性交織

團寵、團霸、團欺這些標籤,絕非單純的貶義或褒義,它們是 K-pop 團體成員之間複雜情感和互動模式的縮影。偶像是人,即使在封閉的社交環境裡,也會自然發展出有機互動模式,遠不是公司單方面制定的隊長、主舞、門面這種身份可以窮盡。

人已經很複雜,由人組成的團體,以人聚成的社會,複雜度更是對數成長,用單一視角就想理解各種行為模式,非常天真。團寵不見得是純然甜蜜的幸福,有些團寵是基於缺陷或痛苦,得到團員更多體諒和關注;團霸也不見得可惡,通常是團員本來就敬畏信服的人才有機會頤指氣使;團欺也不是可憐巴巴的人物,甚至在粉絲之間人氣最高的往往是這種性格。人物把真實人生搬到你眼前,常常比絢爛的舞台更引人入勝。

有人讀了《韓式偶像包袱》會質疑:一群少女練習生在一起怎麼可能都這麼互相幫助、這麼平和?一群女生一定是勾心鬥角啊!

問的人是男生,他沒有當過少女。我當過,而且讀了六年的寄宿女校,和幾百個少女天天貼身相處、同吃同住,每週也會有班級排名。但女校不是宮廷,少女團體也不是宮鬥劇。宮鬥劇以雌競為主軸,是因為權力高度集中,而且權力落差嚴明。少女生活裡只要抽走帝王般的男性,權力資源的象徵,就沒必要勾心鬥角,只求自身安好。在少女這個標籤之上,她們先是人類。

很多時候,缺乏經驗的人,就是會用簡單的權力和資源競爭關係來看其他社群,因為權力和資源競爭實在是規格簡明、容易理解。但團寵、團霸、團欺現象普遍存在,剛剛好不是因為競爭,是因為愛。

大罷免志工團體一天到晚被問:「你們拿了多少錢?」問的人認定沒有人會無償走上街頭,為政治目標奔走。在自己都說不出罷免團體的資金來源之前,就認定志工拿了執政黨的錢,只因為大罷免對執政黨會有好處。這些人大概沒有為信念犧牲過,才認定別人做不到。

閱讀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麟左馬騳驫
290會員
248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已出版作品裡最滿意的是《搏落去》
麟左馬騳驫的其他內容
2025/01/12
「待到春暖花開時」是當時圈子裡,鼓勵彼此好好活下去的那句話。得有盼望,才能抵禦來自整個社會的巨大否定。我想要探究這份巨大否定。
Thumbnail
2025/01/12
「待到春暖花開時」是當時圈子裡,鼓勵彼此好好活下去的那句話。得有盼望,才能抵禦來自整個社會的巨大否定。我想要探究這份巨大否定。
Thumbnail
2024/11/17
2024/11/17
2024/09/10
給所有想寫複雜故事創作者的建議:寫歸寫、企劃歸企劃。外包也行,包給事前的自己也是一種外包,但包給日後的自己就是一種欠債,建議不要。
Thumbnail
2024/09/10
給所有想寫複雜故事創作者的建議:寫歸寫、企劃歸企劃。外包也行,包給事前的自己也是一種外包,但包給日後的自己就是一種欠債,建議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喜歡一個人! 這是以前一部的偶像劇 但我很喜歡劇名⋯ 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喜歡一個人」 再隨著時間慢慢加深感情 這時候或許能稱為「愛」 逐漸讓如一灘像湖泊般清水 慢慢濃郁成「嘉明」狀⋯ (對不起⋯實在忍不住😂) 兩個人有數不清甜蜜就有數不清的困擾! 有紛爭有甜蜜 畢竟所有困擾
Thumbnail
喜歡一個人! 這是以前一部的偶像劇 但我很喜歡劇名⋯ 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喜歡一個人」 再隨著時間慢慢加深感情 這時候或許能稱為「愛」 逐漸讓如一灘像湖泊般清水 慢慢濃郁成「嘉明」狀⋯ (對不起⋯實在忍不住😂) 兩個人有數不清甜蜜就有數不清的困擾! 有紛爭有甜蜜 畢竟所有困擾
Thumbnail
這篇介紹了作者特愛的腦補CP清單,包含了動畫和戲劇部分,介紹了10對動畫和10對戲劇的本命CP。充滿作者對每對CP的深切喜愛和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篇介紹了作者特愛的腦補CP清單,包含了動畫和戲劇部分,介紹了10對動畫和10對戲劇的本命CP。充滿作者對每對CP的深切喜愛和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部與其說是批判和諷刺,倒不如說是揭開偶像文化的面紗,讓我們一窺偶像文化下脆弱的粉絲,探討偶像對人的意義,而後提出有別於正常社會、正常倫理外的另一種生存方式……
Thumbnail
這部與其說是批判和諷刺,倒不如說是揭開偶像文化的面紗,讓我們一窺偶像文化下脆弱的粉絲,探討偶像對人的意義,而後提出有別於正常社會、正常倫理外的另一種生存方式……
Thumbnail
韓國明星多才多藝其來有自,因為他們幾乎都出身於韓國三大經紀公司:SM 娛樂、JYP 娛樂、 YG 娛樂。而經紀公司......
Thumbnail
韓國明星多才多藝其來有自,因為他們幾乎都出身於韓國三大經紀公司:SM 娛樂、JYP 娛樂、 YG 娛樂。而經紀公司......
Thumbnail
疫後的韓國流行曲製作,又達到了另一個讓人艷羨的高度,幾位青澀少艾的姑娘,又再展現她們的創作天份,用電影形式去闡釋她們的意念,「咱姊妹們不是好惹的,千萬別開罪女人。」
Thumbnail
疫後的韓國流行曲製作,又達到了另一個讓人艷羨的高度,幾位青澀少艾的姑娘,又再展現她們的創作天份,用電影形式去闡釋她們的意念,「咱姊妹們不是好惹的,千萬別開罪女人。」
Thumbnail
隨著韓劇的質量提升,韓團在世界的風靡,韓綜也越來越多元,如果台綜想要跟上或者是效仿,只能想想如何打破既有的流程、製造創新。
Thumbnail
隨著韓劇的質量提升,韓團在世界的風靡,韓綜也越來越多元,如果台綜想要跟上或者是效仿,只能想想如何打破既有的流程、製造創新。
Thumbnail
1(7分).2(8分)部我都有看 喜歡的點 1.女主角順眼 2.穿搭有質感 3.整體看了很舒心 看劇94要看 爽 看的哭哭啼啼 下4自己 何苦? 成人的世界 不94每日遇到職場一堆鬼 但個人還是最愛 台灣美食 我還滿愛台灣 除了政治 低薪 旅遊品質差(公廁
Thumbnail
1(7分).2(8分)部我都有看 喜歡的點 1.女主角順眼 2.穿搭有質感 3.整體看了很舒心 看劇94要看 爽 看的哭哭啼啼 下4自己 何苦? 成人的世界 不94每日遇到職場一堆鬼 但個人還是最愛 台灣美食 我還滿愛台灣 除了政治 低薪 旅遊品質差(公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