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真?是真的嗎?(二):光速與本質的迷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智行

raw-image


引言:從眼睛看海水談起

昨日我們探討「海水為何看起來是藍色的」,已指出:

  • 海水本質為透明,
  • 然而在人眼所見中呈現藍色,
  • 原因是光的散射、吸收與環境背景影響,
  • 也就是說:所見非真,真相非所見。

這不是錯覺,而是一種「現象的真實」——它忠實反映了在當下環境與觀測條件下,我們所能接收到的資訊;但這不等同於「本體的真理」。

光速不變原理:是真實?還是現象?

今日我們將這個問題擴展至「光速不變原理」。

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 光速在真空中為常數,約為30萬公里/秒,
  • 無論觀察者的運動狀態如何,測得的光速皆相同。

這一結論來自大量實驗觀察與數學推導,是現代物理的重要基石。但這是否代表光速本質上就是恆定的?還是只是我們在觀測中發現它**「看起來」不變?**

raw-image



眼見為真?還是測量為限?

這就回到了我們的關鍵哲學問題:

🔍 我們是在探究「現象」?還是在尋找「本質」?

光速之所以看起來不變,可能有幾個原因:

  1. 我們的測量方法本身以光速為標準(例如:定義一秒、一米的方式),
  2. 我們的感官與工具受限於時空結構本身,
  3. 光子本身不在我們熟悉的時間維度中存在(光子無質量,不經歷時間),
  4. 觀測框架的閉合性導致「不變」成為系統內部的定律。

這些都讓我們有理由懷疑:

💭 光速恆定,是本質不變?或僅是觀測不變?

對照:海水與光速的相似性迷霧

raw-image

所以我們說:

🌊 在地球上,看海水都會被騙,又如何不謹慎面對光速?

raw-image



更深的類比:觀察者的框架束縛

就如同水的本質是透明無色的H₂O分子,但透過光的作用,我們看到了藍色海水。光速的真相可能也是如此:

光/能量的本質傳播方式可能是可變的、動態的,但透過:

  • 時空結構的「散射」
  • 測量工具的「吸收」
  • 觀察者效應的「反射」

我們最終測到的都是那個「恆定的光速」。

正如魚在水中看不見水的存在,我們身處時空中,也無法感知時空本身的變化。我們用光測量光速,用時間測量時間,用空間測量空間——這種測量的循環性可能就是「光速不變」的根本原因。

科學史的警示:從「絕對」到「相對」的教訓

回顧科學發展史:

  • 牛頓時代:絕對時空被視為宇宙的永恆框架
  • 愛因斯坦時代:相對時空取代了絕對概念
  • 今日:我們是否又把相對論當成了新的「絕對」?

每一次科學革命都告訴我們:昨日的「永恆定律」可能只是今日的「現象描述」。



啟示:觀察不等於理解,本質仍待探尋

這讓我們得出一個科學與哲學都無法忽略的共識:

  • 所見可用於實證與應用(如GPS、粒子對撞器),
  • 但所見未必能直達本質,
  • 要理解本質,需跳出觀察的框架,甚至挑戰定律的起源。

如同佛經中言: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現象並非虛假,但執著於現象,即失去了對本質的探索勇氣。

科學精神的真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真正的科學精神不是將現有定律當作永恆準則,而是:

智慧的懷疑

不是懷疑一切,而是敢於懷疑那些「不許懷疑」的東西

創造性的想像

敢於想像現有理論可能只是「現象描述」,而非「本質揭示」

開放的心智

承認今天的「定律」可能是明天的「近似」

也許:

  • 光速是變的,只是我們無法看見,
  • 光子不屬於我們所認識的時空,
  • 甚至時間與空間都只是更深層真實的投影。
raw-image



結語:科學不應止於現象

我們的眼睛會被海水欺騙,我們的儀器也可能被時空本身限制。

因此科學不能止步於「看起來如此」,而應繼續問:「是否真是如此?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可能就像「時空中的魚」,無法直接感知時空這個「水」的存在時,我們才真正具備了科學探索的謙遜與勇氣。

真相不在於眼見,而在於穿透所見。

這正是我們面對光速、時空、宇宙,乃至自我存在時,應持之以恆的態度:永遠保持好奇,永遠保持懷疑,永遠相信還有更深層的真相等待我們去發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覺行の靜心創作
45會員
184內容數
「覺行」——覺悟而行。 喜歡用簡單的話,說深的理; 像一筆勾勒,畫出複雜中的秩序。 細節是我眼中的光,結構是心裡的靜, 文章是圖,也是一場心的對話。 我把佛法放進生活,讓故事說話, 讓智慧在日常裡發芽。 而與AI的對話,是另一場修行。 我相信,真正的溝通,不止於語言,共同走向覺醒的路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鯊魚並不是都嗜血兇猛,我們過往的認知與恐懼來自電影,也來自想像。
Thumbnail
鯊魚並不是都嗜血兇猛,我們過往的認知與恐懼來自電影,也來自想像。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在無垠的海洋,航行如夢幻漂浮。展開海圖,每一筆鉤勒起伏,都是海神的脈搏;每個潮汐的秘密,都在礁石喧嘩中,恣意宣説。看那浮標點點如燈,在暗夜中閃爍,有紅綠色彩,那是海的眼神;搖曳間,默默引路。
Thumbnail
在無垠的海洋,航行如夢幻漂浮。展開海圖,每一筆鉤勒起伏,都是海神的脈搏;每個潮汐的秘密,都在礁石喧嘩中,恣意宣説。看那浮標點點如燈,在暗夜中閃爍,有紅綠色彩,那是海的眼神;搖曳間,默默引路。
Thumbnail
「看著大海一望無際的景色,深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  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空連在一起一樣,直到地平線的那頭。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沙灘。我馬上脫掉鞋襪,赤著腳走在細軟的沙灘上,看著海攤上許多的雜物和垃圾慢慢撿起來。」   曾經在日本的沖繩看著藍色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那種清澈透
Thumbnail
「看著大海一望無際的景色,深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  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空連在一起一樣,直到地平線的那頭。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沙灘。我馬上脫掉鞋襪,赤著腳走在細軟的沙灘上,看著海攤上許多的雜物和垃圾慢慢撿起來。」   曾經在日本的沖繩看著藍色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那種清澈透
Thumbnail
如果/我能道出 那一片海藍/絕非是 妳本原的真實 如同/我能寫出 那一段愛情/更非是 妳本有的底蘊
Thumbnail
如果/我能道出 那一片海藍/絕非是 妳本原的真實 如同/我能寫出 那一段愛情/更非是 妳本有的底蘊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往上游,會看到海面。」鯨魚如是說。
Thumbnail
「往上游,會看到海面。」鯨魚如是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