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在想甚麼》
007_
大罷免,誰是贏家?
---
有人說,罷免是民主的力量,是人民對公僕的最後審判。
但你看看最近這幾年台灣的罷免案,
還有人真心相信這句話嗎?
不論是哪個黨執政、
哪個黨在野,罷免的劇本越寫越熟練。
標題永遠高舉「民意」,
實際上,全都是黨意——政黨內部動員、社群操盤、媒體放話。
理由從來不是,因為誰真的失職,
而是因為誰站錯了邊、說錯了話、沒幫「我方」助選。
---
更可笑的是,
有人會說:「他當初就不該選上!」
好,那就請問一句:「那他當初能選上,難道是一場民主的誤會?」
難道是全體選民一時眼花?
還是當時的選舉,
只是一場被包裝得華麗的秀。
候選人用花言巧語、網軍操作、假消息包圍。
讓我們看見的,根本不是他。
而是一個被打造出來的幻象?
難道這不正是民主的最大諷刺?
---
我們被要求用選票選擇未來,
卻常常是在不完全、不透明的信息中,
投下了不完全、不理性的判斷。
當初那一票,究竟是出於信任,還是只因為討厭對方?
是盲目的支持,還是媒體洗腦後的投降?
然後當那個人被罷免了,
我們卻又高喊民主凱旋,彷彿從未被蒙蔽。
---
罷免早就不再關乎表現,而是政黨的角力工具。
不是因為對方不適任,而是因為我們有本事讓他下台。
你說他做不好?
啊都選上了,看看再說。
你說他政績不錯?
更要罷,讓你知道什麼叫「選舉是戰爭」。
---
你問罷免成功了以後呢?
罷掉一人,補上一人,再來換誰?
政策有改變嗎?
沒有。
物價有降嗎?
沒有。
有多一點正義嗎?
只多了一點怒氣的殘渣。
---
這不是人民的勝利,這是政黨的戰利品。
每一次罷免,
只是在政黨之間輪流踩場子、插旗子,
只是把那張你認真投下去的選票,變成一把他們鬥爭用的折疊刀。
---
至於你我——
只是一次次幫他們驗票、抬轎、助攻,
最後只能坐在新聞前,看他們互罵,
然後自問一句:
「這些人到底為了什麼吵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