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誼在大學時認識了兩位好友,一位是林莉,她們的認識是陳加誼自然而然地被林莉這個女孩吸引,林莉總是能被陳加誼逗得很開心,林莉一笑就讓陳加誼對自己的存在多了幾分肯定與價值。林莉在班上有一位早已熟悉的好友黃澄秀,黃澄秀有陳加誼羨慕的一切,豐沛的家底、溫柔的媽媽、善意的個性,陳加誼總覺得如果能跟這樣的人當好朋友,絕對是好處多多,能夠讓自己也豐盈起來。
陳加誼會細心地記得她們的生日,精心準備她們可能喜歡的禮物,但她得到的是她們沒那麼開心收到的表情。陳加誼會在自己可負擔的能力範圍內參與她們喜愛的活動,但她們從來沒問過她一句:「你呢?你喜歡什麼?」。陳加誼會盡力地搞笑、分享,把空白的時間都填滿,但她們從來沒在平常的日子裡,餐與彼此的日常。
相處越久,陳加誼越發現對她們的感受都是失望的,失望於跟她們相處時她無法跨越的階級,失望於她們對她其實並不珍視,她曾經非常重視她們、認真取悅她們,所以她對她們也會有期待,她總是透過觀察她們兩者之間的互動去參與、交流她們的友情。
而這股得不到真正陪伴的友情的失落讓她終於明白,即使以為自己模仿得唯妙唯肖,就可以成為林莉、黃澄秀各自生命中的主角,但當缺乏真正的情感共振連結,友情只會薄如蟬翼,甚至會讓自己陷入貪婪的慾望黑洞,一點一滴被吞噬,在她們旁邊永遠顯得自己即使擁有再多也不足夠,她的付出最後只會淪落成為一種不被在乎的提醒。
提醒她只是一個從鄉下來城市讀書的小女孩,她永遠無法成為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