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裡是100談,一百個關於媒體與教育的故事!我們的媒體與素養教育社群企劃會介紹關於媒體及教育等相關事物,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及累積軟實力💡
🌟本篇要來介紹:短影音對我們的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篇

小編這次的精選媒體報導主題是何謂短影音、短影音成為主流媒體形式的原因、對兒童及青少年造成的影響及原因、正確的網路使用態度、案例分享

#何謂短影音:
「短影音」又被稱為短影片或短視頻,
指的是長度為15分鐘以內的影片,
主要是以手機進行拍攝、美化編輯或加特效,
並在社交平台進行即時分享的一種影片形式。
#短影音成為主流媒體形式的原因
短影音廣受歡迎,
而85% 的觀眾偏好時長 15 秒以下的影片,
因此在目前和未來可能成為一種主流的媒體形式,
成為主流媒體形式的原因包含使用便捷性、結合社交媒體及創造性和創新性。
根據《 Digital 2024 Taiwan 》報告中指出,
以臺灣網路使用者為例,
上網首要行為是「找資訊」(61.1%),
其次便是「觀看影音」(60.1%),
而看影片甚至還有一大部分的概率可能是找尋想要的資訊,
也反映出台灣人觀看影音的比重越來越高。
而影片長度短,是因為適應了現代人追求即時、快速娛樂和資訊的需求,
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觀看和分享,使用極其便捷。
透過與社交媒體密切結合,
以擴大影響力並促使人們熱衷分享和觀看,
同時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互動和討論,
增加接受度和可見性,短影音互動率為長影片的 2.5 倍。
同時提供開放的創作和分享環境的平台,
鼓勵人們發揮創意,通過編輯、特效或講述等方式,
創作獨特的影片內容。
除了影片長度,可以與社交媒體密切連結,
並提供開放的創作與分享空間外,短影音產業也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領域。
許多平台和內容創作者通過廣告、贊助、付費訂閱等方式獲得豐厚的收入,而根據報告顯示,66% 的影片廣告播放時間少於 30 秒,廣告收入也將突破 1,000 億美元。
此外,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包括影片製作、音樂製作、行銷推廣、數位創意等領域。
許多品牌透過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 和TikTok 等平台發布產品預告影片,
不僅吸引了大量觀看,還獲得第一線消費者的直接回饋,
當消費者可以同時觀看用戶生成的產品影片和官方品牌創作的內容時,
參與度會提高28%。

隨著市場的擴大,與社交媒體、產業或其他領域的結合,
使用者數量逐漸增加,我們也應重視它對我們帶來的影響及因素。
#對兒童及青少年造成的影響及原因
短影片提供快速的娛樂和即時的滿足感,
但它對兒童及青少年會造成負面影響。
降低注意力
觸手可及的內容和源源不斷地資訊和娛樂,
兒童及青少年很容易沈迷於這些影音所帶來的滿足感,
這也是YouTube Shorts現在變得愈來愈受歡迎的原因。
這使得兒童及青少年如果想要專注在事物上會變得困難,
也更容易對一些較長內容的資訊感到煩躁或對現實生活的溝通和對話失去興趣。

失去學習動力
如果習慣不斷變化的影像,
大腦就會難以適應事物變化較慢的非數位活動,
這也將導致學習的困難,
也會造成經常發呆、恍神放空、喪失學習動力的狀態。
有時會傳播錯誤和虛假的訊息
由於製作時間有限,創作者必須在快速的時間內產出更多的影片,
所以無法對複雜的主題或問題提供更精確的解釋或查證,
進而導致錯誤發生。
而當其散播虛假訊息時,因為幾乎不需要思考或審查,
大多數觀眾也不會抽空來檢視這些內容的真實性,
進而在短時間內就相信了影片的內容。

容易上癮
即時滿足感、幽默訊息可以觸發腦中的多巴胺反應,
接著改變自己的情緒,
進而對更多相關內容的渴望。
隱私問題和數據蒐集
在社群軟體非常發達的現代,
任何搜尋紀錄、使用習慣、個性偏好等大數據被蒐集,
相關平台已經被證實存在著多個安全漏洞,
而且在個人隱私和安全上也受到更大的威脅。

當我們了解對對兒童及青少年造成的影響及原因,
我們會發現生活中其實有著相關案例,
並被做成各類研究報告或新聞,來讓人們更加了解短影音這一種新的主流的媒體形式。
#為何15秒短影音讓人上癮、甚至出現「抖音腦」?
大量的觀看次數與大腦的多巴胺(Dopamine)有關。
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
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腦產生「獎勵機制」。
為了追求大腦的獎勵機制(Reward System),
兒童及青少年會持續不斷地瀏覽短影音平台
而礙於片長限制,短影音內容通常較為浮誇,
為的就是達到在極短時間內提供娛樂的目的,
造成多巴胺異常分泌過度刺激大腦。
當兒童及青少年長時間觀看短影音,
在習慣接受短暫刺激的情況下,只會令人愈來愈上癮,
後續便會開始難以專注在無法即時提供滿足感、節奏較慢的活動內容,
從而出現「抖音腦」(TikTok brain)的狀況。
如同前面所述,已經有一些研究報告或新聞報導讓人們了解短影音相關資訊,
同時也在其中說明如何減少它對我們的影響。
#正確的網路使用態度
當其存在一些對兒童及青少年造成影響的內容,
而我們可以做的是讓兒童或青少年面對這些影片內容時要有正確的觀念和心態,
做正確的解讀。

推薦一些正在看的短影片並把關內容
可以請兒童或青少年推薦正在看的影片以及正在關注的頻道,
兒童與青少年通常追求同儕的認同,
所以他關注那些影片可能不是他自己真正的喜好,
所以可以讓兒童或青少年能夠主動告訴你他在看些什麼。
家長也可以陪同一起觀看,
可以避免影片內撥放一些不適宜的內容,
以避免兒童或青少年不慎進行不當的模仿。
理解影片中的文化差異
臺灣的兒童及青少年主要都是關注來自於抖音、TikTok或小紅書的影片,主要原因是上面大部分的影片都是講中文的,
所以容易了解內容,但卻很可能忽略到文化上的差異。
嘗試用活動替換兒童或青少年的網路觀看時間
受網路影片較深的孩子,
可能都是平日就較沉迷於網路內容的兒童或青少年,
而對於那些平日就參與著其他活動或學習的兒童或青少年們,
網路影片只是他們所接觸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其實被影響的程度並不相同。因此希望能為兒童或青少年安排多元的活動,
讓他們多方接觸各種文化。
最後小編也來做個小小的總結與分享,短影音因為片長短,又具有豐富的創作平台可以供大家互動與交流,所以漸漸成為主流媒體形式之一,但是小編鼓勵大家可以嘗試抽空在觀看短影片之前,瀏覽短影片的相關資訊,這樣就可以更瞭解自己正在接觸的新事物。
#100談 #短影音對我們的影響#兒童及青少年#下集待續
參考來源:
https://video.contenta.tw/1299/
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24285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6249
https://eliteracy.edu.tw/Archive.aspx?id=4024&from=et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308210045/
撰文:姿宇
校稿:駿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