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3:00 全文完
呱,名司馬粉圓者,欲效太史公精神也,投資之學,十家九流,莫衷一是,故訪企業之發言人,以拾遺補闕,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蛙井,俟後世聖人君子。
蛙註:蟬夏生而秋死,終生未曾見雪,故不知雪。本來是咱嘲笑其怕冷之語,暗諷會計師常被欺騙,不想其句詩意,竟成為其筆名【不知雪の蟬】。
投資的「二元論」:是賺得迷迷糊糊?還是賠得清清楚楚?
聰明的人總會長大,最終還是得為「長安何如日遠?」找出答案……
知了、知了,不知了可會被扣分。中學閱讀測驗常出現這篇,來自《世說新語。夙慧》的「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其實故事說了半天,無論大人、小孩,誰都沒有說清楚,到底是長安、還是太陽遠,所有人只記晉明帝很聰明……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知了,知了,你知道這個很聰明的小孩,後來成就了什麼偉大功業嗎?~晉明帝司馬紹自小聰慧,特別受父親晉元帝司馬睿所寵愛。即位後因病而故,在位很短不足三年,死時不滿25歲,還好其間平定了王敦之亂,不然連那份聰明,都不知道該用在哪裡。
來到蛙家作客,【蛙媽】總不斷叮囑,要本蟬好好管管傻瓜青蛙,免得老是因為聰明而闖禍。說蛙小時候讀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就決定這輩子要念理科,將來準備移民太陽,因為太陽比長安更遠,可以躲開【蛙媽】囉唆、嘮叨、雜唸,這篇文章還得了佳作,被貼在學校的佈告欄,讓【蛙媽】在蛙小學畢業前,都不敢踏進學校一步。
成功者有許多共通的特質,捷安特與美利達有許多企業文化根本上的不同
當會計師多年,後來進入大企業,成為專業稽核師,看遍形形色色的經理人,後來發現一個鐵律,有企圖且精明的人,最後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為自認不聰明的人,才能夠給別人發揮的空間,這個才是領導的本質。
對於巨大這個企業,本蟬非常推崇創業者劉金標、羅祥安,但對於接班人杜繡珍、劉湧昌,就帶有幾分保留了,因為第一代創業維艱,理想在前而經驗不足,總有一些難得糊塗而努力不懈,最終卻能賺的迷迷糊糊,反而第二代格局有限,總在財報及簡報上,玩弄一些小聰明,最後卻賠得清清楚楚。

這點美利達做的比捷安特好,企業決策難免犯錯,但要不斷在挫折中學習成長。
關於這次的發言人訪談,巨大給予相當多的協助,所以能夠完整呈現營運風貌,但過程中總感覺希望拉攏投資人,能夠繼續支持現在的營運團隊,這點本蟬難免評論一句,希望公司繼續加油。
蘇乞兒: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

蛙註:這位【不知雪の蟬】前輩,是個非常勤奮而且堅守初衷的人,值得現在年輕人加以學習。【蟬嫂】有次聊天說到,就在他們婚禮前,她實在忍不住,丟了他一大堆宅男『寫真集』,呵呵,咱請她說說是那些女星,呃,哈哈哈,呱呱呱,全都跟跟咱這個嫂子同一型,果然會計是個不需要創意的工作。
巨大/美利達目前景氣是否觸底?先聽聽發言人怎麼說
台灣自行車兩大標竿企業,巨大/美利達對今年度的景氣展望有所差異
知了、知了,春花秋月何時了,現在北半球夏日豔陽高照,正是每年自行車產業銷售旺季,也是產業能見度最高的時刻,但是主力市場及產品位階不同的巨大/美利達,對今年的景氣看法,卻有著微妙的差距,對於昨天美利達的率先漲停,符合本蟬心中預期,對照兩家公司的發言人看法,更能夠從中看到端倪。
《藏蛙閣筆記20250704》台灣自行車產業的風火輪,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創造者~『美利達』發言人訪談錄 By【不知雪の蟬】
現階段兩家公司最大的策略差異點,剛好就是美國與中國這兩個關鍵市場:
- 美國市場:美利達跟巨大的美國經銷商,目前都協議幫忙吸收10%關稅。美利達的北美的態度比較樂觀,甚至提前推出了年度機種,目前的成長也很多來自於此。捷安特的今年重點機種,近期才要陸續上市,還沒有取得具體的市場成績。
- 中國市場:美利達對中國今年展望相當悲觀,認為全年度都會繼續衰退,所以積極拓展其他市場業績。美利達發言人強調,在歐洲吃過庫存苦頭的廠商,就應該知道中國這點的可怕,但感覺上巨大覺得中國還有機會,這點要提防是不是過度樂觀。



自行車分散式市場結構,使得單一企業難以掌握絕對的市場主導權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72年在台灣創立,並於1981年創立全球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GIANT)」。它不僅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代表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自行車製造商之一。
自行車產業是典型的分散型結構,其特性包括生產者眾多、產品差異化明顯、品牌競爭激烈,以及銷售通路多元化。這種分散的市場結構,使得單一企業難以掌握絕對的市場主導權。
就2024年產業數據顯示,前六大廠商也僅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4%。
自行車市場有許多全球和本地參與者;其主要參與者包括:(巨大捷安特)Giant 、Accell 、Trek Bicycle 、(美利達)Merida 和 Pon Holdings BV。
簡單來說,巨大機械的業務包含捷安特品牌,及同業生產代工;但是美利達主要業務就是品牌經營。
疫情解封後的市場景氣急速由盛而衰,引發的「庫存風暴」長期困擾業者
猶記得 2022年12月,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Giant(捷安特)的一紙「致供應鏈要求延後票期」公告,驚爆自車產業疫情後斷崖式的衰退。
這則連結的新聞,是分析師界主流看法,說明了整個事件的成因,以及整體的持續影響,諸位可以自行知了、知了……

整體產業看似已從谷底反彈,但仍處於景氣緊縮階段,營運數字撲朔迷離
綠色出行趨勢雖仍持續,惟自行車產業的成長動能已明顯減退。就經濟部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並未見明顯轉強之跡象,雖然4月份自行車零件生產指數高於50,然而,整體自行車製造業生產指數仍在榮枯值50以下。(從2022年PMI為152 墜落到2025年上半年的36.89,可見產業景氣極凍之趨勢)。
2025 年的自行車產業,似乎呈現出市場需求回溫的契機、庫存去化接近尾聲的趨勢,同時也面臨著綠色出行政策持續推動和創新科技發展的機會,但是這些形容詞都需要實際的業績支持。
不禁想問時至今日,巨大捷安特庫存去化情形為何?公司如何尋求突圍?2025年會是企業經營的轉折點?讓我們聽聽公司發言人怎麼說的……


《問題ㄧ》關於庫存去化問題
就數據顯示,存貨佔流動資產比重仍高,且營收成長趨緩的情形下,請問公司庫存去化進度的看法及因應措施?對公司今年營運績效之影響?
《問題一》公司回覆如下
針對庫存狀況,公司一直持續在追蹤,存貨跌價已逐漸趨緩,由2025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可看到依存貨庫齡政策提列損失,相對跌價損失金額減少相當得多。
庫存問題發展至目前而言,僅剩下歐洲地區部分車款的電動車仍舊嚴重,其餘市場庫存水位,都維持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的銷售政策重點,仍持續進行折扣出清,因此,對營運績效影響的最大部分,主要還是這一區塊毛利的表現,會較往常水準來的低一些。

蟬註:巨大公司最近毛利率表現,從2021年Q2毛利率高達25.98%,一路盤跌,去年至今,2024年Q4毛利率低點甚至衰退到13.36%,2025年Q1雖開始回升至17.79%,惟毛利率仍低於20%,顯然,市況至此尚未明朗。

《問題二》關於「對等關稅」影響問題
輸美產品主要由越南負責,該地面對美國20%「對等關稅」,公司因應措施為何?預期對營運績效影響為何?
《問題二》公司回覆如下
公司已經參考同業做法,將美國的「零售價』」漲價10%,後續會依市場反應調整,不過,美國的需求未見到很明顯的改善,主要是整體經濟的疲弱影響銷售表現。
蟬註:不論是美利達或是巨大捷安特,面對第一階段的對美關稅10%,均能夠全數轉嫁成本,顯然,在自行車產業台廠的市場地位與議價能力頗強。
蟬註:各位還記得美利達在北美市場的景氣趨勢嗎!?美利達的北美銷售模式,主要以OE(OEM/ODM)方式經營。今年主要因為新車種為高品質、高單價的E-Bike,加以出貨數量比同期增加,因此整個銷售金額成長。捷安特與美利達產品售價定位,原本即為不同區間價格帶,而針對北美市場景氣看法,顯然美利達是相對較樂觀的。
《藏蛙閣筆記20250704》台灣自行車產業的風火輪,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創造者~『美利達』發言人訪談錄 By【不知雪の蟬】
《問題三》關於匯率相關問題
公司營收來源以外銷為主,請問台幣升值對營運績效影響為何?有何因應措施?
《問題三》公司回覆如下
台幣升值對公司來說是不利的,不管是在營收換算回來,或者是外幣資產評價上都會有一定的損失~公司持續透過遠期外匯合約來進行匯率管理,並透過外幣銀行借款,來規避可能產生的匯率風險。

《問題四》年度營運計劃
今年公司關於市場及產品的主要競爭戰略為何?新車種推出計劃在何時?對營收貢獻如何?經營淡旺季之分?

《問題四》公司回覆如下
公司持續在自有品牌上追,求更卓越的產品開發,同時在本年度內部計畫,也一直不斷地優化通路的策略,多與各地的經銷商交流,公司仍舊持續推出新車種拉動銷售,增加東歐市場布局,另一方面也在發展新的OE客戶,採取如此多管齊下,希望能讓未來營收跟獲利逐步回升。
一般來說經營的淡季在冬天;旺季在夏天。新車種已於第二季推出並將於第三季販售,預計能加強第三季的銷售表現。

蟬註:公司銷售特性 「經營的旺季在夏天;淡季在冬天」,若是搭配2025年逐月營收趨勢觀之,很多月份是對照不起來的。
第一季逐月營收成長,第二季卻逐月衰退;在以往三月至七月銷售動能,尚能維持在全年營收趨勢上,這一定程度的高峰區間,讓今年3月營收高點後,4~6月卻逐月衰退,未見夏天旺季的鋪貨潮,是新車種銷售不如預期?或有其他因素⋯(尚待本蟬持續追蹤,等半年報出來之後詢問公司發言人)
《問題五》區域市場展望
對於主要市場歐洲、美洲及中國市場景氣看法如何?截至上半年營收比重?預期全年度營收比重?
《問題五》公司回覆如下
- 主要市場景氣趨勢如下
- 歐美市場方面:歐美庫存狀況,確實已經逐步改善,按目前市況去比較分析,可以看到歐洲逐漸在復甦,不過,速度跟力道還是取決於整體環境的態勢。
- 中國市場方面:由於去年同期,中國有爆發性的成長,所以基期相當高,與去年同比是否能有大幅成長還需要時間觀望。
由於中國市場已連續兩年突破性成長,以產品特性觀之,對於銷售成長性來說,重點在於產品的認同感或換機潮,需要等待到後年2027,看看是否有較好的改變。
蟬註:畢竟自行車也是損耗性交通工具,會有一定年限的汰換率,消費者不可能年年換新車種。
- 再就區域市場營收比重而言
過往的區域營收比重:歐洲平均落在30~40% 美洲為10~20% 中國20~30%左右。
關於2025年上半年區域別營收比重:由於目前第二季財報還在查核中,可以待8/9號董事會過後再來詢問。(等待8月份,本蟬繼續追蹤報導)
《問題六》再問關於中國市場突發事件
2024年中國開封夜騎事件之後,對中國自行車發展影響為何?是否持續影響今年中國銷售?
《問題六》公司回覆如下
開封夜騎事件因群聚人數過多,官方有執行交通管制,管理學生返校時間等,禁止此類型活動繼續發生,短時間內勢必會影響地區性的銷售,不過長期來看還是需要再做觀察,騎行的人口還是很多,帶動並維持運動習慣仍然是銷售的主力。
再問;中國市場營收全球比重
並請分別說明中國是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營業收入及營收比重各為多少?主要銷售車種為何?
公司回覆如下:
中國銷售主要是登山車以及公路車,營收比重2024全年為32%,2025年Q1為19%。
再問;具體說明目前中國庫存狀況如何
可具體說明目前(或第一季)中國庫存狀況如何?(例如:庫存水位大致上的周轉率是多少天?)
公司回覆如下:
中國區目前參考一些銷售預測以及庫存量,庫存水位大約是2-3個月。
蟬註:對比而言,美利達在中國市場的庫存水位大約維持在1至1.5個月,顯而易見的是,美利達在中國庫存管理相較於巨大捷安特更為謹慎。
就以上次訪問美利達的訊息來看,其內部預期2025年在中國市場銷量將萎縮30%~35%。因此,不論是美利達還是巨大捷安特,要從何彌補這部分的萎縮,都是艱困的難題。

《問題七》未來展望
請問貴公司未來的展望,能否對主要市場業績,做出一定的趨勢性預測。
《問題七》公司回覆如下
展望下半年,公司持續保持審慎的態度,成長動能會放在第三季旺季的銷售,以及歐洲的復甦表現。
美國因為經濟表現疲弱所以下半年的銷售仍需觀望;中國則因高基期的狀態持續到去年9月的關係,要待第四季看看能否縮小衰退幅度。
蟬註:巨大發言人的答覆,本蟬感覺是比新聞媒體上的報導來得保守而務實。
整體而言,整個產業都面臨逆風,惟捷安特中國市場的急凍、加上美國市場也沒起色,今年關注焦點在第三季,且以歐洲市場的進展至為關鍵。本蟬認為,雖然歐洲谷底回溫,是否能有強勢復甦,仍待觀察。
《蛙的後記》愛與恨不分明,會是分析者的好特質嗎?
保證不是吐槽那隻蟬:「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找了那隻蟬一起熬夜,終於把巨大發言人訪談報告完成,睡滿三個小時後,傻瓜青蛙繼續完成《盜井筆記》原定發文,各位等待的同時,可以先把這篇文章看完,難得【不知雪の蟬】不跟本蛙要稿費,來賓請按讚鼓勵。
20250724「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如何判斷產業目前景氣位階?以自行車及散裝航運為例~莫要「舉頭見日,不見長安
呃,呱,這真的不算吐槽,明明那隻蟬,就是被巨大財報數字騙了,才會要本蛙推薦這檔股票,只好一直跟咱努力追蹤後續,熬到三點鐘是蟬的極限,明天應該會「苦民所苦,睡到中午」~但是傻瓜青蛙得起的比雞早,六點回到工作崗位。
年輕真好,別羨慕老頭子,咱是說【劉宇寧】唱《青花》,掌聲居然比原唱【周傳雄】多,而且多很多……年齡差距,蟬愛【周傳雄】《青花》,本蛙愛【周杰倫】《青花瓷》。
三月走過 柳絮散落 戀人們匆匆 我的愛情 聞風不動 翻閱昨日 仍有溫度 蒙塵的心事
恍恍惚惚 已經隔世 遺憾無法說 驚覺心一縮 緊緊握著 青花信物 信守著承諾
離別總在 失意中度過 記憶油膏 反復塗抹 無法愈合的傷口 你的回頭 劃傷了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