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森植誌語錄
在冬季安靜地坐下,是與森林共同學習慢的開始。
2025年的1-2月踏進576的林地,耳邊不再是夏蟬吶喊,也不見春芽爭露。一月的森林,像是摀住呼吸的長者,藏住所有欲語還休的生機,只以濃綠的濾光、微濕的土徑,細細地訴說時間的慢行。
就在這片沉靜裡,展開了另一種準備。不是翻土,不是種植,而是一件看似無關生態的事:搭建一個休息區。
六片回收棧板,就地拼出一方木質平台,配上三張塑膠椅與簡便的置物箱,座位隨性排列。這個不起眼的配置,卻像是林地深處的一盞燈——不是用來照亮森林,而是照亮我們自己與土地的關係。這裡,不再只有忙碌與任務。椅子為身體預留空間,平台讓腳底與地面稍微抽離,那些拍攝與縮時紀錄的畫面,也成了某種新的凝視方式:我們不只是看森林長成,而是與它一起靜坐、過冬、等待。
這樣的空間設計,並非為了觀光或展示,而是一種「在場感」的實踐。原本的森林雖已逐步修復,但多數區域依然需要人以時間陪伴、以節奏回應。這平台,恰好是過程中一個微妙的「中介」:它不插手土地的自然節律,卻也不是全然放任。
更重要的是,它邀請人停下腳步。休息,並非離開工作,而是森林工作中最不顯眼卻最不可或缺的一段空白。正是在這些空白裡,我們才聽見了山茶發芽的聲音、香杉釋放的氣息、土地轉濕變乾的細節。
從一月的360影像紀錄,到二月完成平台搭建,我們不是在森林中建設什麼,而是在生命尚未甦醒的節令中,用身體、木板與鏡頭,記下一場屬於「預備」的工程。
森林不急,我們也慢慢來。復育,不全靠工具與技術,有時只是靜靜坐下來,看一場光落葉起,看一株蕨類抬頭,看我們是否也學會了等待。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