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叢之下,森林之外:576林緣的清整紀實|576森植誌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576森植誌語錄
竹,是韌性的象徵;也是提醒我們,復育之路從來不是「砍除」,而是「看見」。

走入576林緣的西側,一叢高聳盤結的大型竹群映入眼簾。這片竹叢如同森林中的一座綠色迷宮,密密交錯的莖幹盤據地面與空間,覆蓋下層的陽光與生命,也阻隔了林地生態的多樣互動。這並非天然形成的群落,而是數十年前人為栽植放任生長的遺跡,如今已演變為片段性地壓制原生物種的壓力源。

2025年3月,天氣逐漸回暖,我們決定展開這次針對竹叢的清整行動。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耗時耗力。竹子之於林地,有其強悍的地下莖系統,一旦擴張,即便地面砍除,其根系依舊頑強存在。此次的清整策略,不是一舉剷除,而是採取「適度梳理」的方式,將部分已倒伏與蔓延過廣的竹桿移除,讓光照重新灑入林下,給予被壓制的原生草本與幼苗一絲喘息的空間。

在清整過程中,一旁原先被掩蓋的蕨類、紫金牛、大葉楠、台灣原生山茶⋯⋯等幼苗開始浮現眼前。那些曾被認為「已失去機會」的林下生命,並非真正消失,而是靜待一場陽光與空氣的解放。這是林地的韌性,更是自然在沉默中持續對話的證明。

raw-image

這場清整也讓我重新審視竹子在復育場域中的角色。竹並非絕對的入侵者,在合理管理下,其快速成長與固碳潛力仍具價值。但若缺乏節制與觀察,它也能成為一種單一性的綠色壓迫。576森植所的任務,不只是種下更多樹,更是重新編織森林的秩序與平衡。

結束當日,我站在剛清理完的林緣轉頭望向山脊,遠方的山影如同沉靜的見證者,記錄著這片森林一寸一寸地回歸多樣。未來仍有許多清整的節點與反覆,但這一次,我們與竹叢對話了。

raw-image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藏山問行 Zàngshān Wènxíng
2會員
66內容數
七歲前,森林是我的家,溪水呢喃、柴火溫暖,父母的辛勤刻印在山林間。之後我以人文博士及商學顧問的身份隨世奔波逐夢,直到內心召喚帶我回到山林。 於是選擇「半林半聿 forinker」的生活,以「藏山問行」為名,在森林裡復育生命,用筆點亮心燈。願點燃篝火,讓每個回望自然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2025/07/24
2025年1-2月,576林地進入冬季沉潛。這段時光裡,我們在林間安置了一個由棧板與椅子構築的臨時休息區,讓身體有處可坐,讓思緒得以棲身。這不只是營造空間的巧思,更是與森林對話的一種方式——在生命尚未吐芽之時,用安靜等待,與自然同步。
Thumbnail
2025/07/24
2025年1-2月,576林地進入冬季沉潛。這段時光裡,我們在林間安置了一個由棧板與椅子構築的臨時休息區,讓身體有處可坐,讓思緒得以棲身。這不只是營造空間的巧思,更是與森林對話的一種方式——在生命尚未吐芽之時,用安靜等待,與自然同步。
Thumbnail
2025/07/24
2024年歲末,576林地傳來兩個重要訊息:一則關於野生動物的回歸,另一則是關於原生植物的挺立。雖然全年造訪僅兩次,但山豬足跡與原生山茶突破兩米的生長高度,正是這座林地與自然對話的有力回應。
Thumbnail
2025/07/24
2024年歲末,576林地傳來兩個重要訊息:一則關於野生動物的回歸,另一則是關於原生植物的挺立。雖然全年造訪僅兩次,但山豬足跡與原生山茶突破兩米的生長高度,正是這座林地與自然對話的有力回應。
Thumbnail
2025/07/23
康芮颱風過後,576森植所的林地被強風與水勢重新打開,一條舊溪豁顯形,地貌裸露如森林的記憶冊頁。而在崩落與泥水中,一株原生山茶悄然現身,彷彿是自然送來的回聲與祝福。這場災後行走,不只是地景的觀察,更是一段與山林重構關係的學習與回應。森林,用沉默訴說重生。
Thumbnail
2025/07/23
康芮颱風過後,576森植所的林地被強風與水勢重新打開,一條舊溪豁顯形,地貌裸露如森林的記憶冊頁。而在崩落與泥水中,一株原生山茶悄然現身,彷彿是自然送來的回聲與祝福。這場災後行走,不只是地景的觀察,更是一段與山林重構關係的學習與回應。森林,用沉默訴說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Thumbnail
在臺灣親近森林很容易,光是北部就有陽明山國家公園和太平山、滿月圓、內洞、東眼山、拉拉山等多個森林遊樂區,夏日走進森林吹自然的空調吸收芬多精很療癒,在瀑布面前吸收負離子更是身心靈的享受,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六首以森林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在臺灣親近森林很容易,光是北部就有陽明山國家公園和太平山、滿月圓、內洞、東眼山、拉拉山等多個森林遊樂區,夏日走進森林吹自然的空調吸收芬多精很療癒,在瀑布面前吸收負離子更是身心靈的享受,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六首以森林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抓住落羽松季節的尾巴!趁著還沒有掉光光前來到著名落羽松的營區之一-大塊森林 這次難得揪到3帳包區,讓我們有一個寬敞的空間😊也第一次和認識超過10年的高中好友們一起露營⛺️
Thumbnail
抓住落羽松季節的尾巴!趁著還沒有掉光光前來到著名落羽松的營區之一-大塊森林 這次難得揪到3帳包區,讓我們有一個寬敞的空間😊也第一次和認識超過10年的高中好友們一起露營⛺️
Thumbnail
進入森林,大自然的溫柔撫慰您的心靈。參加我們的森林療癒活動,感受森林環境的豐沛生命力,透過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培育出的森林療癒師引導,提升專注度與幸福感。報名截止日期:5月10日,報名連結請見內文!
Thumbnail
進入森林,大自然的溫柔撫慰您的心靈。參加我們的森林療癒活動,感受森林環境的豐沛生命力,透過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培育出的森林療癒師引導,提升專注度與幸福感。報名截止日期:5月10日,報名連結請見內文!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繁多,營造出自然的場景。 這張影像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其中一棵大樹建立一間樹屋,帶有一種異想天開的感覺,一棵大而多節的樹,有拱形木門,懸掛的燈籠,藤蔓,鬱鬱蔥蔥的綠葉,柔和的光線透過樹葉,迷濛的樹林,高大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繁多,營造出自然的場景。 這張影像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其中一棵大樹建立一間樹屋,帶有一種異想天開的感覺,一棵大而多節的樹,有拱形木門,懸掛的燈籠,藤蔓,鬱鬱蔥蔥的綠葉,柔和的光線透過樹葉,迷濛的樹林,高大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今天帶著兩個小四及小六的孩子到龍潭的綠杉林公園,上有超高的杉樹庇蔭,腳下有杉木塊保護,遊具也都是木製的材質,加上一大片維護的很好的綠地,感覺非常療癒。 我們發現許多家庭帶著小帳篷在此野餐、聚會,是一處城市裡的市外桃園呢! 駐足仔細觀察,會發現旁邊就是軍營,讓我快速地聯想到今年寒假去沖繩旅行時,看
Thumbnail
今天帶著兩個小四及小六的孩子到龍潭的綠杉林公園,上有超高的杉樹庇蔭,腳下有杉木塊保護,遊具也都是木製的材質,加上一大片維護的很好的綠地,感覺非常療癒。 我們發現許多家庭帶著小帳篷在此野餐、聚會,是一處城市裡的市外桃園呢! 駐足仔細觀察,會發現旁邊就是軍營,讓我快速地聯想到今年寒假去沖繩旅行時,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