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北竿大坵大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根據「馬祖博物館家族」,大坵大王的起源如下:

相傳大坵大王神像是由中國大陸漂至大坵海岸石縫中,在西元1971年托夢給大坵居民張金木,希望建廟安置,經村民募捐集資才興建完成。之後由於大坵已無百姓居住,加以交通不便,所以幾乎已無人前往膜拜,廟貌荒蕪陳舊。2003年12月,大坵大王顯靈,附上水部尚書公府的乩身,指示大坵鄉親多年來都拜錯了神,誤將白馬大王尊為主神,其實他才是地頭神,因此希望重塑金身,並正名大坵大王廟,經大坵北竿鄉親會重塑金身,才改廟號為「大坵大王廟」,於2004年2月完成安座。大坵島早期曾有3、40戶居民,但現今已全部遷徙至南竿鄉或北竿鄉,不過每年元宵節許多原住戶還是會乘船將供品運往大坵島上之大坵大王廟舉辦擺暝祭典,是連江縣除了四鄉五島之外,唯一有舉辦擺暝祭典之小島。
大坵大王神像(林鴻瑞攝,2025/07/25)

大坵大王神像(林鴻瑞攝,2025/07/25)

大坵大王夫人神像(林鴻瑞攝,2025/07/25)

大坵大王夫人神像(林鴻瑞攝,2025/07/25)

白馬大王、大坵大王(林鴻瑞攝,2025/07/25)

白馬大王、大坵大王(林鴻瑞攝,2025/07/25)

白馬大王、大坵大王(林鴻瑞攝,2025/07/25)

白馬大王、大坵大王(林鴻瑞攝,2025/07/25)

香火袋

香火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祖文化
0會員
6內容數
馬祖語言與文化
馬祖文化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根據「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之「金板境天后宮」條目,介紹如下: 擁有百年歷史的金板境天后宮相傳於清代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所建、同治年間居民加以修護,後又於1919、1949、1979、1984年共歷經4次修繕,又被稱為「鐵板天后宮」。古色古香的廟宇建築,保有閩東封火山牆的雕梁畫棟,內部以
Thumbnail
2025/07/25
根據「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之「金板境天后宮」條目,介紹如下: 擁有百年歷史的金板境天后宮相傳於清代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所建、同治年間居民加以修護,後又於1919、1949、1979、1984年共歷經4次修繕,又被稱為「鐵板天后宮」。古色古香的廟宇建築,保有閩東封火山牆的雕梁畫棟,內部以
Thumbnail
2025/07/25
根據「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之「午沙境五福天仙府」條目,建立沿革如下: 本廟主祀神為五福大帝,共五神︰張風、徐超、趙基、劉幸、鍾忪;陪祀神為︰包大人、雲大人。 五福天仙府舊廟原址在午沙的沙灘左側,現已荒草藤枝覆蓋去路,但依稀可以辨識,村民表示,舊廟肇建於民國五十年左右,舊廟因軍方戰備需要,在附近
Thumbnail
2025/07/25
根據「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之「午沙境五福天仙府」條目,建立沿革如下: 本廟主祀神為五福大帝,共五神︰張風、徐超、趙基、劉幸、鍾忪;陪祀神為︰包大人、雲大人。 五福天仙府舊廟原址在午沙的沙灘左側,現已荒草藤枝覆蓋去路,但依稀可以辨識,村民表示,舊廟肇建於民國五十年左右,舊廟因軍方戰備需要,在附近
Thumbnail
2025/07/25
北竿 馬祖北竿芹壁鐵甲元帥 馬祖北竿大坵大王 東莒 馬祖東莒福正天后宮
2025/07/25
北竿 馬祖北竿芹壁鐵甲元帥 馬祖北竿大坵大王 東莒 馬祖東莒福正天后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馬祖南竿梅石高總管廟,又稱梅石境高王爺廟,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梅石澳,是一座主祀高王爺的傳統閩南式廟宇。 根據廟內碑文記載,高總管廟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原為一座簡陋的草寮,後於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改建為磚造廟宇,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再次重建,現為一座規模宏偉的三開間廟宇。
Thumbnail
馬祖南竿梅石高總管廟,又稱梅石境高王爺廟,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梅石澳,是一座主祀高王爺的傳統閩南式廟宇。 根據廟內碑文記載,高總管廟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原為一座簡陋的草寮,後於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改建為磚造廟宇,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再次重建,現為一座規模宏偉的三開間廟宇。
Thumbnail
2023-24 環島訪媽祖特典源頭 在第一天走到大溪時,發現大溪天后廟其實位於大溪福仁宮後殿,因此,在宮內攝影之前,還是先行擲笅向主祀的聖王公詢問能否攝影一事,結果聖王公表示祂也要一集獨立的介紹,所以就開闢了特典系列,筆者想,在這次行程中,一定還是會有機會拜訪非主祀媽祖的宮廟,而這些宮廟都會一律放
Thumbnail
2023-24 環島訪媽祖特典源頭 在第一天走到大溪時,發現大溪天后廟其實位於大溪福仁宮後殿,因此,在宮內攝影之前,還是先行擲笅向主祀的聖王公詢問能否攝影一事,結果聖王公表示祂也要一集獨立的介紹,所以就開闢了特典系列,筆者想,在這次行程中,一定還是會有機會拜訪非主祀媽祖的宮廟,而這些宮廟都會一律放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