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牛津,我相信決大部分的人們第一時間都會聯想到牛津大學,而提到牛津大學,第一時間應該也都會聯想到具有豐富人文氣息的世界頂尖大學。不過我認為,在學術氣息相當濃厚的牛津,也需要一些自然的景象,才能襯托出人文的氣息。我想,這或許就是牛津大學公園存在的其中一個價值吧。

牛津大學公園一景
走在牛津大學公園裡面的步道上,雖說周遭並沒有任何的大型建築物,僅有一條河流,或者應該說是小溪流,以及其上偶爾點綴的小橋,但仍可以感受到牛津特有的人文風範。詳細的原因是什麼,說實在話,我也無法給予任何的解釋,也或許這就是牛津特別的地方吧。不過,沿著公園的步道走著走著,卻有著一股莫名的緊張感慢慢的從我心中浮現,雖然開始出現建築物,但卻也逐漸沒有人跡,再加上時間逐漸接近黃昏,我的心也跳得愈來愈快了。看一下手機上的地圖,要走回頭路的話,我也沒有把握可以原路折返,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幸好,都沒有遇到此路不通或禁止進入的標誌,讓我可以順利的從另一個方向回到宿舍,等待隔天與牛津的再次相遇。

牛津街景−莫得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
隔天又是一個更認識牛津的新旅程,穿過橫越一條河流的橋,往旁邊一瞥,發現正巧溪流的一側是綠蔭盎然,另一側卻充滿著人文景象。這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情,彷彿也代表著人文和自然是需要相輔相成,才能相互呼應的,相互成長的。不過穿過這座橋,也代表著再次進入牛津的市區,這天的我,下定決心要沿著高街往前走,去看看牛津最熱鬧,觀光客最多的市區。不過有趣的是,才剛這樣想,迎面而來的卻是前往倫敦的巴士,映照著旁邊的考試學院,或許這也是一種牛津大學的學生與觀光客之間的相互呼應吧。

牛津街景−Oxfodtube與考試學院的相遇
雖然打算就這樣沿著高街繼續往前走,但看著許多觀光客都往一個巷弄中走去,心中不免升起了強烈的好奇心,難不成裡面別有一番洞天嗎。計畫始終趕不上變化,決心始終抵擋不住好奇心,我也順著大家的腳步,往巷弄中走了進去。才剛轉進去,就看到前方屹立著一棟建築物,他和周遭的建築物呈現一致的風格,卻也單獨的享受著一片天地,彷彿就是在宣告他的與眾不同。有趣的是,這棟建築物吸引著大家的目光,當然也吸引了許多的觀光客合影留念,不過本質上卻是一棟圖書館,裡面吸引了許多的莘莘學子,他們與書本的邂逅,也正巧和外面的觀光客形成另一種對比呀。

拉德克里夫圖書館(Radcliffe Camera)
不免俗的,拍完這棟儼然成為牛津地標的圖書館後,也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在回頭要走回高街繼續我的旅程時,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座高聳入天的尖塔,或許也是在提示著,不論是學生或是觀光客,都由他來守護。

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