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存在於我記憶中的模糊國度,我對於這個島國的印象,都來自從小陪伴我長大的諸多動漫。
或許是那一份青春的青澀建構出了屬於日本的青灰色調——就像當初學印象派的畫作時,我對他們繪畫的山景感到佩服:他們可以把眼見的山剝解成那樣的筆觸與色調,直到我在電視上看到了格拉斯哥的山景,真的就是那樣五彩斑斕的峭壁在夕陽下暈染那份屬於鄉村的寂靜繁雜。
青灰色調並不是日本影視作品的矯情與美化,那就是他們眼中的世界。
儘管大阪的空氣有些乾燥,但仍然保有靠近海與河流的潤,只是對我這個乾皮來說,是真的有點太乾燥了。乾燥,卻不使人焦躁,我想這是作為旅者暫時停留於大阪之後的印象。
這幾天去了幾間便利商店、世博會場館以及世博裡面的餐廳,每每遇到的日本職員、導覽員,都非常有禮貌,似乎有一種近乎對一份小工作也要做到最好的執著。7/29晚上我和同行的姊姊一起去的便利商店來說,店內有兩個櫃檯,一位職員,當其中一邊的櫃檯在客人結完帳之後,該位客人若是還在收拾東西,那位職員就會換到另一邊的櫃檯來幫下一位客人結帳,如此往復。
會令我印象之深,大概就是在喘息片刻拿起的那張擦手紙,從臉上拿下之後直接變成半透明紙。當然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但是看著他盡力確保著服務品質的樣子,真的覺得好佩服。
看著他們的微笑與掛在嘴邊的「ありがとう」,也真的讓人不自覺的會想要笑著跟他們說謝謝,謝謝他們的服務,謝謝他們的講解,謝謝他們的微笑,謝謝他們對客人的重視。
或許,一定程度上這樣鞠躬盡瘁的文化堅持,的確抹平了一些來自本身性格的濃墨重彩,但是這樣堅持在當下的「淡然」又與這份屬於日本的這份青灰色調相輔相成,構成了我感受到的,獨一無二的大阪吧?
不過很可惜,多鄰國上面不教關西腔的日文,以前看動漫也好少看到有關西腔的角色,不然以我看動漫10年左右的經歷(現在已經淡坑)怎麼可能完全聽不懂!
當然,日本人還是有他們熱情的一面,他們真的會很熱情的送客、道別,住在街道旁的小民宿真的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燃燒到半夜的熱情。眾所周知,日本人跟韓國人已經進化掉睡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