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我對荷蓮病的認知只停留在國家過分仰賴單一產業來維持經濟成長,而影響到其他產業的發展。看了【荷以永續】一書的一章節後,讓我從新思考了這歷史教訓,並從中獲得生存之道的啟發。
一、當發現靠一技術能夠賺錢生存時,我們就會想盡辦法用盡該技術。就算知道該技術無法因應當前競爭環境時,仍然堅守著該技術,遲遲不肯罷手。
二、當福利變成了習慣就很難再收回。福利縮減或收回,在社群中最常見的就是引起工會的抗議,忘卻了該福利本來是沒有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福利是有成本的,從哪兒來,我們必須要了解。只是我們習慣把福利當成免費的,就像是在家吹涼涼的冷氣,近捷運廂吹涼涼的冷氣、在公司吹涼涼的冷氣。當養成習慣後我們很難分辨它(成本)的存在。但沒冷氣吹時,卻煩悶、抱怨。
三、在安逸的時候,改變不容易。在市場翻轉的時候,想改變已晚。而這卻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居安思危的練習方式,以及改變慣性思維的練習方式:
一、以我的經驗一技能的培養通常需要1年半到2年的時間,基本上同時進行的話2年可以培養數個技能。當你覺得缺乏溝通技能,就去學。當你覺得缺發游泳技能,就去學。當你覺得缺乏心寧沉澱技能,就去學。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些都是串在一起,而且發現自己活在求知若渴的,進步有感的力量裡。
二、習慣的察覺與改變的開始,時時詢問自己當下的感受,覺察自己預備的行動是在滿足當下的何種感受,是否有其他的行動能滿足當下的感受。經過幾次練習到習慣的養成。當感受再次浮上心頭,在沒有A選項時,我就有B及C,甚至D選項。而不會馬上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