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成熟,是被痛打後的沉默練成的。二十五歲,不再只是青春的名字,
而是一道必經的內轉之門。
二十五歲以前,
全然地肯定生命的真、善、美;
二十五歲以後,學會
對於所謂殘缺感到釋懷。
二十五歲以前,
將所有的情感思緒看得很重;
二十五歲以後,發覺
自己,還有許多潛在的天賦。
二十五歲以前,
將親朋好友視為地老天荒的事;
二十五歲以後,終於理解
人必須學會忍受背叛與聚散。
二十五歲以前,
因為心靈自由而創作;
二十五歲以後,發現
挫折裡,包含了少許難解的無奈。
二十五歲以前,
追尋快樂與幸福;
二十五歲以後,終於明白,
生活的烙印增添了更深的智慧與平靜。
=====
二十五歲,是一道門。
跨過去,不是壯烈的冒險,而是日復一日的沉潛;不再輕易言說夢想,也不再輕信永遠。
學會了與遺憾共處,與失去和解。有些人離開了,有些聲音也靜了。
世界依然喧囂,但內在的聲音,學會了傾聽。不再依賴掌聲肯定自己,也不再用寂寞掩飾恐懼。青春的背影未曾走遠,只是那個天真相信一切美好的自己,已悄悄學會轉身、回望、微笑。
●寫於他經歷一場嚴重禍的第二年。
====
也許二十五歲不再年少,卻仍值得柔軟。
如果你也正在轉身的路上,願我們都能好好與自己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