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ne 這個日記 APP,有個貼心得讓人無法討厭的功能,每天給你一條日記題目,像是日常裡的占卜卡。今天抽到的,是這句話:
What do I want to prioritize as the month winds down?
這個月快結束了,你想把什麼放在最前面?我愣了一下,沒有馬上回答。常常會不知道怎麼回答,最糟的是,它還可以讓你一直換題目。
但我還是選了這句,因為它確實問到了我最近心裡的事。
這一整個月,我好像都在且戰且走。
雖然立下了百日計劃,每天要爬樓梯、寫三頁日記、運動、覺察、寫日更,看起來很堅定,其實有些事我明明知道該做卻還是沒做。但這裡的日更,還有我的手寫日記,我倒是真的沒有漏過。
我這兩年最深的體悟大概就是:
三十分鐘可以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這是從寫手寫日記開始養成的時間單位。寫三頁日記差不多三十分鐘,後來我發現,三十分鐘可以寫一篇文、看完一章書、流一身汗、記住一個句子。只要專心,只做這一件,就足夠。
所以我給了自己八月的主軸:
手寫日記的寫作、閱讀、運動、學習,以及日更紀錄。
一天五件事,每件事三十分鐘就好。這樣的時間堆疊,應該可以堆出一點點不像昨日的今天。
今天其實很忙,從早到晚像一台轉不完的陀螺。等我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多。J 這陣子的忙碌也總算告一段落,晚餐後我們休息了一下,他問我:「要不要走去健身房?」
我說,好。
就只是「好」,但其實心裡是偷偷幫自己鼓掌的。
J 是那種一進健身房就要待兩小時的人,我則是那種給自己三十分鐘、一小時就差不多可以結束,試著流點汗的中年男子。時間不同,心情卻一樣。他在健身房的某處,我在跑步機前,用不讓自己太走樣的心情走著,邊想:還不錯,這一天還沒結束,就又活過來一次。
晚上十點一刻回家,洗了澡,寫完白天還沒補完的三頁日記,打開電腦,看到幾封客戶的信,明天又是一場硬仗。月底的事情總是這樣,一個個集中爆炸,但我也習慣了。
七月,終究還是沒讓它失控,還是穩穩地達成了目標。
八月呢,就重新開始吧。該煩惱的事,就等幾天後再來焦慮。
我有點想對正在看的你說聲對不起。
我知道,這些每天寫下來的日更,不一定有什麼價值;也許你看了會覺得零碎、雜亂,像是打翻的雜物櫃。
但這就是我。
一個還想透過寫字來理解自己的人,一個還相信記錄是有點意義的人。
我也曾以為,每一篇都該有邏輯、有主題、有洞見。
後來發現,最能留下來的,其實是那些未完成、跳接、寫到一半就斷掉的句子。那些才是真實生活的版本。
昨天我很晚才睡。J 加班到很晚,我一個人在床上,沒人提醒我要早點睡,就開始亂刷亂看。看了一堆 Oasis 的現場影片,然後聽到那首熟到不能再熟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螢幕上的人群大合唱,都是像我這樣年紀的人。
我可以想像如果我在現場,一定邊哭邊唱邊跳。那是我青春的配樂,是我二十幾歲時在紐約地鐵裡用耳機一遍遍聽的歌。
昨晚我夢見了那個時期的自己。夢裡我沒有哭,只是很清楚地知道,
那段紐約的春夏秋冬,真的回不去了。